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BL教学在人体发育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刘超;刘乙蒙;王顺;肖建英

关键词:人体发育学, PBL, 教学改革
摘要:人体发育学是本科康复治疗专业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选取锦州医科大学2015级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在人体发育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通过研究实践发现通过PBL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获取新知识的技能,培养学生探索和处理未知问题的精神和能力,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大咯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47例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中,有29例单侧病变,18例双侧病变;46例患者治疗后立即止血,4例患者早期复发,3例中期复发,2例远期复发;2例出现一过性发热,1例穿刺区域出血,1例胸痛。结论对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临床疗效显著,且止血率高,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非常小。

    作者:吕胜吉;印松林;池松一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融合多媒体与比较影像学的综合教学法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

    本课题旨在建立一种适合医学影像实践教学的综合教学模式;促进多媒体教学模式和比较影像学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教学实践中的结合;总结一套适用于医学影像实践中学生能力和教学效果评价的方法。充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横向联系,提高教学效果。这将对医学影像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姜慧杰;冯广龙;姜昊;闫林林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探讨品管圈在血站供血科血液发放岗位上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血站供血科血液发放岗位上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9月开始在血站供血科中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来规范血液发放,包括调查现状、查找原因、设立目标、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实施。结果2015年9月~2016年4月全员的平均考核达优率为99.6%,2015年1月~2015年8月全员的平均考核达优率为94.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增强了发放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加强了与医疗用血单位的沟通,对保障临床安全输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幼兰;马艳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舌下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17、IL-21及BATF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舌下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1(IL-21)及B细胞活化转录因子(BAT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58例AR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采用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免疫治疗,比较两组的IL-17、IL-21及BATF表达。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IL-17、IL-21、BATF 表达分别为(19.65±4.23)pg/ml、(74.19±22.08) pg/ml、(1.13±0.45)低于对照组的(29.14±5.36)pg/ml、(86.52±24.43) pg/ml、(1.95±0.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可以作用于BATF环节,减少IL-17、IL-21等炎症介质的产生,改善患者的过敏症状。

    作者:杨庆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308 nm准分子光联合外用药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308 nm准分子光联合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60例白癜风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308 nm准分子光联合外涂他克莫司软膏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7/3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7%(20/30),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χ2=4.8118,P<0.05)。结论308 nm准分子光联合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疗效显著。

    作者:王葆青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对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围术期护理的要点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3月1日~2016年3月1日收治的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的60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围术期护理中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更佳,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黄文博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120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均给予胰岛素注射治疗和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又给予了人性化护理服务。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实验组护理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建芝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超声在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中的诊治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中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5年6月我院住收治的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患者40例。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及多普勒彩超检查,观察其超声表现及在多普勒彩超下进行压迫治疗的疗效。结果二维声像图可见动脉旁搏动性囊性肿块,瘤壁无动脉壁结构。手指压迫供血动脉近端瘤体后可见瘤体缩小,搏动减弱或消失。多普勒超声图像可见瘤灶内有红、蓝各半血流信号,血栓附着处无血流信号;可见双期双向动脉血流频谱。40例患者均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进行压迫治疗,治愈率为92.5%(37/40)。平均压迫治疗的时间为(36.2±3.1)min。治疗后复查多普勒超声,显示破裂口闭合,瘤灶变小,灶内被血栓填充,无血流信号。结论多普勒彩超检查具有无创性,动态性特点,可清晰观察假性动脉瘤体、破裂口、瘤腔内血栓形成情况,现已成为临床诊断假性动脉瘤主要方法。超声监视下压迫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且方便快捷。

    作者:于慧娟;贾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肾病应用效果评估与分析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肾病应用效果。方法病例来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接受诊疗的83例高血压肾病患者。患者分组方法:不透光法。83例患者分为常规降压组和试验组两个组别。常规降压组仅行降压治疗;试验组在常规降压组基础上加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指标:(1)总有效率;(2)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24 h蛋白尿、血肌酐、胱抑素C、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差异。结果(1)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降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24 h蛋白尿、血肌酐、胱抑素C、内生肌酐清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相比于常规降压组24 h蛋白尿、血肌酐、胱抑素C、内生肌酐清除率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肾病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肾功能。

    作者:代广;王东海;陈强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112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月在我院儿科门诊收录的过敏性紫癜的患儿112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精心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心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治愈率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莉;常瑞;臧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检测与耐药性调查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检测与耐药性调查分析。方法102例患者均实行临床检测,并对其耐药性实行调查。结果耐药率前三位从高到低依次为复方磺胺、头孢唑林、头孢曲松。而敏感率前四位从高到低依次为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102例老年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依照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治愈、好转、无效各占60.79%、33.33%、5.88%。结论老年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细胞菌,早期实行临床检测,并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宜的敏感抗生素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玉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多元立体化教学在血管神经病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针对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模式的改革,论述通过多媒体技术,结合问题式教学及案例教学法提高医学生在神经病学的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对血管神经病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团队协作、查阅文献的主动学习能力,同时训练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达到把教学模式从以“教师教学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目的,辅助循证医学和人文教育,提高血管神经病学的教学质量,真正把医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临床医师。

    作者:张娟;宋亮;胡文立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昌吉市区产妇产后抑郁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昌吉市区产妇产后抑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于2014年10月~2015年3月收集的43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事件评定表(LES)进行问卷调查,然后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DS指标平均分数为(36.42±7.66)分,抑郁发生率为45.50%;客观支持以及负性生活事件刺激对产妇抑郁症的发生影响较大。结论对产妇增加客观支持减少负性生活事件刺激或许可以降低产妇抑郁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作者:张洁;武士敏;赵婷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双侧钢板固定术治疗SchatzkerV、VI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双侧钢板固定术治疗SchatzkerV、VI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06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0例SchatzkerV、V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采用抽签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侧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双侧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5.00%,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除手术时间外,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钢板固定术治疗SchatzkerV、VI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倪前朝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护理实训中心开放式管理实践与探讨

    探讨护理实训中心开放式管理的必要性。制定开放式实训室管理制度与操作物品绑定制度;建立学生小组长负责制;根据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开放时间。采用三种开放形式,即教学同步型,自选训练型,科研活动型。护理实训室开放式管理激发了护生职业学习兴趣;遵循素质教育宗旨;实现了护理实训资源大化。

    作者:吴翠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内科患者50例,收治时间2014年4月~2015年7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

    作者:田肖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无缝隙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缝隙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120例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无缝隙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康复护理在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康复效果,促进运动功能的改善。

    作者:薛芬;鲁娟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新辅助治疗直肠癌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直肠癌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均给予新辅助单纯放疗,观察组(35例)则给予新辅助治疗联合同期放化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5.7%)高于对照组(5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肛门保留率45.71%(16/35)、并发症发生率25.71%(9/35)、随访期间复发率5.71%(2/35);对照组术中肛门保留率25.71%(9/35)、并发症发生率22.86%(8/35)、随访期间复发率8.57%(3/35)。两组患者术中肛门保留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治疗同期放化疗在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效果更好,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且提升患者术中肛门保留率。

    作者:韩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果酸治疗面部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果酸治疗面部轻-中度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160例面部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果酸进行治疗,每2周治疗1次,治疗4次共8周;对照组给予0.1%阿达帕林凝胶外用治疗,每晚1次,共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随访2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治疗面部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果酸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作者:赵亮;朱玥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在发热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在发热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6例发热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的发热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态度转变率、合理用药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两组的发热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态度转变率、合理用药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发热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了解发热的相关知识,并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王丽;孟颖 刊期: 2016年第2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