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周春岩;曲彦

关键词:脑出血, 康复期, 综合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73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在康复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能力和健康水平。结果干预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和SF-36评分(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总体健康水平,对改善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半显微性状鉴定在中药药材真伪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半显微性状鉴定在中药药材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半显微鉴定、显微鉴定及性状鉴定法分辨6种中药材的特征,对比三种鉴定方法的优劣。结果性状鉴定具有一定误差;显微鉴定可从细胞结构方面对不同药材进行区分,但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半显微鉴定可快速、准确鉴别易混淆药材。结论采用半显微鉴定中药材具有专业要求不高,简便易行,鉴定效果好等优点,对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来庆国;来庆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重视发挥科室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在我们目前开展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研究生的临床思维和技能得到加强,但是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减弱,人文精神和医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多年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科室在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尤其在人文和道德培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研究生的培养又能促进科室的建设和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作者:徐世平;吴本俨;万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86例成人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改变及铁参数的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86例成人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改变及铁参数的检测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成人缺铁性贫血患者86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体检健康的100例志愿者作为观察组,对患者进行血常规、血清四铁及铁蛋白检测。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DA患者能够通过MCHC、MCH、SAT、SI等指标进行诊断,敏感性较高。而FER特异性及敏感性均比较高,若患者FER降低则提示机体缺铁。

    作者:郝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ALD)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肝功能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效果理想。

    作者:李亚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异位妊娠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异位妊娠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是76.67%,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是93.33%,总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异位妊娠患者,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减少不良情绪。

    作者:孙艳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应用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应用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3月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乳化手术,实验组采用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视力<0.1病例数低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并发症少。

    作者:赵莉莉;沈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机制探析

    目的:探究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2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综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姝韬;孙连波;陈辉;陈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的构建研究

    基础医学课程是每位医学生必修的重要主干课程,它引领学生走进医学的殿堂,了解基本医学知识和技能。本文以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的建设为例,阐述该平台在建设目标、模块设计、建设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以期为其他院校同类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滕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在由肺癌骨转移所引起疼痛的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共计100例由肺癌骨转移所引起的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帕米膦酸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和一般状况评分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和一般状况评分的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由肺癌骨转移而引起的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唑来膦酸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强。

    作者:秦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健康体检中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的实施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对体检者的体检结果及亚健康状态评定量表进行分析,将1834例亚健康状态者分为2组,对照组不执行健康管理策略,干预组执行健康管理策略,1年后评价两组体检者亚健康状态的得分状况。结果亚健康状态者1834例,占体检者总数的56.97%,通过执行健康管理策略,生理子量表,心理子量表,社会子量表得分及亚健康总分均低于未执行健康管理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健康体检中的亚健康人群实施健康管理可促进亚健康状态者向健康方向发展。

    作者:马琳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用于干眼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析干眼症采用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干眼症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用于干眼症临床中可获得理想的效果。

    作者:冯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CT对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肾嗜酸细胞腺瘤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16例肾嗜酸细胞腺瘤均为单侧发病,右肾9例,左肾7例,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或略低均匀密度,6例病灶中心可见星芒状低密度影,2例病灶可见钙化。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嗜酸细胞腺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志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胺碘酮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6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73.6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对照组为15.7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应用胺碘酮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

    作者:王瑞芝;邢慧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来氟米特结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

    目的:探析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治疗中使用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治疗的RA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每组各43例。给予a组患者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给予b组患者单纯甲氨蝶呤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高于b组患者(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RA临床治疗中同时运用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可取得较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冯群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T与MRI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本文对CT以及MRI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56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CT以及MRI的诊断,对这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度以及检测值进行分析。结果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行CT以及MRI诊断后,其检查结果较为相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T检查不能对胆囊的结石进行有效检测。结论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行CT和MRI为常见的两种诊断方式,MRI的诊断效果相比与CT诊断价值高。

    作者:余蓓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0例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然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内膜-中层厚度以及各项血脂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进行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减轻患者的动脉粥样化症状。

    作者:马朝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39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恶心、呕吐、早饱、腹胀、腹痛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Hp根除157例,占80.1%;对照组Hp根除83例,占41.71%;两组Hp根除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根除Hp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增高,但仍需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与Hp的感染的关系作进一步研究。

    作者:邵刚;沈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非洛地平缓释片在社区高血压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探究

    目的:探究非洛地平缓释片在社区高血压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2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9%进行统计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降压效果显著。

    作者:甄公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丹参和内固定对胫骨远端骨折愈合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丹参结合不同内固定方案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明确丹参对于骨折愈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承钢医院骨科226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急诊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根据丹参使用分为丹参组114例(丹参与加压板亚组、丹参与锁定加压钢板亚组以及丹参与髓内钉亚组)和内固定组112例(加压钢板固定亚组、锁定加压钢板固定亚组以及髓内固定亚组),在治疗后1周、2周、4周以及8周时对比各组间骨痂形成情况,同时对比分析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2周以后在相同时间点,丹参组的骨痂计分优于内固定组,并且骨折愈合用时、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内固定组,其中丹参与锁定加压钢板组的各项指标优于其他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联合内固定能够改善骨折愈合,丹参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可以作为胫骨首选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显著、愈合快。

    作者:董晓强;王海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个性化护理在癌症患者化疗期间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癌症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PICC置管的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患者PICC堵管的出现率。结果观察组的PICC堵管出现率为8.0%,对照组的堵管出现率为2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有利于降低PICC堵管的发生率,延长PICC置管的时间,有效提高了治疗疾病的疗效。

    作者:康建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