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期小剂量服用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胸部CT影像学及临床症状改变的影响

高继宇

关键词:小剂量, 罗红霉素, 支气管扩张, 胸部CT影像学
摘要:目的:探究长期小剂量服用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胸部CT影像学及临床症状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来我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给予甲组患者罗红霉素治疗,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及胸部CT影像学评分分别为(1.1±0.2)分、(7.6±1.9)分,乙组为(2.1±0.3)分、(9.6±2.1)分,甲组明显低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能有效改善呼吸困难评分及胸部CT影像学评分。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在胆结石治疗中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获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7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观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指标。结果经过手术治疗,两组患者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在各临床指标方面,研究组各指标数据较参照组患者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结石的临床治疗工作中,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能明显提高治疗质量,在临床治疗上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景小松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双桥医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管理

    目的:分析双桥医院周边居民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为进一步管理糖尿病患者。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双桥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其中,并发DR患者38例作为DR组,其余无DR患者60例作为NDR组,对DR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DR组患者38例, DR发病率为38.78%,糖尿病病程为(13.63±6.76)年,高于N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NDR组空腹血糖水平为(10.05±1.6)mmol/L没有差异,糖化血红蛋白(HbAlc)(10.21±3.52)%处于临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糖尿病病程进入回归模型。结论糖尿病病程长是DR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董海莲;林莎;孔莹莹;李杨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硬膜外填充制备急性脑死亡模型的初步研究

    目的:应用硬膜外骨蜡填充,制造颅内占位,建立急性脑死亡模型。方法瑞典家猪30头随机分为脑死亡组(B组)和对照组(A组)。B组行开颅术,颅内放置40 ml骨蜡建立脑死亡模型,维持24 h;A仅行开颅;检测两组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脑死亡组15头全部成功建立模型。B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ortic pressure,MAP),颈动脉血流量(carotid arotic flow,CAF)、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均呈特征性改变,有统计学差异。A组HR、MAP、CAF无明显变化。结论成功建立一个急性猪脑死亡模型,脑死亡后生命体征呈特征性改变。

    作者:董彦军;郑先杰;张国瑜;廖秋明;杨忠信;孙明飞;安小康;潘丽红;张双林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昌吉市区产妇产后抑郁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昌吉市区产妇产后抑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于2014年10月~2015年3月收集的43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事件评定表(LES)进行问卷调查,然后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DS指标平均分数为(36.42±7.66)分,抑郁发生率为45.50%;客观支持以及负性生活事件刺激对产妇抑郁症的发生影响较大。结论对产妇增加客观支持减少负性生活事件刺激或许可以降低产妇抑郁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作者:张洁;武士敏;赵婷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分析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哮喘儿急性发作疗效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患有哮喘疾病的患儿在急性发作期采用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发作的哮喘患儿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组,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患者,A组进行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0.5 mg治疗,C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1.0 mg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 C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优于A组(65.00%)和B组(60.00%),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A组治(40.00%)和B组(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哮喘的急性发作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较高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高,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黄薇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小儿神经相关性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神经相关性心血管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神经相关性心血管疾病患儿临床资料,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各项检查结果、诊断结果、治疗方法及效果等。结果90例神经相关性心血管疾病患儿经心脏彩超检查心脏无器质性病变,儿茶酚胺水平升高所占比例高达63.33%(57例),疾病类型以窦性心动过缓38例(42.22%)所占比例较高,经临床对症治疗后无相关并发症发生(0.00%),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00%。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小儿神经相关性血管疾病诊治方法,接诊疑似病例后积极给予各项检查确诊病情,根据患儿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利于保障其疗效及生活质量。

    作者:许诗浩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依照不同治疗措施进行分组,A组实施中医治疗方式(150例),B组实施西医治疗方式(150例)。结果 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模式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成效更为明显。

