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黄粉穴位贴敷解除骨折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

谢敏

关键词:骨折患者, 便秘, 大黄粉, 穴位贴敷
摘要:目的:探讨大黄粉穴位贴敷对骨折患者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骨折伴有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骨折便秘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黄粉穴位贴敷,进行治疗一周的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便秘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粉穴位贴敷能促进排便,明显提高骨折患者的便秘治疗效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长期小剂量服用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胸部CT影像学及临床症状改变的影响

    目的:探究长期小剂量服用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胸部CT影像学及临床症状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来我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给予甲组患者罗红霉素治疗,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及胸部CT影像学评分分别为(1.1±0.2)分、(7.6±1.9)分,乙组为(2.1±0.3)分、(9.6±2.1)分,甲组明显低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能有效改善呼吸困难评分及胸部CT影像学评分。

    作者:高继宇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融合多媒体与比较影像学的综合教学法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

    本课题旨在建立一种适合医学影像实践教学的综合教学模式;促进多媒体教学模式和比较影像学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教学实践中的结合;总结一套适用于医学影像实践中学生能力和教学效果评价的方法。充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横向联系,提高教学效果。这将对医学影像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姜慧杰;冯广龙;姜昊;闫林林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联合应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雾化对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雾化对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收取的82例急性哮喘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生素和镇咳祛痰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增加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0.73%)低于实验组(95.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雾化对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高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电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所致言语及吞咽障碍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所致言语及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将5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两组,25例假性延髓麻痹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假性延髓麻痹患者的吞咽和言语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假性延髓麻痹患者的吞咽和言语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假性延髓麻痹患者使用电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言语及吞咽功能。

    作者:柳燕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预见性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析预见性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WHQOQOL-100评分为(65.11±14.68)分,高于对照组的(54.29±13.82)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度、SDS以及SA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慢性乙肝患者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孙颖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24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探析我院243例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上报的24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高,为36.63%;静脉滴注引起的不良反应多;243例报告中共涉及药物81种,以抗微生物药物涉及的品种及引起的不良反应例次多;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是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占42.19%。结论临床药师应进一步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参考和依据,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进而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志坚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高龄产妇妊娠危险因素及对结局影响的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高龄产妇妊娠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高龄产妇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的82例非高龄产妇作为对照组,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容易发生早产、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胎儿生长受限等妊娠并发症,积极的在分娩前进行围产期保健以及大力的宣传预防孕前妊娠期并发症的相关知识,对于高龄产妇及其新生儿安全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丹婴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依照不同治疗措施进行分组,A组实施中医治疗方式(150例),B组实施西医治疗方式(150例)。结果 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模式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成效更为明显。

    作者:石志坚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护理实训中心开放式管理实践与探讨

    探讨护理实训中心开放式管理的必要性。制定开放式实训室管理制度与操作物品绑定制度;建立学生小组长负责制;根据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开放时间。采用三种开放形式,即教学同步型,自选训练型,科研活动型。护理实训室开放式管理激发了护生职业学习兴趣;遵循素质教育宗旨;实现了护理实训资源大化。

    作者:吴翠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循证护理在心内科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心内科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2例分成2组,每组各61例。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SDS评分、SAS评分及并发症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能有效改善患的焦虑和抑郁心理,避免并发症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普罗布考对动脉粥样硬化兔MMP9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兔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27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症模型,随机加喂普罗布考(n=9,普罗布考组)或阿托伐他汀(n=9,阿托伐他汀组)或高脂饮食(n=9,模型组)6周。观察各组大白兔血脂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各组兔主动脉MMP9表达。结果普罗布考组主动脉粥样斑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MMP9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结论普罗布考在降低胆固醇的同时,抑制MMP9表达,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作用。

    作者:刘玉梅;郝赫;梁霄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肠杆菌科细菌ESBLs和AmpC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肠杆菌科细菌ESBLs和AmpC酶检测及耐药性。方法选取300株肠杆菌,AmpC酶、ESBLs表型通过双纸片确诊试验、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予以测定,观察300株菌种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300株肠杆菌中检测到ESBLs菌158株,AmpC酶菌130株;单产AmpC酶菌对头孢曲松、氨曲南、哌拉西林、头孢噻肟产生的耐药性明显低于非产酶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BLs和AmpC酶是造成肠杆菌细菌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可依照实际药敏结果采取合理治疗。

    作者:张丹丹;陆阳;马良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分诊导诊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研究

    目的:研究分诊导诊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分析分诊导诊出现护理纠纷的具体影响因素,探寻针对性解决对策。结果护理纠纷的原因:(1)分诊导诊工作人员缺乏健全的法律意识;(2)业务水平较低,护理服务不到位。结论减少和避免发生分诊导诊护理纠纷的关键就在于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意识和自身素质,强化相关培训指导工作,积极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改善护理服务质量,以提高就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PDCA和护理程序在延长外周静脉导管更换时间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科学系统的质量管理延长外周静脉导管更换时间。方法利用两个责任组(对照组和试验组)进行对比,分别采用常规和PDCA、护理程序对外周静脉导管留置进行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际完成172例:对照组82例,试验组90例。外周静脉导管更换时间试验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PDCA和护理程序对留置外周静脉导管进行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能明显延长外周静脉导管更换时间。

    作者:朱颖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探究优质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影响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7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且GQOLI-74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韩西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瑞格列奈对肥胖及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照

    目的:对瑞格列奈治疗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itus,T2DM)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32例),非肥胖组(2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瑞格列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的PBG、FBG及HbA1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非肥胖组仅FBG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效果优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

    作者:张薇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舒肝健脾汤治疗慢性胃炎痞满证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舒肝健脾汤治疗慢性胃炎痞满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胃炎痞满证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舒肝健脾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4.0%,前者临床效果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健脾汤治疗慢性胃炎痞满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根除患者胃粘膜炎症状,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具有较强的安全性。

    作者:苏亿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果酸治疗面部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果酸治疗面部轻-中度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160例面部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果酸进行治疗,每2周治疗1次,治疗4次共8周;对照组给予0.1%阿达帕林凝胶外用治疗,每晚1次,共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随访2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治疗面部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果酸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作者:赵亮;朱玥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诱发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7月我院被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7名作为探究组,选取同期被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67名作为对照组。详细记录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性别、2型糖尿病、吸烟史等因素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发现左心室射血功能降低,肌酐清除率下降,hs-CRP升高与冠心病的病情具有相关性。结论本研究发现诱发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为性别,糖尿病,吸烟程度,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肾脏出现损伤以及hs-CRP含量的增加与冠心病的病变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岳天霞;史金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中医舌诊教学方法初探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中医诊法的特色,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中医诊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舌诊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中医诊断技能的水平。笔者在数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对舌诊教学方法进行探索,理论讲授、教学视频观看、标本模型观察、相互模拟演练、临床患者实观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使舌诊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张银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