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一翠
目的:分析并讨论儿童多动症(ADHD)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9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22例多动症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讨论。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及护理,患儿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病理行为得到改善,患儿不伤害自己或他人。结论对于多动症患儿的护理不仅要关注临床病程的观测情况,同时还应当结合患儿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等来选择有系统性、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此来确保临床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邵志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胺碘酮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6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73.6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对照组为15.7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应用胺碘酮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
作者:王瑞芝;邢慧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绝经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血清中的RANKL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确诊SLE且合并OP的绝经前女性患者26例为OP组,选取无OP的绝经前SLE患者26例为N-OP组,另26例非绝经期女性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并以ELISA法测定研究对象血清中RANKL水平。结果 SLE组RANKL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合并OP组与未合并OP组RANKL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合并OP组RANKL水平高于未合并OP组(P<0.05)。结论绝经前SLE合并OP患者常伴有血清RANKL水平升高,高RANKL水平可能为绝经前SLE患者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韦芳;黄小林;荣曦;刘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胆囊结石急性发作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术后肠黏连率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胆囊结石急性发作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使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使用开腹手术。结果实验组术后肠黏连率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结石急性发作使用腹腔镜手术优于开腹手术,术后肠黏连率比较低。
作者:陈宗玮;袁江;张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实行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治疗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患者实行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 B组患者实行放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B组66.67%,疼痛缓解率93.33%,高于B组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实行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智会;李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索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的50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肛门排气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子宫恶性肿瘤患者中效果确切。
作者:庄永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抑郁症患者,对其治疗方法进行讨论与分析。结果经治疗后,患者情感低落、活动减少,思维迟滞、焦虑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达到预期治疗目标。结论在临床治疗上对抑郁症患者采取联合治疗的方式,可提高疗效。
作者:孙贤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82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8.4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可以有效治愈妇产科疾病。
作者:李海玲;郭卉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妇产科患者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的安全性与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麻醉方案,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认知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与手术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认知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有良好的麻醉效果,用量小、起效快且阻滞完全,能够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光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讨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经临床治疗,痊愈2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治愈率为97.5%,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95%。结论采用联合用药方式可以有效地治疗消化性溃疡,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
作者:曹劲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和评价手外伤新鲜开放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探讨抗菌药物应用疗程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为加强清洁污染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出院手外科创伤污染手术患者病例,共计459例,对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评价。结果手部创伤手术感染几率与抗菌药物用药时间长短没有关系,P>0.05;而单用药物的感染率为1.66%,联合用药的感染率为4.32%,P<0.05。结论对于手外伤新鲜开放手术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能起到较好的预防感染效果,尽量单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作者:樊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TEE检查治疗的88例空间隔缺损(VSD)患者资料,对超声监护情况、终手术结果和实际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8例患者中,86例封堵成功,成功率达到97.7%,封堵成功术后,患者产生胸腔积液现象和心包腔积液现象,没有进行特殊处理,几天后得到缓解,同时左室前后径也减短,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微创封堵术时,采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术后疗效评价以及封堵器的选择有利。
作者:汤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1日~2015年5月31日我院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治疗,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和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观察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3.33%(40/48),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46/48)。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射干麻黄汤能够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上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孙学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对体检者的体检结果及亚健康状态评定量表进行分析,将1834例亚健康状态者分为2组,对照组不执行健康管理策略,干预组执行健康管理策略,1年后评价两组体检者亚健康状态的得分状况。结果亚健康状态者1834例,占体检者总数的56.97%,通过执行健康管理策略,生理子量表,心理子量表,社会子量表得分及亚健康总分均低于未执行健康管理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健康体检中的亚健康人群实施健康管理可促进亚健康状态者向健康方向发展。
作者:马琳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110例,给予患者曲唑治疗8个月,对比观察治疗4个月与治疗8个月的疗效。结果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7%,治疗8个月的有效率高于治疗4个月的治疗有效率,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良好,能够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有效性。
作者:周惠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半显微性状鉴定在中药药材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半显微鉴定、显微鉴定及性状鉴定法分辨6种中药材的特征,对比三种鉴定方法的优劣。结果性状鉴定具有一定误差;显微鉴定可从细胞结构方面对不同药材进行区分,但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半显微鉴定可快速、准确鉴别易混淆药材。结论采用半显微鉴定中药材具有专业要求不高,简便易行,鉴定效果好等优点,对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来庆国;来庆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艾灸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鲨肝醇和利血生,观察组采用艾灸,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为4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通过艾灸可有效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效果显著。
作者:陈露;姚丽鸽;孔天东;王留晏;段方方;张克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体内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92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依据eGFR水平分为DN 1组57例和DN 2组35例作为观察组,筛选出体检健康员30例作为对照组。本文检测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UAE。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N 1组与DN 2组UAE、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增高(P<0.05)。而DKD 2组与DKD 1组UAE水平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高于DKD 1组(P<0.05)。并且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eGFR呈负相关。结论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糖尿病肾脏病严重程度有关,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可作为早期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指标,为病情发生及发展程度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作者:李天艺;焦文君;吴聪;王文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3 D打印技术在肾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8例肾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分为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通过MRI和CT重建图像分析,研究组通过3 D打印技术重建图像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指标。结果经分析,研究组估计出血量、血流阻断时间、手术时间、血肌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肾肿瘤治疗,3 D打印技术在术前模拟和切除术指导,可减少手术风险,降低肾功能损伤率。
作者:王锋;赵淼;马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观察中医综合治疗胫排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37例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7例胫排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实行中医综合治疗,手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JaKim评分标准评价以上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中医综合治疗后,37例患者中20例痊愈,10例良好,7例尚可,总的优良率达到81%。全部患者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对于胫排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实行中医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
作者:卢磊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