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探究

曹劲松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联合用药,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讨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经临床治疗,痊愈2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治愈率为97.5%,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95%。结论采用联合用药方式可以有效地治疗消化性溃疡,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TEE检查治疗的88例空间隔缺损(VSD)患者资料,对超声监护情况、终手术结果和实际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8例患者中,86例封堵成功,成功率达到97.7%,封堵成功术后,患者产生胸腔积液现象和心包腔积液现象,没有进行特殊处理,几天后得到缓解,同时左室前后径也减短,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微创封堵术时,采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术后疗效评价以及封堵器的选择有利。

    作者:汤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颅超声检查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经颅超声检查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新生儿为研究组,同期我院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结果中度组、重度组Vm、Vs、Vd、PI、RI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肌酶含量随病情严重程度不断升高。结论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采用经颅超声检查技术,可充分反应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二维形态,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袁二伟;曲海新;许津莉;马姝颖;卢艳辉;邢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地塞米松前房注射对代谢性白内障术后影响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前房注射对于代谢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入住我院治疗的48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行前房注射地塞米松,对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及中央角膜厚度进行评估。结果术后前3天,相对于A组而言,B组患者术后前房炎症反应较轻(P<0.05),术后3个月,两组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及中央角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性白内障内障患者前房注射地塞米松能够明显减轻眼底炎症反应,对中央角膜厚度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王雅丽;袁军;杨潇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ICU目标性监测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ICU目标性监测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ICU接受治疗的870例进行研究,以2015年目标性监测的时间作为分界点将870例患者分成两组,2015年1月之前的420例为对照组,之后的450例为观察组,对两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目标性监测的观察组出现导尿管相关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机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目标性监测可有效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适合普及应用。

    作者:刘海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另选取40例体检健康者分为健康组,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抗凝、扩管、降酯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健康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于患者的治疗质量和预后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华政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应用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应用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3月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乳化手术,实验组采用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视力<0.1病例数低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并发症少。

    作者:赵莉莉;沈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硫糖铝联合泮托拉唑在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硫糖铝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98例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患者为对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均口服硫糖铝、云南白药粉剂。对照组静脉输入奥美拉唑;观察组静脉输入泮托拉唑,两组均连续用药1周。结果观察组患者溃疡治愈情况、止血疗效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糖铝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甘露醇治疗青光眼致不良反应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青光眼采用甘露醇治疗致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青光眼患者50例,均为我院眼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加强针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结果本组不良反应经积极护理后,除心衰的1例患者转内科继续医护外,其它病例不适症状均消失。相较干预后,干预后心理状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对甘露醇治疗青光眼引发的不良反应加强个体化护理,并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控制,可保障用药安全,确保临床效果。

    作者:苏盛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1日~2015年5月31日我院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治疗,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和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观察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3.33%(40/48),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46/48)。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射干麻黄汤能够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上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孙学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研究循证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的影响效果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作A、B两组,每组30例患者;A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B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A组护理总有效率低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重症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效果显著。

    作者:许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四肢骨折中的疗效探索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四肢骨折采用外固定架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创伤骨科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就外固定架治疗与内固定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所用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21例,良16例,中2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优14例,良12例,中9例,差5例,总优良率为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5%,对照组为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可缩短康复时间,提高康复成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为术后患者功能康复锻炼的开展提供了条件,保障了远期生存质量。

    作者:魏胜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右侧腋下直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右侧腋下直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均30例。观察组实施右侧腋下直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胸正中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的术中出血量、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右侧腋下直切口手术治疗,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出血量。

    作者:艾峰;张岩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不同年资医师应用TI-RADS结合UE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年资医师应用TI-RADS结合UE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价值。方法由两位不同年资医师分别对160例甲状腺结节进行TI-RADS分类及UE评分,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计算诊断准确率及一致性。结果不同年资医师应用TI-RADS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26。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低、高年资医师分别为65.79%、74.07%。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结合UE,低、高年资医师诊断准确率分别提高至87.5%、90.63%。结论不同年资医师应用TI-RADS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较高的一致性,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结合UE,不同年资医师诊断准确率均提高。

    作者:王晨雨;申志扬;甄艳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研究组使用奥氮平片进行治疗,剂量以6 mg/d开始,后期增加剂量,高用药剂量不超过35 mg/d。对照组使用氟哌丁苯进行治疗,药物剂量由8 mg/d开始,后期需视情况增加剂量,高用药剂量不超过70 mg/d。实验疗程为11周。结果使用奥氮平片治疗11周后,研究组有效率为84.9%, PANSS总分减分率为44.6%;采用氟哌丁苯治疗的对照组有效率为64.7%,PANSS总分减分率为31.4%。结论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较好,安全性强。

    作者:陈葆英;史凤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绝经前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RANKL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绝经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血清中的RANKL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确诊SLE且合并OP的绝经前女性患者26例为OP组,选取无OP的绝经前SLE患者26例为N-OP组,另26例非绝经期女性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并以ELISA法测定研究对象血清中RANKL水平。结果 SLE组RANKL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合并OP组与未合并OP组RANKL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合并OP组RANKL水平高于未合并OP组(P<0.05)。结论绝经前SLE合并OP患者常伴有血清RANKL水平升高,高RANKL水平可能为绝经前SLE患者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韦芳;黄小林;荣曦;刘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血清CTRP 9及ANP与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细胞因子Cl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lq/TNF-Related Protein 9, CTRP 9)、APN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心血管中心就诊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所有研究对象第一次入院时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并成功进行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并于9~12个月后再次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根据造影结果评价有无支架术后再狭窄。测定研究对象第一次入院时和再次入院造影随访时血清中CTRP 9及ANP水平。结果258例行造影复查的患者中,42例发生靶病变再狭窄(再狭窄组),216例未发生再狭窄,再狭窄组与非狭窄组相比基线的和随访时的血清CTRP 9及ANP的水平均降低,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基线血清CTRP9及ANP的水平是靶病变发生ISR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基线的血清CTRP 9及ANP的水平是靶病变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丽;汤柏赞;李强;邵海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温针灸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温针灸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58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实验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实施温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水平。

    作者:赵莉;赵欲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从HR、PO2、RVEDD、PAP、BNP 对比分析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对急性肺栓塞的影响

    目的:探究从HR、PO2、RVEDD、PAP、BNP对比分析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对急性肺栓塞的影响。方法将因急性肺栓塞入院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24 h后观察临床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R、BNP、PAP、PO2及VEDD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RVEDD及BNP明显低于对照组, PO2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率、PAP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采用瑞替普酶溶栓较尿激酶更能改善PE患者的RVEDD、BNP以及 PO2的指标,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马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并观察其疗效。方法128例临床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对症处理方法,治疗组加入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对照组采用同等量的生理盐水雾化,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体温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憋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肺功能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冯日昇;郭燕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4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分别予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盐酸胺碘酮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疗效,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此外在治疗效果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04%(61/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12%(51/67)。结论胺碘酮在治疗心律失常中能够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程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