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Ⅱ型戈谢病1例并文献复习

李尉萌;耿香菊

关键词:戈谢病, 罕见病, 误诊
摘要:目的:探讨戈谢病的临床及血液学特点。方法对1例戈谢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此患儿为Ⅱ型戈谢病,具有较典型的临床表现及血液学特征。结论此病少见,系罕见病,临床易误诊,应注意鉴别。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4年7月门诊LEEP刀治疗的315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12 min,平均手术时间(5.3±2.8)min;出血量2~25 ml,平均出血量(6.7±1.2)ml;4例出现术后宫颈出血,3例患者3个月后复查宫颈柱状上皮外翻严重,经2次LEEP宫颈塑性,结果满意。结论 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手术对患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恢复快,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影响小,安全性高。

    作者:廖红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析抑郁症的临床治疗

    目的:分析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抑郁症患者,对其治疗方法进行讨论与分析。结果经治疗后,患者情感低落、活动减少,思维迟滞、焦虑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达到预期治疗目标。结论在临床治疗上对抑郁症患者采取联合治疗的方式,可提高疗效。

    作者:孙贤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研究组使用奥氮平片进行治疗,剂量以6 mg/d开始,后期增加剂量,高用药剂量不超过35 mg/d。对照组使用氟哌丁苯进行治疗,药物剂量由8 mg/d开始,后期需视情况增加剂量,高用药剂量不超过70 mg/d。实验疗程为11周。结果使用奥氮平片治疗11周后,研究组有效率为84.9%, PANSS总分减分率为44.6%;采用氟哌丁苯治疗的对照组有效率为64.7%,PANSS总分减分率为31.4%。结论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较好,安全性强。

    作者:陈葆英;史凤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的选择本院收治9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介入治疗,研究组49例行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经费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良好率63.26%,优于对照组41.86%(P<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王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口咽通气管吸痰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咽通气管吸痰应用于重症肺炎患儿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吸痰方式,观察组患儿采取口咽通气管吸痰,比较两组患儿的单次吸痰量、24 h吸痰次数、气管插管时间、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各项观察指标对比,观察组患儿单次吸痰量更多、24 h吸痰次数更少、气管插管和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更短,各组数据与对照组患儿对比,均具有明显优势,且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咽通气管吸痰应用于重症肺炎患儿中,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儿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洪淑芳;赖延忠;黄佩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瘀胆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瘀胆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药物性瘀胆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常规保肝治疗与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以及总胆红素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能有效地降低药物性瘀胆型肝炎患者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以及直接胆红素等指标。

    作者:李俊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并观察其疗效。方法128例临床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对症处理方法,治疗组加入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对照组采用同等量的生理盐水雾化,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体温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憋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肺功能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冯日昇;郭燕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妇产科患者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的安全性与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麻醉方案,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认知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与手术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认知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有良好的麻醉效果,用量小、起效快且阻滞完全,能够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光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疗效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比较高血压控制效果。结果整体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控制有较好的效果,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冉红琼;向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Seminar教学法在肝胆外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Seminar是一种倡导学生参与,主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介绍Seminar教学的基本概念,讨论该教学法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和优势。Seminar教学在培养肝胆外科研究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创新精神,锻炼思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

    作者:张向化;张潇海;严以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的构建研究

    基础医学课程是每位医学生必修的重要主干课程,它引领学生走进医学的殿堂,了解基本医学知识和技能。本文以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的建设为例,阐述该平台在建设目标、模块设计、建设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以期为其他院校同类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滕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超早期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中小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超早期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在中小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中小量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超早期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中小量基底节脑出血,临床效果佳,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恢复明显。

    作者:于淼;孙连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晚期胃癌联合使用替吉奥与奥沙利铂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72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联合组联合使用替吉奥与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使用替吉奥治疗,比较两组用药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55.56%,高于对照组的30.56%,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晚期胃癌联合使用替吉奥与奥沙利铂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穆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116例,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沙丁胺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28%,高于对照组的84.48%(P<0.05);研究组咳嗽、喘息、肺哮鸣音、肺罗音的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确切。

    作者:杨巧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在由肺癌骨转移所引起疼痛的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共计100例由肺癌骨转移所引起的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帕米膦酸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和一般状况评分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和一般状况评分的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由肺癌骨转移而引起的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唑来膦酸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强。

    作者:秦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卵巢囊肿实施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10月卵巢囊肿66例,随机进行分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研究组选择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排气及下床活动时间短,住院日更短,并发症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效果确切,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霍丽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5年5月我院7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7.1%,对照组为6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胃不适、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8.6%、2.9%,低于对照组的25.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可取得一定效果,安全性高。

    作者:陈学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安置永久起搏器患者心脏手术中的麻醉管理

    目的:探讨安置永久起搏器患者心脏手术中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永久起搏器且行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前给予吗啡、东茛菪碱。冠心病患者术前2 h,给予口服地西泮片等药物,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术中监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等情况,使用单级电刀、电凝,控制输出功率为25~35 J,短脉冲放电,关闭胸腔前均给予预防性放置临时起搏器。结果手术均顺利进行,6例患者控制起搏模式,其他患者起搏模式未见改变。结论掌握麻醉对永久起搏器的影响作用可降低危险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李正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T与MRI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本文对CT以及MRI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56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CT以及MRI的诊断,对这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度以及检测值进行分析。结果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行CT以及MRI诊断后,其检查结果较为相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T检查不能对胆囊的结石进行有效检测。结论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行CT和MRI为常见的两种诊断方式,MRI的诊断效果相比与CT诊断价值高。

    作者:余蓓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PBL教学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和评价

    PBL教学方法强调以问题为导向,在病理教学中,这种方法的应用十分广泛。PBL教学模式是由美国首次提出的,通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进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作者:梁桂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