学术投稿

浅析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的护理

刘葳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测压,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针对临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的护理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15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测定食管压力结果的有关资料,并采用有效护理措施使患者减轻检查过程中的痛苦。结果经采取正确的操作方法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所有患者都顺利通过食管压力测定,对于提高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作用。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缓解不良情绪,进而获得良好疗效。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百合固金汤联合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百合固金汤联合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随机数字法选择我院收入的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口服吉非替尼的同时服用加减百合固金汤,对照组口服吉非替尼。观察两组患者的病灶大小变化及中位肿瘤进展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观察组 PR 9例,SD 12例,PD 4例,疾病控制率84%,对照组 PR 3例, SD 10例,PD 12例,疾病控制率52%。PR 比较:χ2=3.9474(P <0.05), PR+SD 比较:χ2=5.8824(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观察组(6.5±1.2)个月,1年生存率53.3%,2年生存率9.3%,对照组(5.2±2.6)个月,1年生存率47.0%,2年生存率4.2%, t=2.2699(P <0.05)。结论百合固金汤联合吉非替尼可以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保健;张冉冉;朱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96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急救基础上实施护理措施:急救护理、用药观察及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指导等。结果96例患儿未发生并发症,家长对高热惊厥知识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和掌握90例(93.75%,90/96);护理满意度98.96%(95/96)。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护理干预,能够避免发生并发症,家长对高热惊厥知识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和掌握、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蔡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缺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缺陷中,分析前馈控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室护理方法的不同展开分组。对观察组51例患者选择前馈控制护理的方法;对照组49例患者选择常规手术室护理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各方面的表现。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较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获得显著提高,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患者(P <0.05)。结论临床在实施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有效应用前馈控制,终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将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有效证明前馈控制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永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养心汤对行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

    目的:观察养心汤对行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实施行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养心汤。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1个月、3个月的气虚血瘀积分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患者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的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养心汤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气虚血瘀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杜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CBL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在介入放射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 CBL 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在介入放射学见习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教学效果。方法将45名见习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教学组、CBL 结合多媒体教学组,以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作为评价方法评价效果。结果 CBL 结合多媒体教学组的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常规教学组(P<0.05)。结论 CBL 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等,并且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可以用于介入放射学的见习教学。

    作者:崔艳峰;徐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2月100例入住我院的结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数据。结果研究组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2.71±0.81)d,短于对比组(4.16±1.21)d ;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0.16±2.03)d,短于对比组(14.27±3.18)d,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快速康复能够有效缩短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住院时间,减少输液治疗时间。

    作者:董久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病因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对不同病因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对68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依据病因的不同分成心源性肺水肿组和重症肺炎组,接受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心源性肺水肿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晓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无张力手法在老年患者Ⅱ期褥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Ⅱ期褥疮护理中无张力手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Ⅱ期老年褥疮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行无张力手法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褥疮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无张力手法护理后,在护理第3 d 及第7 d 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张力手法带有较强的力学原理,在老年患者Ⅱ期褥疮护理中可以加速患者的疮口愈合,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徐飞;刘玮;鞠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医学知识管理新模式探索

    “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远未普及,有些也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树枝状知识构架阶段,容易导致有效信息被遗漏。为解决这一问题,本人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知识生命体式认知”在个人知识管理方面的理论体系。给枯燥的医学知识注入活力,就形成“医学知识生命体”,从目标、宏观、微观、纵横、整体、环境、时空等七层境界将“医学知识生命体”的立体概念、位置环境概念及时空概念以多“D”形式进行立体转换思维,可以梳理出较全的有效信息,利于做出正确判断,提高自信心及业务能力。

