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骏;杨嫣华;赵超;梁亚龙
目的:探讨70周岁以上肺癌患者的术后呼吸道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周岁以上肺癌手术患者中选取50例,回顾和分析所有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及术后呼吸道管理方法,并观察本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住院时间、预后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50例患者均成功渡过手术危险期,术后通过运用体位护理、吸氧、超声雾化、吸痰及呼吸锻炼等呼吸道管理措施,患者的病情均明显好转,且术后未见严重缺氧、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70周岁以上的老年肺癌患者,需采取给氧、呼吸道护理、体位护理、吸痰处理以及呼吸锻炼等多种呼吸道管理方法,以改善其呼吸道通气功能,减少术后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巩固手术效果。
作者:王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被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综合护理和常规化护理。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率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张萍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所收治的84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实验组患者入院后给予优质护理,参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作者:白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为了深入观察他汀类药物与糖皮质激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90例,并且经过活检确诊,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患者45例,为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中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24 h 尿蛋白量、血肌酐、血 CRP、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数值,用统计学分析其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比治疗前有所好转,治疗组24 h 尿蛋白量、血 CRP、血肌酐、TC、TG 均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患时,糖皮质激素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尿蛋白含量、提高血清白蛋白,使肾功能得到好转。
作者:武仁;李银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20例,均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经治疗后,20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1.23±2.14)天;且治疗后患者椎体高度丢失、术后骨折椎体压缩率、VAS 评分及 FIM 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 <0.05)。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显著。
作者:孙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2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2例,对照组16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对症干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效率较好,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干预的基础上汇集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护理的有效率,促进患者的预后和恢复。
作者:杨巧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提升检验科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分析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检验科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门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检验科门诊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 <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升检验科管理质量。
作者:金冠;杨明妍;胡桂玲;窦丽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观察。方法观察我院2014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并给予呼吸困难者、咳嗽呛奶者、心力衰竭者、感染病毒者相关的护理治疗,根据实际的护理观察,分析80例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患儿的抢救有效率。结果80例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患儿有75例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失,5例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改善,0例死亡,抢救有效率为93.7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症的治疗效果与环境因素、健康指标等密切相关,若及时接受有效的护理治疗,抢救成功率可提高。
作者:张臻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本文从培训对象、资质认定、培训过程管理、考核等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福建省立医院总住院医师培训管理的措施和方法,总结了培训的经验和特色,分析了当前总住院医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徐凯;陈愉生;陈雍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伽马刀结合介入化疗栓塞用于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临床研究的分析和探讨。方法将90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试验组采用伽马刀结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照组血小板和白细胞下降、放射性肝损伤、肝性脑病多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伽马刀结合介入化疗栓塞用于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相对较小。
作者:秦德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提高对年轻护士长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医院的科学、有序发展。而年轻护士长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提升整个医院的管理水平。为了有效提高年轻护士长的管理水平,使交班制度更为规范,同时减少护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等,护理部副主任对其进行全天的跟班督导,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因此,本文重点就此做法的作用和意义进行探究。
作者:陈春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我国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医疗改革的不断进行,医院建设的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大,治病贵、治病难等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缓解,但同时,医院管理面对的挑战并没有减少。如何有效管理医院的整个体系,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医院人工工作方式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改变,加大力度进行医院信息化建设开始成为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对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为我院进行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德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蒲元和胃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抑酸护胃及多潘立酮促动力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蒲元和胃胶囊联合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联合使用蒲元和胃胶囊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黄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银川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的发生情况,探讨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银川市5个社区的538例老年人,采用老年人抑郁量表(GDS)及自编一般情况问卷调查。结果538例老年人抑郁症发生率为35.5%,其中轻度抑郁89.0%,中重度抑郁11.0%;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兴趣爱好、固定收入,老年人抑郁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低文化程度、无配偶、无兴趣爱好、无经济收入是老年人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文化程度低、无配偶、无兴趣爱好和无经济收入的老年人是抑郁发生的高危人群。
作者:孔繁智;尚玉秀;吴文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银黄牙周冲洗液在早期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早期牙周病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主要采取常规治疗,而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中药银黄牙周冲洗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6%,高于对照组的78%,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银黄牙周冲洗液在早期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刘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微视频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留学生传染病临床见习中可行性。方法将我校80名留学生随机分为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临床见习教学方法组和采用微视频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方法组,以期末考试结果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期末成绩为(82.3±10.3)分,对照组为(70.4±11.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微视频联合情景教学法能有效解决留学生在传染病教学中的语言交流障碍,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螺旋 CT 和磁共振(MRI)对肝脏囊性占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肝脏囊性占位患者62例行 CT 和 MRI 诊断。结果 CT和 MRI 对肝脏囊性占位患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T 与 MRI 诊断炎性囊性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T和 MRI 对诊断肝脏囊性占位均具较有效,MRI 在炎性囊性病变中更适用,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作者:杨永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环装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环装混合痔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外切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 PPH 加外痔切除术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59.4%,治愈率为84.4%,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和12.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 加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较好。
作者:金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普通针刺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在小儿脑瘫(cerebral palsy,CP)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6~12月收治的6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1)与观察组(n=31)。对照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普通针刺。治疗周期45 d,治疗前后进行功能评估,评估项目包括运动功能评测(PDMS-2粗大运动量表分测验包括反射、姿势、移动及实物操作四项)及肢体活动时肌电电位变化平均肌电值(AEMG)。结果45 d 后,观察组PDMS-2分测验百分位及 AEMG 值[(9.80±3.70)%、(12.50±3.90)%、(12.80±2.40)%、(13.10±3.45)%及(11.05±2.50)μV]均优于对照组[(7.84±3.05)%、(9.35±3.43)%、(10.05±3.21)%、(11.10±4.20)%及(13.95±2.05)μV],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普通针刺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肯定。
作者:段佳丽;陈白云;高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时使用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的效果。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共89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44例对照组和45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药物为巴曲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银杏达莫。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联合使用巴曲酶和银杏达莫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付晓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