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平
本课题组在了解了传统医学生的培养模式的弊端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实行先临床、再科研、终回归临床的思路,并在医学生的临床培养阶段实行“1:1:1”的培养方案,大大提高了医学生临床学习的积极性,并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科研思路。
作者:李瑞春;鲍刚;李扩;徐高峰;廉民学;祁磊;刘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包皮包茎术后,如何避免阴茎头与衣裤的摩擦,减少患儿的不适。方法将6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n=30),观察组术后使用九安士纸杯,避免阴茎头与衣裤接触,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的方法包扎未作其他处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舒适度93.3%、满意度96.7%、换药依从性为96.7%,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包皮包茎术后,配合使用九安士一次性纸杯,可以减少患儿术后阴茎头与衣裤的摩擦,减轻不适。
作者:周萍丽;许平;齐爱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 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 DHS(动态髋螺钉稳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9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9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其中48例采用 PFNA 内固定,44例采用 DHS 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PFNA 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愈合时间均优于 DHS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DHS 组,优良率高于 DHS 组。结论 PFNA 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良好固定材料,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康久杰;李洪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使用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共10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护理干预组)各50例,比较不良反应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不良反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性护理可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于美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十五味赛尔斗丸结合头孢美唑、加替沙星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卧床休息、禁食、补液和解痉止痛护理方法,加上静脉结合头孢美唑、加替沙星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十五味赛尔斗丸。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患者的体温、恶心呕吐发生概率更低。比较两组患者的体温、腹痛、发热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十五味赛尔斗丸结合头孢美唑、加替沙星治疗,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额尔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 PBL 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级中医专业两个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 PBL 教学模式,对照组接受 LBL 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及综合能力考核均较对照组提高,P <0.05。结论通过 PBL 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效果较好。
作者:徐丽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应用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6例机械通气治疗 RDS 的临床效果,总结治疗和护理经验。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和护理后,存活21例;死亡4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重症 RDS 的有效手段。正确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质量。
作者:王胜;刘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呼吸护理干预在哮喘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及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于我院就诊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呼吸护理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呼吸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梁瑞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护理老年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共收治的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中医护理,分析总结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结果经研究分析可知,实验组发生便秘3例(6.00%),对照组发生便秘8例(1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便秘的发生率。
作者:徐英;乌鲁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缺陷中,分析前馈控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室护理方法的不同展开分组。对观察组51例患者选择前馈控制护理的方法;对照组49例患者选择常规手术室护理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各方面的表现。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较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获得显著提高,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患者(P <0.05)。结论临床在实施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有效应用前馈控制,终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将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有效证明前馈控制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永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急性阑尾炎围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急性阑尾炎54例,经单盲随机法分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施以优质护理。结果实验组住院日短,并发症率低,护理满意度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阑尾炎围术期优质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田艳秀;孙丽娜;陈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对照组行常规术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角膜散光、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疗效理想。
作者:杨震雷;陈蕾;李婧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介入放射学教学是放射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介入放射学这门学科具有技术性及操作性强的特点,牵扯到很多心脑、周围血管的解剖学知识和相关临床知识。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们会感到枯燥,难于理解及掌握。为了提高临床介入放射学的教学水平,利用放射科现有的影像平台,将病例导入、多媒体教学、PBL 教学及学生在教学中亲自动手操作等方法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学习介入放射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了血管解剖的知识。同时,加深了他们对血管性疾病的理解和认知,提高了介入放射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冯骏;杨嫣华;赵超;梁亚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三维心理护理对行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乳房再造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这50例患者均接受了 DIEP 皮瓣乳房再造术,对这些患者采取三维心理护理,应用 SCL-90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来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结果通过比较,干预后患者 SCL-90评分较干预前降低(P 均<0.01);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降低(P 均<0.01)。结论三维心理护理可降低术后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作者:陆文婷;董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醋酸钙联合高通量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醋酸钙联合高通量透析治疗)与对照组(碳酸钙联合高通量透析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高钙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醋酸钙联合高通量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刘航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调强放疗联合顺铂对宫颈癌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病例来源:我院2010年4月~2012年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宫颈癌疾病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抽签法。83例患者分为调强放疗组和调强放疗+化疗组两个组别。调强放疗组给予单纯调强放疗;调强放疗+化疗组给予调强放疗联合顺铂治疗。观察指标:(1)近期缓解率、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2)副作用率。结果(1)调强放疗+化疗组相比于调强放疗组近期缓解率、1年生存率相似,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年生存率更高,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调强放疗+化疗组相比于调强放疗组副作用率更低,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顺铂对宫颈癌疾病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远期生存率,减轻毒副作用。
作者:毛世琴;蒋镌;朱伟;孙瑞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我国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医疗改革的不断进行,医院建设的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大,治病贵、治病难等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缓解,但同时,医院管理面对的挑战并没有减少。如何有效管理医院的整个体系,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医院人工工作方式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改变,加大力度进行医院信息化建设开始成为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对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为我院进行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德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改良小切口经右胸壁食道超声引导下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3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儿,均在全麻食道超声引导下经右腋下胸壁小切口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进行治疗,并与术后第2 d 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服用6个月。结果23例患儿均封堵成功,手术操作时间31~65 min,平均(50.8±9.9) min,术后住院时间4~7 d,平均(5.8±1.2)d,随访1个月~1年,复查心脏超声无残余分流,二尖瓣、三尖瓣无反流,封堵伞无移位。结论改良右腋下小切口经胸壁食道超声引导下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忠建;翟波;王鹏高;石磊;杨房;董向阳;崔亚洲;陈振良;于文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观察药物联合血液透析单超脱水对原发性肾病伴重度浮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52例原发性肾病伴重度浮肿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糖皮质激素等)和治疗组(药物联合血液透析单超脱水),每组各有患者26例,治疗期限均为1~4周,对比两组患者浮肿消退、肾功能、血清蛋白、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浮肿消退、肾功能、血清蛋白、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治疗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原发性肾病伴重度浮肿是临床常见病症,会给患者的治疗计划带来严重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药物联合血液透析单超脱水法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且并发症较少、浮肿消退快。
作者:王晶;李银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在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 CT 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经 CT 检查确诊为消化道肿瘤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 CT 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 CT 检查,15例为结肠癌,22例为结肠癌、13例为胃癌。结论在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 CT 能够提高确诊率。
作者:王宝基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