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融合多媒体与比较影像学的综合教学法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

姜慧杰;冯广龙;姜昊;闫林林

关键词:多媒体, 比较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
摘要:本课题旨在建立一种适合医学影像实践教学的综合教学模式;促进多媒体教学模式和比较影像学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教学实践中的结合;总结一套适用于医学影像实践中学生能力和教学效果评价的方法。充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横向联系,提高教学效果。这将对医学影像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抗VEGF药物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增生高危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应用抗VEGF药物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增生高危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增生高危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0例(22眼),注射后7~10 d或者玻璃体清晰时开始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对全部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视网膜渗漏明显减轻,玻璃体积血在注药1周即有部分吸收,玻璃体积血完全吸收平均(8.5±2.3)周。视力提高大于3行的14只眼,提高1~3行的5只眼,视力无明显改善的3只眼,总有效率86.36%。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时间平均(10.6±3.5)周。本组患者平均注射药物次数(1.5±0.5)次,全部患者均未出现与注药相关的眼部并发症。结论抗VEGF药物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增生高危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较高疗效和安全性,但还需要更长期的观察。

    作者:刘历东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新辅助治疗直肠癌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直肠癌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均给予新辅助单纯放疗,观察组(35例)则给予新辅助治疗联合同期放化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5.7%)高于对照组(5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肛门保留率45.71%(16/35)、并发症发生率25.71%(9/35)、随访期间复发率5.71%(2/35);对照组术中肛门保留率25.71%(9/35)、并发症发生率22.86%(8/35)、随访期间复发率8.57%(3/35)。两组患者术中肛门保留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治疗同期放化疗在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效果更好,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且提升患者术中肛门保留率。

    作者:韩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检测与耐药性调查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检测与耐药性调查分析。方法102例患者均实行临床检测,并对其耐药性实行调查。结果耐药率前三位从高到低依次为复方磺胺、头孢唑林、头孢曲松。而敏感率前四位从高到低依次为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102例老年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依照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治愈、好转、无效各占60.79%、33.33%、5.88%。结论老年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细胞菌,早期实行临床检测,并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宜的敏感抗生素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玉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肾病应用效果评估与分析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肾病应用效果。方法病例来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接受诊疗的83例高血压肾病患者。患者分组方法:不透光法。83例患者分为常规降压组和试验组两个组别。常规降压组仅行降压治疗;试验组在常规降压组基础上加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指标:(1)总有效率;(2)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24 h蛋白尿、血肌酐、胱抑素C、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差异。结果(1)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降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24 h蛋白尿、血肌酐、胱抑素C、内生肌酐清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相比于常规降压组24 h蛋白尿、血肌酐、胱抑素C、内生肌酐清除率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肾病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肾功能。

    作者:代广;王东海;陈强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内科患者50例,收治时间2014年4月~2015年7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

    作者:田肖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微信平台在护理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生102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2名和对照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微信教学管理,两组护生在实习结束后均进行出科考核与满意度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分别为(93.65±2.75)分和(94.04±1.87)分,高于对照组的(85.90±3.27)分和(82.69±2.9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生在教学方法、自主学习空间、独立性培养、学习目标、前景期待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运用在护理临床教学中增强了护生学习主动积极性,同时对理论和操作的掌握也得到提升,护生在与同事、患者沟通过程的技巧也得到培养。

    作者:王来;李云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中医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者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围术期采用中医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心肌保护作用。方法以2014年2月~2016年1月,医院急诊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据病历号先后,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处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治疗。结果观察组退出2例,对照组退出3例;术前、术后4 h观察组与对照组CK-MB、cTnT水平高于入院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72 h两组CK-MB、cTnT水平低于入院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心电图异常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者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李艳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反复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前后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反复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前后的疗效。方法回顾142例患者的资料。结果同型机采血小板,经不同的输注次数,患者间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输注方式无显著效果者,应做好早期的血小板抗体检测工作。针对存在血小板抗体患者行交叉配型,可提高患者的输注疗效,防止反复输血,构成不必要的浪费。

