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半显微性状鉴定在中药药材真伪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来庆国;来庆燕

关键词:半显微鉴定, 中药药材, 鉴定
摘要:目的:分析半显微性状鉴定在中药药材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半显微鉴定、显微鉴定及性状鉴定法分辨6种中药材的特征,对比三种鉴定方法的优劣。结果性状鉴定具有一定误差;显微鉴定可从细胞结构方面对不同药材进行区分,但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半显微鉴定可快速、准确鉴别易混淆药材。结论采用半显微鉴定中药材具有专业要求不高,简便易行,鉴定效果好等优点,对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手术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品质链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在乳腺癌手术者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品质链的效果。方法借助抽签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乳腺癌手术者112例等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前者应用品质链进行护理,后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依次为96.43%、(97.9±1.4)分,对照组为83.93%、(87.1±1.3)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品质链护理模式积极用于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提高其优质护理的水平,有利于护患友好关系的维持。

    作者:石英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性骨髓炎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分析及其健康教育干预

    目的:分析慢性骨髓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护士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及自评量表(SDS)对上海市480名慢性骨髓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随机抽查,分析其焦虑抑郁的原因,采取早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比较其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心理的变化。结果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72.23±5.18)分和(56.28.12±3.12)分,干预后分别为(28.19±2.17)分和(19.369±1.29)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骨髓炎患者面临婚姻问题,经济待遇低,工作及生活压力等,焦虑抑郁不良心理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通过健康心理教育干预,有助于慢性骨髓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程杏云;张瑞;朱金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焦虑及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将产前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对其焦虑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我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10例,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再给予产前护理干预,对比2组焦虑状态、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焦虑平均分值、生活质量平均分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产前护理干预的效果可观。

    作者:邹红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重视发挥科室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在我们目前开展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研究生的临床思维和技能得到加强,但是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减弱,人文精神和医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多年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科室在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尤其在人文和道德培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研究生的培养又能促进科室的建设和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作者:徐世平;吴本俨;万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应用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应用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3月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乳化手术,实验组采用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视力<0.1病例数低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并发症少。

    作者:赵莉莉;沈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小儿免拆线免包扎包皮环切术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小儿包皮环切术免拆线、免包扎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治疗组采用包皮环切术,免拆线免包扎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结果治疗组术后无需拆线及去除包扎敷料而痛苦少,术后出血、水肿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小儿包皮环切术免拆线、免包扎疗法痛苦少、费用低、易被患儿接受,疗效确切。

    作者:仲华维;张志江;努尔;郑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收治真菌性阴道炎患者165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84例)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措施,研究组(81例)在常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在全程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指标及对护理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董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的临床麻醉应用与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呼末二氧化碳监测的临床麻醉应用与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1月行手术采取临床全麻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病例,监测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结果在整个手术期间,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比较稳定,全麻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升高,全麻2 h后上升(P<0.05),术中各时间点监测指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在临床麻醉中应用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对于疾病诊治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肠外结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胃癌切除手术后肠内外营养对其并发吻合口瘘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胃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实施肠内外结合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营养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能减少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王国俊;符洋;刘光辉;叶延伟;张谢夫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CT对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肾嗜酸细胞腺瘤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16例肾嗜酸细胞腺瘤均为单侧发病,右肾9例,左肾7例,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或略低均匀密度,6例病灶中心可见星芒状低密度影,2例病灶可见钙化。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嗜酸细胞腺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志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胆结石患者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胆结石患者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2例胆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在住院、下床活动以及禁食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胆结石围术期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

    作者:陈丽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健康体检中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的实施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对体检者的体检结果及亚健康状态评定量表进行分析,将1834例亚健康状态者分为2组,对照组不执行健康管理策略,干预组执行健康管理策略,1年后评价两组体检者亚健康状态的得分状况。结果亚健康状态者1834例,占体检者总数的56.97%,通过执行健康管理策略,生理子量表,心理子量表,社会子量表得分及亚健康总分均低于未执行健康管理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健康体检中的亚健康人群实施健康管理可促进亚健康状态者向健康方向发展。

    作者:马琳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方法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1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对其使用多普勒超声时的诊断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甲状腺疾病31例患者均采用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超声诊断准确率达98%以上。结论根据受检者的甲状腺肿大程度,回声情况,血流参数等多种图像数据,可基本判断受检者患病类型。

    作者:李英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究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正确有效的内科护理干预方式。方法从我院选取自2014年9月~2015年10月,共收治的32例脑出血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比组,其中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对比组患者则仅采用常规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比组病情恢复及稳定情况比较效果明显,护理干预恢复病情有着显著效果。结论脑出血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后病情恢复良好,能够保持愉悦心情,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治疗。

    作者:王淑杰;徐广玉;廖昭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用于干眼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析干眼症采用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干眼症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用于干眼症临床中可获得理想的效果。

    作者:冯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焦虑抑郁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白血病患者使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白血病患者共7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行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白血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更加配合治疗。

    作者:谢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突发性职业中毒急救护理中综合性危机管理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综合性危机管理应用于突发性职业中毒急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4例我院接收的突发性职业中毒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前者采取综合性危机管理法,后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法。观察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疗效、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性危机管理法积极用于突发性职业中毒急救护理中,可提高抢救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刘福鑫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晚期肺癌患者采用超分割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晚期肺癌患者采用超分割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初诊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41例,对照组63例,分别采用超分割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治疗,对比近期疗效、不良反应与KP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CR、PR、SD、PD、ORR、CBR率分别为24%、49%、17%、10%、73%、90%,观察组ORR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Ⅲ-Ⅳ级血液系统反应、Ⅲ-Ⅳ级不良反应例次率98%高于对照组76%(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85±7)分,高于治疗前(82±11)分及对照组(80±11)分,对照组评分低于治疗前(83±10)分,P<0.05。结论采用超分割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身体状况,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作者:张文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另选取40例体检健康者分为健康组,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抗凝、扩管、降酯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健康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于患者的治疗质量和预后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华政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中的护理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护理方式,探讨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42例胸腔积水患者全部置管成功,成功率为100%,引流管置管时间2~9 d、平均时间(3.2±0.6)d,感染发生率为0%,3例由于剧烈运动导致引流管脱出,发生率为7.14%。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相应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帮助患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置管引流顺利,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杜献丽;李永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