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酸菌阴道胶囊对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邵云平

关键词:乳酸菌阴道胶囊, 阴道炎,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对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阴道炎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复发率24.2%,总有效率69.7%;观察组复发率5.9%,总有效率94.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对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好,不易复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急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急诊手术的护理方法

    目的:急诊手术的护理方法对于急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临床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护理的62例急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急诊手术护理模式,分析对比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手术所需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病率、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所需时间则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手术护理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冰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昌吉市区产妇产后抑郁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昌吉市区产妇产后抑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于2014年10月~2015年3月收集的43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事件评定表(LES)进行问卷调查,然后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DS指标平均分数为(36.42±7.66)分,抑郁发生率为45.50%;客观支持以及负性生活事件刺激对产妇抑郁症的发生影响较大。结论对产妇增加客观支持减少负性生活事件刺激或许可以降低产妇抑郁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作者:张洁;武士敏;赵婷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60例患有重症高胆红素血的新生儿的临床数据,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160例患有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其中由围生期引起的有62例(38.75%),由感染引起的有65例(40.63%),由红细胞增多引起的有10例(6.25%),由溶血性黄疸引起的有11例(6.88%),由母乳性黄疸引起的有12例(7.50%)。本研究结果发现感染和围生期并发症是诱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诱发新生儿患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制定不同的干预工作,同时加强围生期的护理,有效预防新生儿患此病的机率。

    作者:刘雨露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高龄产妇妊娠危险因素及对结局影响的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高龄产妇妊娠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高龄产妇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的82例非高龄产妇作为对照组,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容易发生早产、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胎儿生长受限等妊娠并发症,积极的在分娩前进行围产期保健以及大力的宣传预防孕前妊娠期并发症的相关知识,对于高龄产妇及其新生儿安全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丹婴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488例麻疹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4年3~6月收治的488例麻疹患者的临床分析,总结麻疹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情况,为控制麻疹的流行和制定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4年3~6月收治的488例麻疹患者进行整理总结,对麻疹的流行和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3~6月我院共收治麻疹488例,发病高峰集中在春夏季节3~6月份,既往麻疹的高发人群为6个月~5岁儿童,而我院收治的488例患者中高发人群为25岁以上成人和0~12月龄的婴儿。成人292例,占59.83%。儿童146例,占29.92%,0~12月龄的婴儿121例,占儿童的82.88%。结论麻疹发病有婴儿化和成人化趋势,建议加强麻疹的监管力度,切实加强成人麻疹疫苗的后续强化免疫,建议国家把麻疹初种时间提前。对准备受孕的母亲,在受孕前允许时间范围内增加一次麻疹疫苗的免疫接种。

    作者:郭小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和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和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孕产妇120例作为该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施以常规产后出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比两组产妇出血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出血情况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在剖宫产产后出血预防和治疗过程中,能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

    作者:陶红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在发热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在发热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6例发热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的发热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态度转变率、合理用药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两组的发热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态度转变率、合理用药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发热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了解发热的相关知识,并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王丽;孟颖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开瘀消胀汤加减治疗瘀胀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开瘀消胀汤加减治疗瘀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瘀胀症的6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以西药作常规西医治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方剂开瘀消胀汤作中医加减治疗的3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瘀消胀汤加减对瘀胀症有显著治疗效果。