    作者:余舒恩;周竞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合谷刺”联合西药镇痛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合谷刺联合西药对中度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中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口服曲马多缓释片;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再予针灸。两组均治疗5 d 后比较疼痛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3个时段的缓解率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合谷刺联合药物干预中度癌痛患者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朱亮杰;朱青霞;郜旭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析螺旋CT和磁共振对肝脏囊性占位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螺旋 CT 和磁共振(MRI)对肝脏囊性占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肝脏囊性占位患者62例行 CT 和 MRI 诊断。结果 CT和 MRI 对肝脏囊性占位患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T 与 MRI 诊断炎性囊性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T和 MRI 对诊断肝脏囊性占位均具较有效,MRI 在炎性囊性病变中更适用,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作者:杨永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121株金葡菌的特点分析及抗MRSA方案观察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特点及抗 MRSA 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收集某医院检出金葡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观察治疗现状。结果121株金葡菌中儿科、肾内科占比例较高,青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80%;46例 MRSA 检出患者中有42例使用抗菌药物,有效37例(88.10%)。结论该院检出金葡菌发生的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同时该院治疗方案基本符合指南且有效率较高。

    作者:蒋永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在胆脂瘤型中耳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探究

    目的:分析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在胆脂瘤型中耳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对患者采取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2%,术后各指标较术前改善,P <0.05。结论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取得显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听力。

    作者:张春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应用多样性护理方案价值探讨

    目的:多样性护理方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多样性护理方案。记录两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检测结果变化情况、患者对本次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降低至(5.15±0.37)mmol/L、对照组降低至(7.03±0.68) mmol/L(P <0.05);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高达(90.90±2.15)分,对照组对本次护理满意度仅为(79.82±3.41)分,两组数据对比P <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提供多样性护理方案可显著提高其护理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作者:蓝蓉蓉;林玲;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微视频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留学生传染病学见习课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微视频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留学生传染病临床见习中可行性。方法将我校80名留学生随机分为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临床见习教学方法组和采用微视频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方法组,以期末考试结果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期末成绩为(82.3±10.3)分,对照组为(70.4±11.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微视频联合情景教学法能有效解决留学生在传染病教学中的语言交流障碍,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标准化131I 治疗不同年龄段Grave’s甲亢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标准化131I 治疗不同年龄段 Grave's 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年龄段不同,将99例 Grave’s 甲亢患者分成青年组(≤35岁)、中年组(36~59岁)、老年组(≥60岁)各33例,对比三组治疗结果。结果三组患者治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高(P <0.05)。结论标准化131I 治疗不同年龄段 Grave’s 甲亢的效果均肯定,中老年甲亢患者需注意控制并发症。

    作者:张力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对照组行常规术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角膜散光、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疗效理想。

    作者:杨震雷;陈蕾;李婧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行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行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X 线阴影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剂量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比小剂量优。

    作者:秦立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手外科臂丛麻醉联合异丙酚泵注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小儿手外科臂丛麻醉联合异丙酚泵注的临床效果。方法试验对象: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83例小儿手外科患儿。患儿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83例患儿分为臂丛麻醉组和联合麻醉组两个组别。臂丛麻醉组采取臂丛麻醉;联合麻醉组采取臂丛麻醉联合异丙酚泵注麻醉。观察指标:(1)麻醉效果;(2)麻醉不良反应率;(3)患儿心率、呼吸、血压的差异。结果(1)联合麻醉组相比于臂丛麻醉组麻醉效果更高,χ2检验结果 P <0.05;(2)联合麻醉组相比于臂丛麻醉组麻醉不良反应率相似,χ2检验结果 P >0.05;(3)联合麻醉组相比于臂丛麻醉组心率、呼吸、血压更低,t 检验结果P <0.05。结论小儿手外科臂丛麻醉联合异丙酚泵注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麻醉效果,减轻对小儿生命体征的影响,且不增加麻醉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乔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在病理生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研究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我院临床专业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实验班与对照班各3个班级,每班50人,对照班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班使用虚拟仿真实验模块。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处理。结果实验班学生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班,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病理生理教学中,使用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不仅能弥补教材中的不足,还能高质量地完成预期的教学内容,从而为提高教学水平与开发学生思维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关兵;石伟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