    作者:石志坚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品管圈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且符合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的102例患儿进行研究,我科护士共24名,将所有入组患儿和护士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品管圈对护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和改进。从护理质量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两个方面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对照组护理工作者在《护士护理技术综合考核》中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品管圈研究期间出现护理差错事件次数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品管圈进行护理改进,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常瑞;臧娟;张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探究优质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影响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7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且GQOLI-74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韩西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乳酸菌阴道胶囊对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对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阴道炎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复发率24.2%,总有效率69.7%;观察组复发率5.9%,总有效率94.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对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好,不易复发。

    作者:邵云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试析疾病编码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目的:本文针对疾病编码正确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方法根据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实际结合医院病案对疾病编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临床医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为错误诊断、不准确填写病案首页等,编码人员由于不具备丰富的临床知识、对于电脑编码库依赖过度等因素影响了疾病编码的正确性。编码人员应在临床基础知识学习及专业水平方面不断提高,临床医生应对疾病编码的分类原则全面了解等都是改进编码准确性的主要措施。结论疾病编码的准确性需要临床医生、病案编码人员的细致工作及规范管理,准确的疾病编码对于有效利用医院病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董艳红;陈秀芳;冯梦瑶;季宏波;赵莉;汪宁宁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分诊导诊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研究

    目的:研究分诊导诊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分析分诊导诊出现护理纠纷的具体影响因素,探寻针对性解决对策。结果护理纠纷的原因:(1)分诊导诊工作人员缺乏健全的法律意识;(2)业务水平较低,护理服务不到位。结论减少和避免发生分诊导诊护理纠纷的关键就在于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意识和自身素质,强化相关培训指导工作,积极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改善护理服务质量,以提高就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多元立体化教学在血管神经病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针对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模式的改革,论述通过多媒体技术,结合问题式教学及案例教学法提高医学生在神经病学的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对血管神经病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团队协作、查阅文献的主动学习能力,同时训练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达到把教学模式从以“教师教学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目的,辅助循证医学和人文教育,提高血管神经病学的教学质量,真正把医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临床医师。

    作者:张娟;宋亮;胡文立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癌症患者家属悲伤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肿瘤科护士对临终癌症患者家属悲伤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100例临终癌症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分两组后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探究经不同护理后悲伤情况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悲伤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悲伤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科护士对临终癌症患者家属悲伤的护理干预具有一定的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家属生活质量,缓解悲伤情绪。

    作者:李丽榕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内科患者50例,收治时间2014年4月~2015年7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

    作者:田肖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静脉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认知麻醉功能与精神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脉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认知麻醉功能与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2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静脉全身麻醉与行硬膜外麻醉。结果全身麻醉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麻醉后MMSE评分均优于全身麻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认知麻醉功能与精神状态的负面影响较小。

    作者:李英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与ELISA法乙肝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与ELISA法乙肝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荧光定量PCR法和ELISA法分别对HBV-DNA和前s1抗原等乙肝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模式1(大三阳患者)HBV阳性符合率93.70%、前s1抗原阳性率81.66%;模式2(小三阳患者)HBV阳性符合率61.76%、前s1抗原阳性率64.71%,两项指标均占多数;(2)HBsAg浓度与前s1抗原阳性率呈正相关。结论乙肝免疫学指标与HBV-DNA存在相关性,两者联合应用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乙肝前s1抗原能够反映HBV复制状态与传染性,可作为HBeAg和HBV-DNA检测的补充和对照。

    作者:赵秋霞;周松伟;王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528例产妇为,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的治疗依从性、分娩方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治疗依从率、自然分娩率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的提高产妇的治疗依从性及自然分娩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罗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护理实训中心开放式管理实践与探讨

    探讨护理实训中心开放式管理的必要性。制定开放式实训室管理制度与操作物品绑定制度;建立学生小组长负责制;根据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开放时间。采用三种开放形式,即教学同步型,自选训练型,科研活动型。护理实训室开放式管理激发了护生职业学习兴趣;遵循素质教育宗旨;实现了护理实训资源大化。

    作者:吴翠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预见性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析预见性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WHQOQOL-100评分为(65.11±14.68)分,高于对照组的(54.29±13.82)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度、SDS以及SA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慢性乙肝患者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孙颖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