    作者:李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患者均分为A、B两组。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给药周期为8周。检测并比较受试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的水平以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MD)。结果与治疗前相比,A、B两组TC、LDL-C、FMD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TC、LDL-C水平比A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HDL-C、FMD、NMD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降低冠心病患者TC、LDL-C水平与给药剂量有明显关系,而其改善FMD、NMD的作用在10 mg、20 mg之间没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作者:俞磊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检测与耐药性调查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检测与耐药性调查分析。方法102例患者均实行临床检测,并对其耐药性实行调查。结果耐药率前三位从高到低依次为复方磺胺、头孢唑林、头孢曲松。而敏感率前四位从高到低依次为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102例老年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依照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治愈、好转、无效各占60.79%、33.33%、5.88%。结论老年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细胞菌,早期实行临床检测,并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宜的敏感抗生素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玉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CT与核磁共振(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0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CT和MRI进行双侧股骨头扫描,对比分析两者影像学结果。结果32例患者共累计53个髋关节,CT阳性检出率75.47%(40/53),MRI阳性检出率96.22%(5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确诊ANFH 40处,ARCO分期I期5处;II期16处;III期13处;IV期6处。MRI确诊ANFH 51处,ARCO分期I期9处;II期23处;III期13处;IV期6处。结论以CT和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各具优势,但MRI早期诊断敏感性更高,可作为股骨头坏死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张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舒肝健脾汤治疗慢性胃炎痞满证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舒肝健脾汤治疗慢性胃炎痞满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胃炎痞满证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舒肝健脾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4.0%,前者临床效果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健脾汤治疗慢性胃炎痞满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根除患者胃粘膜炎症状,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具有较强的安全性。

    作者:苏亿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探究腹腔镜术后联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效果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术后联合应用醋酸戈舍瑞林(诺雷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腹腔镜联合应用诺雷德的76例患者和术后应用孕三烯酮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效果、激素水平、复发率以及妊娠率等。结果诺雷德组患者的E2水平较孕三烯酮组低。诺雷德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妊娠率、复发率分别为85.52%、61.84%、19.73%,孕三烯酮组则分别为76.31%、44.73%、42.1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联合应用诺雷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有效率高、复发率低,患者的受孕率高。

    作者:卢玉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病情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病情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28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肿瘤分期分为Ⅰ-Ⅱ期组56例、Ⅲ-Ⅳ期组72例,对比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化疗后1年、2年复发转移者与未复发转移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Ⅰ-Ⅱ期组CEA、CA19-9、CA242水平低于Ⅲ-Ⅳ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年后,未复发转移者CEA、CA19-9、CA242、CA724低于复发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2年后,未复发转移者CEA、CA19-9、CA242、AFP、CA724均低于复发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病情监测效果显著,可有效评估患者化疗后是否出现复发转移。

    作者:刘学勇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大咯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47例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中,有29例单侧病变,18例双侧病变;46例患者治疗后立即止血,4例患者早期复发,3例中期复发,2例远期复发;2例出现一过性发热,1例穿刺区域出血,1例胸痛。结论对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临床疗效显著,且止血率高,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非常小。

    作者:吕胜吉;印松林;池松一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瑞格列奈对肥胖及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照

    目的:对瑞格列奈治疗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itus,T2DM)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32例),非肥胖组(2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瑞格列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的PBG、FBG及HbA1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非肥胖组仅FBG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效果优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

    作者:张薇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腮腺混合瘤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腮腺混合瘤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腮腺混合瘤患者40例,收治时间在2012年3月~2014年4月,并将腮腺混合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腮腺混合瘤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庞莹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指导其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350例予以回顾性分析,统计其常用药品、不合理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350例患者所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包括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氟罗沙星;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是6.9%,不良反应发生率10.3%。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谱广泛,但在临床应用时需充分考虑其疗效、不良反应等,提升其用药合理性。

    作者:吴玲;商勋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循证护理在心内科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心内科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2例分成2组,每组各61例。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SDS评分、SAS评分及并发症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能有效改善患的焦虑和抑郁心理,避免并发症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双桥医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管理

    目的:分析双桥医院周边居民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为进一步管理糖尿病患者。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双桥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其中,并发DR患者38例作为DR组,其余无DR患者60例作为NDR组,对DR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DR组患者38例, DR发病率为38.78%,糖尿病病程为(13.63±6.76)年,高于N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NDR组空腹血糖水平为(10.05±1.6)mmol/L没有差异,糖化血红蛋白(HbAlc)(10.21±3.52)%处于临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糖尿病病程进入回归模型。结论糖尿病病程长是DR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董海莲;林莎;孔莹莹;李杨 刊期: 2016年第2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