    作者:巴芳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在发热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在发热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6例发热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的发热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态度转变率、合理用药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两组的发热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态度转变率、合理用药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发热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了解发热的相关知识,并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王丽;孟颖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肾小管管型与手工镜检符合率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肾小管管型与手工镜检符合率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82例采用IQ200尿沉渣分析仪对肾小管管型进行检测,屏幕图像审核修改检测管型呈阳性标本,对结果进行记录,采用手工显微镜法鉴别和确认82例标本。结果经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肾小管管型阳性标本82例,借助屏幕图像信息,重新审核、修饰管型阳性标准,修审后62例为管型阳性标本,经手工显微镜法56例为管型阳性标准,基于手工显微镜法,IQ200尿沉渣分析仪未审核修改管型假阳性率为31.71%,经图像审核后假阳性率为9.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图像审核后阳性和手工显微镜确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小管管型经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假阳性率较高,检测结果呈阳性标本需经图像信息复审,以保证检验效果可靠性,经图像信息难以判定结果,需与手工显微镜法实施分类检查,并确认管型。

    作者:张晓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腮腺混合瘤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腮腺混合瘤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腮腺混合瘤患者40例,收治时间在2012年3月~2014年4月,并将腮腺混合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腮腺混合瘤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庞莹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静脉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认知麻醉功能与精神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脉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认知麻醉功能与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2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静脉全身麻醉与行硬膜外麻醉。结果全身麻醉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麻醉后MMSE评分均优于全身麻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认知麻醉功能与精神状态的负面影响较小。

    作者:李英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预见性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析预见性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WHQOQOL-100评分为(65.11±14.68)分,高于对照组的(54.29±13.82)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度、SDS以及SA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慢性乙肝患者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孙颖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腹腔镜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手术方式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手术方式及疗效评价。方法本次病例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1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胃溃疡穿孔患者,按照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组a和组b。组a以常规开腹术治疗;组b行腹腔镜术治疗。评价:(1)术时、出血、出院日、手术费用;(2)并发症率。结果(1)组b术时、出血、出院日、手术费用显著比组a少,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并发症率显著比组a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胃溃疡穿孔效果确切,可简化操作,减少出血和并发症,加速康复,节约支出。

    作者:邵珠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AMI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和心肌梗死范围之间的关系。方法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分析生化指标和心肌梗死范围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治疗后AST显著高于治疗前,CK、CKMB、Mb、cTnI和cTnT在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cTnI和cTnT三个生化指标随着心肌梗死范围的增大而提高,缩小而减少,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 CKMB、cTnI和cTnT指标的水平和心肌梗死范围呈明显的正相关,判断心肌梗死的范围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新疆回、汉族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研究新疆回、汉族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经DXA诊断为POP的120例包括新疆回、汉族在内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骨量正常及骨量减少的1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年龄、学历、骨折史、BMI、吸烟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论以上危险因素除年龄为不可控因素外,其余均可人为干预解除,对POP的预防与控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熊健;李伟;郭慧荣;邹振宇;韩冬梅;薛黎;古力孜巴·艾合买提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相关性

    目的:探究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0份尿液标本,使用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检测所有尿液标本中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阳性率。对比观察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尿液分析仪检测法检测的红细胞阳性检出率高于镜检法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分析仪检测法检测的白细胞阳性检出率及管型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镜检法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尿液分析仪检测法与镜检法联合使用,能够提高检测准确率。

    作者:杨小蕊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大黄粉穴位贴敷解除骨折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大黄粉穴位贴敷对骨折患者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骨折伴有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骨折便秘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黄粉穴位贴敷,进行治疗一周的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便秘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粉穴位贴敷能促进排便,明显提高骨折患者的便秘治疗效果。

    作者:谢敏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产后大出血的护理应急预案与护理对策及其效果。方法选取76例在我院生产并发生产后大出血的产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性护理,研究组给予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并实施有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产后出血产妇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和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美莺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与ELISA法乙肝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与ELISA法乙肝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荧光定量PCR法和ELISA法分别对HBV-DNA和前s1抗原等乙肝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模式1(大三阳患者)HBV阳性符合率93.70%、前s1抗原阳性率81.66%;模式2(小三阳患者)HBV阳性符合率61.76%、前s1抗原阳性率64.71%,两项指标均占多数;(2)HBsAg浓度与前s1抗原阳性率呈正相关。结论乙肝免疫学指标与HBV-DNA存在相关性,两者联合应用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乙肝前s1抗原能够反映HBV复制状态与传染性,可作为HBeAg和HBV-DNA检测的补充和对照。

    作者:赵秋霞;周松伟;王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