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与MRI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余蓓蓓

关键词:CT诊断, MRI诊断, 原发性胆囊癌, 比较
摘要:目的:本文对CT以及MRI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56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CT以及MRI的诊断,对这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度以及检测值进行分析。结果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行CT以及MRI诊断后,其检查结果较为相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T检查不能对胆囊的结石进行有效检测。结论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行CT和MRI为常见的两种诊断方式,MRI的诊断效果相比与CT诊断价值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腰硬联合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妇产科患者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的安全性与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麻醉方案,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认知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与手术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认知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有良好的麻醉效果,用量小、起效快且阻滞完全,能够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光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右侧腋下直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右侧腋下直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均30例。观察组实施右侧腋下直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胸正中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的术中出血量、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右侧腋下直切口手术治疗,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出血量。

    作者:艾峰;张岩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析抑郁症的临床治疗

    目的:分析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抑郁症患者,对其治疗方法进行讨论与分析。结果经治疗后,患者情感低落、活动减少,思维迟滞、焦虑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达到预期治疗目标。结论在临床治疗上对抑郁症患者采取联合治疗的方式,可提高疗效。

    作者:孙贤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服务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急诊急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的效果。方法借助抽签法将我科近期接收的急救患者9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都于急救中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加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郁及焦虑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82.22%,P<0.05。结论急诊急救护理应用人性化服务,效果好,可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

    作者:王文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3例患者选择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采取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2.3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能够使患者的身体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许平;白庆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不同年资医师应用TI-RADS结合UE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年资医师应用TI-RADS结合UE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价值。方法由两位不同年资医师分别对160例甲状腺结节进行TI-RADS分类及UE评分,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计算诊断准确率及一致性。结果不同年资医师应用TI-RADS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26。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低、高年资医师分别为65.79%、74.07%。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结合UE,低、高年资医师诊断准确率分别提高至87.5%、90.63%。结论不同年资医师应用TI-RADS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较高的一致性,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结合UE,不同年资医师诊断准确率均提高。

    作者:王晨雨;申志扬;甄艳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中的护理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护理方式,探讨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42例胸腔积水患者全部置管成功,成功率为100%,引流管置管时间2~9 d、平均时间(3.2±0.6)d,感染发生率为0%,3例由于剧烈运动导致引流管脱出,发生率为7.14%。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相应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帮助患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置管引流顺利,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杜献丽;李永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医综合治疗在胫排骨远端37例严重粉碎性骨折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中医综合治疗胫排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37例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7例胫排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实行中医综合治疗,手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JaKim评分标准评价以上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中医综合治疗后,37例患者中20例痊愈,10例良好,7例尚可,总的优良率达到81%。全部患者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对于胫排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实行中医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

    作者:卢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重视发挥科室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在我们目前开展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研究生的临床思维和技能得到加强,但是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减弱,人文精神和医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多年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科室在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尤其在人文和道德培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研究生的培养又能促进科室的建设和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作者:徐世平;吴本俨;万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前列腺炎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前列腺炎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前列腺炎患者462例,分析其诊断方法并抽签分组,各231例。对照组选用莫西沙星;观察组选用莫西沙星和前列舒通,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炎治疗采用莫西沙星和前列舒通,疗效较佳。

    作者:陈业权;郭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T与MRI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本文对CT以及MRI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56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CT以及MRI的诊断,对这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度以及检测值进行分析。结果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行CT以及MRI诊断后,其检查结果较为相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T检查不能对胆囊的结石进行有效检测。结论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行CT和MRI为常见的两种诊断方式,MRI的诊断效果相比与CT诊断价值高。

    作者:余蓓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颅超声检查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经颅超声检查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新生儿为研究组,同期我院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结果中度组、重度组Vm、Vs、Vd、PI、RI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肌酶含量随病情严重程度不断升高。结论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采用经颅超声检查技术,可充分反应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二维形态,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袁二伟;曲海新;许津莉;马姝颖;卢艳辉;邢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讨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临床分期与不同阶段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临床分期与不同阶段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患者100例,比较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无喉梗阻的住院时间小于Ⅰ度喉梗阻,无梗阻、Ⅰ度、Ⅱ度梗阻患者治愈率大于Ⅳ度梗阻患者。结论无喉梗阻和Ⅰ度喉梗阻的患者治疗效果好,需要早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张雯;谢谦;徐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日常行为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日常行为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所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对应的日常行为护理干预,并观察与记录其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经研究对比,观察组的总体护理满意率为97%高于对照组的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病患采取对应的日常行为护理干预对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帮助,从而减少患者对疾病的负面情绪,缩短其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张洪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在由肺癌骨转移所引起疼痛的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共计100例由肺癌骨转移所引起的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帕米膦酸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和一般状况评分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和一般状况评分的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由肺癌骨转移而引起的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唑来膦酸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强。

    作者:秦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儿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探析儿科护理出现纠纷的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的60例患儿中,10例发生护理纠纷,占16.67%,其中5例为护理人员问题,占50%;2例为家属问题,占20%;3例为医院环境问题,占30%。结论根据儿科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能够使护理纠纷发生率降低。

    作者:邵瑞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PICC置管后防止并发症的管道维护与护理改进

    目的:对患者行PICC置管后的管道维护及护理的方法进行探讨,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14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3例,研究组患者对管道的维护和护理方法在常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对照组进行置管后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置管安全性更高(P<0.05)。结论做好PICC置管后的管道维护工作,可以有效降低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余为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性骨髓炎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分析及其健康教育干预

    目的:分析慢性骨髓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护士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及自评量表(SDS)对上海市480名慢性骨髓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随机抽查,分析其焦虑抑郁的原因,采取早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比较其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心理的变化。结果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72.23±5.18)分和(56.28.12±3.12)分,干预后分别为(28.19±2.17)分和(19.369±1.29)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骨髓炎患者面临婚姻问题,经济待遇低,工作及生活压力等,焦虑抑郁不良心理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通过健康心理教育干预,有助于慢性骨髓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程杏云;张瑞;朱金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米力农对急性心梗泵衰竭患者血炎症因子及NT-ProBNP水平的影响

    目的:评价米力农对急性心梗泵衰竭患者血炎症因子及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急性心梗泵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59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米力农治疗。观察两组NT-ProBNP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并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hs-CRP、IL-6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且疗效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梗泵衰竭患者米力农治疗,可降低患者NT-ProBNP及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张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0例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然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内膜-中层厚度以及各项血脂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进行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减轻患者的动脉粥样化症状。

    作者:马朝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