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基
目的:针对临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的护理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15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测定食管压力结果的有关资料,并采用有效护理措施使患者减轻检查过程中的痛苦。结果经采取正确的操作方法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所有患者都顺利通过食管压力测定,对于提高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作用。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缓解不良情绪,进而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刘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喉罩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深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这100例患者均接受喉罩全麻,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在术前10 min 接受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则接受静脉泵注生理盐水,对比两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深度以及苏醒质量。结果实验组麻醉深度以及苏醒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术前接受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其镇定效果较好,且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作者:刘艳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不同病因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对68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依据病因的不同分成心源性肺水肿组和重症肺炎组,接受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心源性肺水肿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晓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治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1例,术前确诊依据腰椎间盘CT和腰椎MRI,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7例行后路椎板间开窗术,2例行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12例行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椎间融合固定术。结果31例患者腰腿痛症状在手术后均立即改善,所有患者出院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患者功能评价在术后3月进行,其中优24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达96.8%。结论 CT 和 MRI 是诊断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靠手段,是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的可靠依据,诊断明确后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郝成俊;崔丙军;陈磊;崔文峰;杨磊;赵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变应性咳嗽患者中65例采用复方甲氧那明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对照组见效时间分别为(4.31±2.11)d、(6.28±2.73)d;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85%、85.08%;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15%、13.85%,以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确切,见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黄华;赵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清肝补肾方对老年脂肪肝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以100例老年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使用清肝补肾方中药汤剂,对照组服用血脂康胶囊,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血脂代谢功能上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脂代谢功能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脂肪肝患者服用清肝补肾方汤剂,能够有效改善血脂代谢功能。
作者:吴清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心电图用于急性下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罪犯血管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4~2015年在本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心电图检查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60例急性下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将患者的造影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判断心电图对急性下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预测价值。结果本次研究的60例急性下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其心电图检查结果和造影检查结果差异 P >0.05。结论将心电图用于急性下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预测中,其临床预测价值显著。
作者:张新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经验,促进术后恢复,防止并发症。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经腹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7例,于围手术期做好患者的综合护理工作,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87例患者患者手术顺利,心理状态满意,切口愈合良好,均痊愈出院;术后追踪半年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做好综合护理很重要,能有利切口愈合,促进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玉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提高对年轻护士长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医院的科学、有序发展。而年轻护士长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提升整个医院的管理水平。为了有效提高年轻护士长的管理水平,使交班制度更为规范,同时减少护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等,护理部副主任对其进行全天的跟班督导,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因此,本文重点就此做法的作用和意义进行探究。
作者:陈春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所收治的84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实验组患者入院后给予优质护理,参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作者:白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并总结如何有效地提高静配中心的药物调配工作效率和质量。方法对我院静配中心既往的药物调配工作进行回顾,分析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先后的改进方法及其效果,总结切实可行的提升药物调配效率的策略。结果通过加强药品核查、灵活运用多种药物调配操作技术,我院的药物调配工作差错事件和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成品质量不断提高。结论规范和改进静配中心的药物调配工作,能够保障医院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促进医院各项医疗工作高效开展。
作者:龚如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骨康胶囊辅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年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82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1例。对照组按照患者骨折程度给予夹板固定或手术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骨康胶囊。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5.37%,住院时间为(57.8±10.6)d,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53.2±7.9)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康胶囊辅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腕关节的功能恢复作用好,能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临床疗效佳。
作者:沈睿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131I 治疗不同年龄段 Grave's 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年龄段不同,将99例 Grave’s 甲亢患者分成青年组(≤35岁)、中年组(36~59岁)、老年组(≥60岁)各33例,对比三组治疗结果。结果三组患者治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高(P <0.05)。结论标准化131I 治疗不同年龄段 Grave’s 甲亢的效果均肯定,中老年甲亢患者需注意控制并发症。
作者:张力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抽选子宫肌瘤患者72例随机分组,观察组(36例)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36例)实施开腹手术,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感染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指标更好,患者安全性更高。
作者:韩桂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对照组行常规术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角膜散光、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疗效理想。
作者:杨震雷;陈蕾;李婧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的护理。方法对2015年1~6月收治的158例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患者的护理进行研究。结果158例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患者都能顺利完成造影。结论密切的护理配合是确保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顺利完成的关键之一。
作者:徐加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应用品管圈对降低普外科 ICU 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未实行品管圈活动的40例普外科 ICU 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实行品管圈活动的48例普外科 ICU 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对照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为37.5%,实施品管圈管理后,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为4.2%,达到目标计划<5%,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比较(χ2=15.554,P <0.05),经过品管圈的管理,提高了圈内员工的自信心、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工作热情,使医院的整体护理效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结论应用品管圈对降低普外科 ICU 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作用效果明显。
作者:鞠红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改良 Soave 术借助腹腔镜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0例先天性巨结肠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5例,分别采取传统手术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 VA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改良 Soave 术借助腹腔镜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李晓泳;赵祖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与腰大池置管脑脊液置换应用于脑室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室出血患者30例,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5例患者采用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置换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单一的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3%。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置换方法对脑室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丽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本课题组在了解了传统医学生的培养模式的弊端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实行先临床、再科研、终回归临床的思路,并在医学生的临床培养阶段实行“1:1:1”的培养方案,大大提高了医学生临床学习的积极性,并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科研思路。
作者:李瑞春;鲍刚;李扩;徐高峰;廉民学;祁磊;刘昊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