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慧娟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胺碘酮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6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73.6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对照组为15.7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应用胺碘酮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
作者:王瑞芝;邢慧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70位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对照组用一般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复发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发作次数以及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并且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护理干预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庞凤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临床应用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72例输尿管狭窄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给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性手术。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1.67%和88.89%(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狭窄患者经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小辉;魏澎涛;韩兴涛;张寒;霍庆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缬沙坦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8例此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基础上分别采用缬沙坦与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血肌酐与24小时尿蛋白量上改善程度更大(P<0.05)。结论在缬沙坦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达到更优疗效。
作者:薛华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结果经相应治疗后,研究组心功能分级明显好转,心功能Ⅲ级及IV级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可以有效改善心功能。
作者:赵翠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析胆结石患者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2例胆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在住院、下床活动以及禁食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胆结石围术期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
作者:陈丽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不同年资医师应用TI-RADS结合UE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价值。方法由两位不同年资医师分别对160例甲状腺结节进行TI-RADS分类及UE评分,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计算诊断准确率及一致性。结果不同年资医师应用TI-RADS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26。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低、高年资医师分别为65.79%、74.07%。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结合UE,低、高年资医师诊断准确率分别提高至87.5%、90.63%。结论不同年资医师应用TI-RADS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较高的一致性,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结合UE,不同年资医师诊断准确率均提高。
作者:王晨雨;申志扬;甄艳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肾嗜酸细胞腺瘤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16例肾嗜酸细胞腺瘤均为单侧发病,右肾9例,左肾7例,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或略低均匀密度,6例病灶中心可见星芒状低密度影,2例病灶可见钙化。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嗜酸细胞腺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志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加贝那普利联合丹芪汤加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3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加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芪汤加中药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24小时的尿蛋白、24小时的尿微白蛋白、血肌酐的排泄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加贝那普利联合丹芪汤加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效果显著。
作者:张信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检测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并分析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临床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临床产妇以及80例非妊娠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妇女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结果研究组的临产孕妇在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纤维蛋白原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产孕妇进行凝血四项指标的临床检测,能保证孕妇分娩的安全,提高孕妇分娩的质量,保证母婴的安全。
作者:商树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四肢骨折采用外固定架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创伤骨科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就外固定架治疗与内固定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所用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21例,良16例,中2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优14例,良12例,中9例,差5例,总优良率为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5%,对照组为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可缩短康复时间,提高康复成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为术后患者功能康复锻炼的开展提供了条件,保障了远期生存质量。
作者:魏胜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索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236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中医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病情对中药方辨证加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83.62%,P<0.05。结论在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有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治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基础医学课程是每位医学生必修的重要主干课程,它引领学生走进医学的殿堂,了解基本医学知识和技能。本文以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的建设为例,阐述该平台在建设目标、模块设计、建设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以期为其他院校同类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滕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ALD)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肝功能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效果理想。
作者:李亚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在乳腺癌根治术中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术后恢复质量上的区别。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II级,年龄35~56岁,均实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按麻醉维持方法不同分为A组(静吸复合麻醉)和B组(全凭静脉麻醉)。观察比较两组在手术完成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steward苏醒评分差别;两组各种麻醉药物总用量区别;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B组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上均短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意义;两组麻醉药物总量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B组小于A组;Steward苏醒评分、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癌根治术中,静吸复合麻醉比全凭静脉麻醉苏醒质量更高。
作者:余日丽;汤媚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慢性骨髓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护士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及自评量表(SDS)对上海市480名慢性骨髓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随机抽查,分析其焦虑抑郁的原因,采取早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比较其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心理的变化。结果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72.23±5.18)分和(56.28.12±3.12)分,干预后分别为(28.19±2.17)分和(19.369±1.29)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骨髓炎患者面临婚姻问题,经济待遇低,工作及生活压力等,焦虑抑郁不良心理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通过健康心理教育干预,有助于慢性骨髓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程杏云;张瑞;朱金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可视喉镜在临床麻醉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可视喉镜在临床麻醉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与传统方式气管插管教学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可视喉镜并发症发生率27.9%,低于传统方式气管插管的49.1%,学员对教学满意度、解剖掌握、操作自信、学习兴趣均高于传统方式气管插管教学,与传统方式气管插管教学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气管插管教学中,应用可视喉镜能够提高教学满意度,增加学生的操作自信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加深掌握解剖。
作者:詹莎莎;刘炳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82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8.4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可以有效治愈妇产科疾病。
作者:李海玲;郭卉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在尖锐湿疣治疗中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CO2激光疗法,而实验组则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在尖锐湿疣治疗中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效果显著。
作者:赵美丽;浩斯期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评价米力农对急性心梗泵衰竭患者血炎症因子及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急性心梗泵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59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米力农治疗。观察两组NT-ProBNP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并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hs-CRP、IL-6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且疗效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梗泵衰竭患者米力农治疗,可降低患者NT-ProBNP及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张鸥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