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汤柏赞;李强;邵海峰
目的:探讨分析“1+3+3”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中的优势。方法选取我校2013级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67名(观察组),在其主要课程中采用“1+3+3”教学模式,与2012级医学检验专业64名学生(对照组)的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学生在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3”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作者:郭改玲;张月玲;贾新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尿失禁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采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80例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还进行优质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尿失禁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75.0%,各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尿失禁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张道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卵巢囊肿实施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10月卵巢囊肿66例,随机进行分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研究组选择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排气及下床活动时间短,住院日更短,并发症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效果确切,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霍丽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在急性心梗诊断中应用四种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胸前区部位疼痛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为急性心梗46例患者为观察组,40例排除急性心梗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四种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四种心肌标志物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梗诊断中,采用四种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能够准确诊断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彭正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比较研究胫骨远端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4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对照平分的方式分成A组和B组,各37例,A组采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B组采取外固定架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和B组相比,A组患者平均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架疗效相当,但前者在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上存在优势。
作者:李风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116例,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沙丁胺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28%,高于对照组的84.48%(P<0.05);研究组咳嗽、喘息、肺哮鸣音、肺罗音的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确切。
作者:杨巧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深入探讨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将1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结果经资料整合,两组患者护理后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加入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邢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温针灸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58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实验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实施温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水平。
作者:赵莉;赵欲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TEE检查治疗的88例空间隔缺损(VSD)患者资料,对超声监护情况、终手术结果和实际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8例患者中,86例封堵成功,成功率达到97.7%,封堵成功术后,患者产生胸腔积液现象和心包腔积液现象,没有进行特殊处理,几天后得到缓解,同时左室前后径也减短,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微创封堵术时,采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术后疗效评价以及封堵器的选择有利。
作者:汤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急诊急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的效果。方法借助抽签法将我科近期接收的急救患者9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都于急救中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加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郁及焦虑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82.22%,P<0.05。结论急诊急救护理应用人性化服务,效果好,可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
作者:王文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硫糖铝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98例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患者为对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均口服硫糖铝、云南白药粉剂。对照组静脉输入奥美拉唑;观察组静脉输入泮托拉唑,两组均连续用药1周。结果观察组患者溃疡治愈情况、止血疗效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糖铝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3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颈椎自我康复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推拿手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梁海棠;曾旋;李范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肾嗜酸细胞腺瘤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16例肾嗜酸细胞腺瘤均为单侧发病,右肾9例,左肾7例,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或略低均匀密度,6例病灶中心可见星芒状低密度影,2例病灶可见钙化。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嗜酸细胞腺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志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索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的50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肛门排气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子宫恶性肿瘤患者中效果确切。
作者:庄永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耳后注射与鼓膜穿刺给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70例分为2组,分别接受耳后注射和鼓膜穿刺给药。结果两组治疗前及停药3个月后听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时,耳后注射组听阈低于鼓膜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后注射组并发症少于鼓膜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后注射与鼓膜穿刺鼓室灌注甲泼尼龙远期效果相似。但耳后注射可加快听力恢复,避免鼓膜穿刺的并发症。
作者:于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本文对CT以及MRI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56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CT以及MRI的诊断,对这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度以及检测值进行分析。结果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行CT以及MRI诊断后,其检查结果较为相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T检查不能对胆囊的结石进行有效检测。结论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行CT和MRI为常见的两种诊断方式,MRI的诊断效果相比与CT诊断价值高。
作者:余蓓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1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对其使用多普勒超声时的诊断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甲状腺疾病31例患者均采用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超声诊断准确率达98%以上。结论根据受检者的甲状腺肿大程度,回声情况,血流参数等多种图像数据,可基本判断受检者患病类型。
作者:李英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临床分期与不同阶段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患者100例,比较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无喉梗阻的住院时间小于Ⅰ度喉梗阻,无梗阻、Ⅰ度、Ⅱ度梗阻患者治愈率大于Ⅳ度梗阻患者。结论无喉梗阻和Ⅰ度喉梗阻的患者治疗效果好,需要早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张雯;谢谦;徐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73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在康复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能力和健康水平。结果干预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和SF-36评分(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总体健康水平,对改善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周春岩;曲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蓝光疗法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2月于我院确诊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67例。观察组34例采用蓝光疗法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对照组33例仅采用蓝光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第3 d、治疗第7 d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0802、11.2115,P<0.01)。结论蓝光疗法联合腺苷蛋氨酸可加速缓解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情。
作者:魏晓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