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护理干预对腮腺混合瘤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探讨

庞莹

关键词:全程护理干预, 腮腺混合瘤, 术后并发症, 常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腮腺混合瘤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腮腺混合瘤患者40例,收治时间在2012年3月~2014年4月,并将腮腺混合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腮腺混合瘤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肾病应用效果评估与分析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肾病应用效果。方法病例来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接受诊疗的83例高血压肾病患者。患者分组方法:不透光法。83例患者分为常规降压组和试验组两个组别。常规降压组仅行降压治疗;试验组在常规降压组基础上加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指标:(1)总有效率;(2)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24 h蛋白尿、血肌酐、胱抑素C、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差异。结果(1)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降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24 h蛋白尿、血肌酐、胱抑素C、内生肌酐清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相比于常规降压组24 h蛋白尿、血肌酐、胱抑素C、内生肌酐清除率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肾病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肾功能。

    作者:代广;王东海;陈强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诱发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7月我院被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7名作为探究组,选取同期被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67名作为对照组。详细记录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性别、2型糖尿病、吸烟史等因素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发现左心室射血功能降低,肌酐清除率下降,hs-CRP升高与冠心病的病情具有相关性。结论本研究发现诱发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为性别,糖尿病,吸烟程度,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肾脏出现损伤以及hs-CRP含量的增加与冠心病的病变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岳天霞;史金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对肝脏肿瘤患者采用超声造影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经数字表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50例肝脏肿瘤患者,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后均接受增强CT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效果和临床价值。结果超声造影检查和增强CT检查的疾病诊出率分别为90.00%、62.00%,超声造影诊出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细胞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等疾病类型的病理诊断符合情况统计结果显示超声造影病理符合情况明显优于增强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脏肿瘤患者采用超声造影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提高临床诊断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刘芳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癌症患者家属悲伤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肿瘤科护士对临终癌症患者家属悲伤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100例临终癌症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分两组后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探究经不同护理后悲伤情况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悲伤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悲伤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科护士对临终癌症患者家属悲伤的护理干预具有一定的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家属生活质量,缓解悲伤情绪。

    作者:李丽榕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第7天和14天,观察组NBNA评分≤35分的患儿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脑损伤。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骨关节骨折的有效护理方法研究及分析

    目的:探讨骨关节骨折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的对象是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75例骨关节骨折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和综合组。普通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给予综合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1)骨关节骨折护理满意度;(2)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患者焦虑情绪;(3)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综合组患者骨关节骨折护理满意度比普通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综合组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普通组,患者焦虑情绪显著比普通组轻,P<0.05;(3)综合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普通组低,P<0.05。结论骨关节骨折给予个体化护理方法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加速骨折愈合,患者满意。

    作者:黄现平;李淑贤;郭萌萌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静脉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认知麻醉功能与精神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脉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认知麻醉功能与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2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静脉全身麻醉与行硬膜外麻醉。结果全身麻醉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麻醉后MMSE评分均优于全身麻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认知麻醉功能与精神状态的负面影响较小。

    作者:李英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488例麻疹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4年3~6月收治的488例麻疹患者的临床分析,总结麻疹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情况,为控制麻疹的流行和制定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4年3~6月收治的488例麻疹患者进行整理总结,对麻疹的流行和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3~6月我院共收治麻疹488例,发病高峰集中在春夏季节3~6月份,既往麻疹的高发人群为6个月~5岁儿童,而我院收治的488例患者中高发人群为25岁以上成人和0~12月龄的婴儿。成人292例,占59.83%。儿童146例,占29.92%,0~12月龄的婴儿121例,占儿童的82.88%。结论麻疹发病有婴儿化和成人化趋势,建议加强麻疹的监管力度,切实加强成人麻疹疫苗的后续强化免疫,建议国家把麻疹初种时间提前。对准备受孕的母亲,在受孕前允许时间范围内增加一次麻疹疫苗的免疫接种。

    作者:郭小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诊治的肾性贫血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68例采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改变、病症改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转铁蛋白饱和度、铁蛋白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转铁蛋白饱和度、铁蛋白、病症(低血压、食欲减退、心律失常、肌痉挛)改善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肝肾功能异常、发热、胃肠道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显著,临床指标及病症改善明显。

