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四肢骨折中的疗效探索

魏胜利

关键词: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 四肢骨折, 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四肢骨折采用外固定架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创伤骨科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就外固定架治疗与内固定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所用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21例,良16例,中2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优14例,良12例,中9例,差5例,总优良率为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5%,对照组为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可缩短康复时间,提高康复成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为术后患者功能康复锻炼的开展提供了条件,保障了远期生存质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胸大肌肌瓣转移术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瓣转移术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行单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胸大肌肌瓣转移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2周、1个月、6个月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上肢淋巴水肿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大肌肌瓣转移术应用于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可明显降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王芳;熊有毅;陈卓;谷元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4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分别予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盐酸胺碘酮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疗效,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此外在治疗效果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04%(61/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12%(51/67)。结论胺碘酮在治疗心律失常中能够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程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方法选择神经内科根据起病症状、过程与体征诊断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92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均按照常规疗法给药治疗,实验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Portmann评分在15天与22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康复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效果显著。

    作者:肖水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施治规律的探讨

    目的:对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施治规律进行探讨。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诊治38例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探究,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针灸治疗,用BELL氏慢性疲劳综合征积分表作为评判标准,分析针灸施治规律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在进行针灸诊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中,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1%,诊治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秦丽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安置永久起搏器患者心脏手术中的麻醉管理

    目的:探讨安置永久起搏器患者心脏手术中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永久起搏器且行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前给予吗啡、东茛菪碱。冠心病患者术前2 h,给予口服地西泮片等药物,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术中监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等情况,使用单级电刀、电凝,控制输出功率为25~35 J,短脉冲放电,关闭胸腔前均给予预防性放置临时起搏器。结果手术均顺利进行,6例患者控制起搏模式,其他患者起搏模式未见改变。结论掌握麻醉对永久起搏器的影响作用可降低危险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李正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讨头孢曲松联合小檗碱保留灌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

    目的:探讨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实施头孢曲松联合小檗碱保留灌肠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该类患者40例,研究组使用头孢曲松联合小檗碱保留灌肠治疗方案,对照组实施单纯性头孢曲松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头孢曲松联合小檗碱保留灌肠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韩俞;袁雨;李国峰;褚云影;安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1日~2015年5月31日我院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治疗,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和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观察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3.33%(40/48),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46/48)。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射干麻黄汤能够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上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孙学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妇产科患者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的安全性与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麻醉方案,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认知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与手术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认知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有良好的麻醉效果,用量小、起效快且阻滞完全,能够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光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对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体内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92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依据eGFR水平分为DN 1组57例和DN 2组35例作为观察组,筛选出体检健康员30例作为对照组。本文检测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UAE。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N 1组与DN 2组UAE、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增高(P<0.05)。而DKD 2组与DKD 1组UAE水平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高于DKD 1组(P<0.05)。并且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eGFR呈负相关。结论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糖尿病肾脏病严重程度有关,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可作为早期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指标,为病情发生及发展程度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作者:李天艺;焦文君;吴聪;王文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四肢骨折中的疗效探索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四肢骨折采用外固定架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创伤骨科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就外固定架治疗与内固定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所用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21例,良16例,中2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优14例,良12例,中9例,差5例,总优良率为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5%,对照组为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可缩短康复时间,提高康复成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为术后患者功能康复锻炼的开展提供了条件,保障了远期生存质量。

    作者:魏胜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3 D打印技术在肾肿瘤治疗的应用

    目的:分析3 D打印技术在肾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8例肾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分为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通过MRI和CT重建图像分析,研究组通过3 D打印技术重建图像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指标。结果经分析,研究组估计出血量、血流阻断时间、手术时间、血肌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肾肿瘤治疗,3 D打印技术在术前模拟和切除术指导,可减少手术风险,降低肾功能损伤率。

    作者:王锋;赵淼;马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3例患者选择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采取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2.3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能够使患者的身体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许平;白庆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前列地尔加贝那普利联合丹芪汤加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加贝那普利联合丹芪汤加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3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加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芪汤加中药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24小时的尿蛋白、24小时的尿微白蛋白、血肌酐的排泄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加贝那普利联合丹芪汤加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效果显著。

    作者:张信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T与MRI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本文对CT以及MRI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56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CT以及MRI的诊断,对这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度以及检测值进行分析。结果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行CT以及MRI诊断后,其检查结果较为相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T检查不能对胆囊的结石进行有效检测。结论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行CT和MRI为常见的两种诊断方式,MRI的诊断效果相比与CT诊断价值高。

    作者:余蓓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焦虑抑郁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白血病患者使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白血病患者共7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行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白血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更加配合治疗。

    作者:谢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胫骨远端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研究胫骨远端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4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对照平分的方式分成A组和B组,各37例,A组采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B组采取外固定架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和B组相比,A组患者平均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架疗效相当,但前者在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上存在优势。

    作者:李风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卵巢囊肿实施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10月卵巢囊肿66例,随机进行分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研究组选择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排气及下床活动时间短,住院日更短,并发症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效果确切,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霍丽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瘀胆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瘀胆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药物性瘀胆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常规保肝治疗与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以及总胆红素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能有效地降低药物性瘀胆型肝炎患者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以及直接胆红素等指标。

    作者:李俊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116例,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沙丁胺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28%,高于对照组的84.48%(P<0.05);研究组咳嗽、喘息、肺哮鸣音、肺罗音的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确切。

    作者:杨巧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儿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探析儿科护理出现纠纷的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的60例患儿中,10例发生护理纠纷,占16.67%,其中5例为护理人员问题,占50%;2例为家属问题,占20%;3例为医院环境问题,占30%。结论根据儿科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能够使护理纠纷发生率降低。

    作者:邵瑞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