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会;李震
目的:探索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236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中医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病情对中药方辨证加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83.62%,P<0.05。结论在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有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治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绝经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血清中的RANKL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确诊SLE且合并OP的绝经前女性患者26例为OP组,选取无OP的绝经前SLE患者26例为N-OP组,另26例非绝经期女性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并以ELISA法测定研究对象血清中RANKL水平。结果 SLE组RANKL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合并OP组与未合并OP组RANKL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合并OP组RANKL水平高于未合并OP组(P<0.05)。结论绝经前SLE合并OP患者常伴有血清RANKL水平升高,高RANKL水平可能为绝经前SLE患者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韦芳;黄小林;荣曦;刘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钠凝胶用于防止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再粘连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受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5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治疗时间为2014年2月~2015年2月,且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成2组,分别27例。一组为对照组,使用人工周期治疗,一组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透明质酸钠凝胶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74.07%,且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凝胶用于防止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再粘连疗效显著,可有效避免术后再粘连情况的发生。
作者:李艳红;朱莉姗;程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我们目前开展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研究生的临床思维和技能得到加强,但是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减弱,人文精神和医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多年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科室在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尤其在人文和道德培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研究生的培养又能促进科室的建设和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作者:徐世平;吴本俨;万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在由肺癌骨转移所引起疼痛的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共计100例由肺癌骨转移所引起的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帕米膦酸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和一般状况评分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和一般状况评分的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由肺癌骨转移而引起的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唑来膦酸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强。
作者:秦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行程序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7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资料,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加程序化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改善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改善有显著疗效。
作者:李彩燕;陈彬彬;施丽华;张春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老年晚期胃癌联合使用替吉奥与奥沙利铂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72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联合组联合使用替吉奥与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使用替吉奥治疗,比较两组用药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55.56%,高于对照组的30.56%,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晚期胃癌联合使用替吉奥与奥沙利铂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穆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吸氧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老年患者肺气肿临床诊治效果。方法使用我院诊治的老年患者肺气肿患者60例,对照组使用头孢呋辛钠和痰热清进行诊治,实验组使用吸氧联合呼吸功能训练进行诊治。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吸氧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老年患者肺气肿在临床当中有很好效果。
作者:朴一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共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穴位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穴位疗法的基础上联合人性化护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体重、BMI、腰围以及S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以上数据与护理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时,可以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向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应用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3月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乳化手术,实验组采用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视力<0.1病例数低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并发症少。
作者:赵莉莉;沈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析儿科护理出现纠纷的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的60例患儿中,10例发生护理纠纷,占16.67%,其中5例为护理人员问题,占50%;2例为家属问题,占20%;3例为医院环境问题,占30%。结论根据儿科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能够使护理纠纷发生率降低。
作者:邵瑞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疏肝和胃汤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胃镜检查并确诊。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给予观察组疏肝和胃汤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两组治疗疗效对比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对比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联合多潘立酮片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魏晓广;郑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64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羊膜腔灌注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AFI、S/D比值均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结局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羊水指数,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新生儿结局。
作者:邵慧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另选取40例体检健康者分为健康组,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抗凝、扩管、降酯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健康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于患者的治疗质量和预后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华政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40例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疼痛时间、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观察组更优;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7%,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
作者:韩书环;马巧灵;李三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8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对照组行超声乳化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眼压、视力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效果理想。
作者:吴国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70位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对照组用一般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复发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发作次数以及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并且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护理干预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庞凤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炙甘草汤运用于失眠心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失眠心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心电图心律失常次数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炙甘草汤运用于失眠心悸的临床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平均心率水平,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徐风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在乳腺癌手术者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品质链的效果。方法借助抽签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乳腺癌手术者112例等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前者应用品质链进行护理,后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依次为96.43%、(97.9±1.4)分,对照组为83.93%、(87.1±1.3)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品质链护理模式积极用于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提高其优质护理的水平,有利于护患友好关系的维持。
作者:石英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和评价手外伤新鲜开放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探讨抗菌药物应用疗程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为加强清洁污染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出院手外科创伤污染手术患者病例,共计459例,对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评价。结果手部创伤手术感染几率与抗菌药物用药时间长短没有关系,P>0.05;而单用药物的感染率为1.66%,联合用药的感染率为4.32%,P<0.05。结论对于手外伤新鲜开放手术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能起到较好的预防感染效果,尽量单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作者:樊颖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