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稽留流产300例临床分析

李文莉;邓继红;张雯

关键词:稽留流产, 病因学, SOD, HIF-a, ROS
摘要:目的:探究稽留流产的临床病因学相关内容。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稽留流产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正常的同期进行人工流产的100例早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细胞流式计数方式对ROS进行检测,另外对机体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HIF-a(低氧诱导因子-a)指标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ROS水平721.8 U/mg,高于对照组424.9 U/mg,同时SOD:3.35 U/mg、HIF-a:0.38 U/mg,低于对照组13.07 U/mg、1.59 U/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稽留流产患者的病因学分析中可见其绒毛滋养细胞的氧化水平出现紊乱,同时HIF-a水平降低,这与其出现稽留流产密切相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论著的写作要求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单双份机采血小板采集前后血常规变化

    目的:通过对单份、双份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采集前、后血常规的监测,评价采单份或双份血小板对献血者的影响。方法抽取本站2015年9月份的单份、双份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各30例,用血小板计数仪分别检测其采集前、后的血常规,并对血小板血常规的主要参数(Hb、Hct、Plt)进行分析。结果采单份或双份血小板的献血者采集前、后的血常规分别比较,其中血红蛋浓度(Hb)、红细胞比容(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采双份血小板,外周血的血小板相对下降较多,但仍在正常范围。结论采集单份或双份血小板都是合理可行的,对献血者身体健康无明显影响,对缓解临床血小板供应的紧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芳;龚宏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对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对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56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行传统切口进行治疗,观察组28例通过乳腺下缘切口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患者对乳腺外形满意评分分别为(39.5±4.5)min、(6.8±1.5) d、(5.1±0.8)分,观察组三项指标为(24.2±2.4)min、(5.4±1.1)d、(1.8±0.7)分,住院时间和乳腺外形满意评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效果显著。

    作者:陶冶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针对颅脑外伤后眩晕患者,讨论实施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颅脑外伤后眩晕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的方法,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效果可靠,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眩晕症状和不适感,且复发概率较低。

    作者:高甜甜;钱耀华;申华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运用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运用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静脉输液患儿,对其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穿刺时疼痛评分、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率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液患儿中效果显著。

    作者:赵树环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摘要”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专利类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评价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疗效

    目的:评价分析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78例。常规组服用奥美拉唑钠治疗,治疗组注射兰索拉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7.4%,高于常规组有效率8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止血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人数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流血患者运用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显著提升临床效果,安全性高。

    作者:杨雅阁;陈清亮;王静;李鸿彬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某院近10年贫血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在贫血患者病因查找中的作用。方法将在我院近10年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1684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按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786例,研究组898例,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种类的变化情况。结果缺铁性贫血、白血病以及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三种导致贫血的主要病因。研究组中患者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白血病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骨髓描述性诊断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有助于找出贫血患者的病因,从而有利于临床医师进行对因治疗。

    作者:赵琴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乳导管内窥镜在女性乳腺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乳导管内窥镜在女性乳腺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148例乳腺疾病患者采用乳腺导管镜进行检查。结果乳腺扩张症37例,乳腺炎28例(并乳腺扩张症17例),乳头内乳头状瘤47例,乳腺导管癌31例,积乳症2例,乳腺结核1例,未发现异常2例。结论乳腺导管镜对诊断乳腺疾病准确率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孟伟文;王文卿;汪红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肠梗阻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析肠梗阻的患病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8例肠梗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给予患者保守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再行手术治疗,分析本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8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79例患者治愈,好转4例,死亡3例,后期转院治疗2例,死亡率为(3/88)3.41%。结论对于肠梗阻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病情加重应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臧圣彬;夏存林;王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曲肽联合凝血酶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分别为94.44%、61.1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奥曲肽联合凝血酶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陈昊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分析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护理中不同时段的医护人员划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手术室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结果观察组医护人员的综合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能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对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田美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目的:探究几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的手术方式效果。方法对60例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者实施随访分析,分别使用经椎板间开窗术,半椎板切除术和全椎板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和半椎板切除术以及全椎板切除术者相比,实施经椎板间开窗术者优良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者,使用经椎板间开窗入路手术,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丁磊;张亚峰;朱国华;张兴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评价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责任制整体护理方式。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急救药品的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自我能力评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患者全面实现分级管理,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作者:邵景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心得与体会

    目的:探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要点。方法将40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心理干预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琴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替代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替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分为A组(全切组,n=24)、B组(非全切组, n=72)。所有患者均实施左旋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单位体重剂量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女患者替代治疗剂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男性与女性患者替代治疗剂量与体重均有高度相关性。结论在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按照患者具体甲状腺残留率及性别,对其左旋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的使用剂量进行选择。

    作者:徐文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参考文献的分类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重型手足口病早期危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重症手足口病早期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15年7月我院接收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263例,其中普通型患儿884例,重型患儿37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导致重型手足口的危险因素进行讨论。结果普通型患儿3岁以下者小于重型,且重型小儿患者的体表温度、神经病变发生率、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糖等指标均在普通型小儿患者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患儿年龄普遍偏小,对于普通型患儿,若出现高热、神经系统症状、中性粒细胞偏高、血糖偏高等症状,转化为重型的可能性较高,应注意做好防治工作。

    作者:杜宇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附件炎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观察组于患者经期第1d开始采取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于患者经期第5 d后采取阿奇霉素实施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8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1%显著低于对照组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作者:艾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