    作者:邵海英;陈凯;沈元丽;尤建立;李杰一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超声在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中的诊治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中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5年6月我院住收治的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患者40例。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及多普勒彩超检查,观察其超声表现及在多普勒彩超下进行压迫治疗的疗效。结果二维声像图可见动脉旁搏动性囊性肿块,瘤壁无动脉壁结构。手指压迫供血动脉近端瘤体后可见瘤体缩小,搏动减弱或消失。多普勒超声图像可见瘤灶内有红、蓝各半血流信号,血栓附着处无血流信号;可见双期双向动脉血流频谱。40例患者均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进行压迫治疗,治愈率为92.5%(37/40)。平均压迫治疗的时间为(36.2±3.1)min。治疗后复查多普勒超声,显示破裂口闭合,瘤灶变小,灶内被血栓填充,无血流信号。结论多普勒彩超检查具有无创性,动态性特点,可清晰观察假性动脉瘤体、破裂口、瘤腔内血栓形成情况,现已成为临床诊断假性动脉瘤主要方法。超声监视下压迫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且方便快捷。

    作者:于慧娟;贾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AMI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和心肌梗死范围之间的关系。方法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分析生化指标和心肌梗死范围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治疗后AST显著高于治疗前,CK、CKMB、Mb、cTnI和cTnT在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cTnI和cTnT三个生化指标随着心肌梗死范围的增大而提高,缩小而减少,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 CKMB、cTnI和cTnT指标的水平和心肌梗死范围呈明显的正相关,判断心肌梗死的范围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外伤性瞳孔移位的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外伤性瞳孔移位合并屈光不正患者的准分子激光矫正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12眼),行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术中调整视轴为切削中心。术后3个月记录裸眼视力、屈光度和切削偏心量。结果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6~1.0,平均(0.83±0.16),与术前佳矫正视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P>0.05)。术后屈光度等效球镜-0.50D~+1.0D,平均(-0.46±0.32)D,偏心量平均(0.32±0.16)mm。结论外伤性瞳孔移位合并屈光不正行准分子激光矫正安全、有效。

    作者:柳国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盐酸氨溴索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25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研究组(63例),对照组行盐酸氨溴索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够有效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王江涛;李雪琴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瑞格列奈对肥胖及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照

    目的:对瑞格列奈治疗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itus,T2DM)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32例),非肥胖组(2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瑞格列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的PBG、FBG及HbA1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非肥胖组仅FBG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效果优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

    作者:张薇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120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均给予胰岛素注射治疗和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又给予了人性化护理服务。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实验组护理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建芝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PDCA循环在心血管外科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总结PDCA循环在心血管外科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救治的心血管外科ICU患者共70例,以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观察组(n=36例,施以PDCA循环),常规组(n=34例,施以常规模式),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44%优于常规组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外科ICU患者治疗中,施以PDCA循环,可提升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磊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医护患协同管理防范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跌倒的探讨

    目的:对外科住院患者实施医护患协同防跌倒管理,降低围手术期患者跌倒发生率。方法根据医护患协同管理的需要,病区建立防跌倒管理小组,医护协同查房,共同评估患者跌倒风险并制定措施,与家属一起共同落实。对患者防跌倒措施落实情况实行四级质量控制管理,对发生的跌倒病例进行资料回访,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结果2015年外科患者跌倒发生率较2014年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人员对跌倒危机评分准确率和防跌倒护理措施落实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患协同管理可提高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对跌倒预防措施的依从性,减少跌倒的发生,并有利于建立合作性医患关系。

    作者:丁亚;买轩;邹启云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浅析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及其档案的作用

    首先阐述了继续医学教育及其档案的定义,其次描述了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专业技术人员及其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再次分析了继续医学教育与专业技术人员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档案管理发挥的作用,后总结得出继续医学教育及其档案对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的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兴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细致化护理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不良心理应激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细致化护理在改善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收治时间为2013年8月~2014年8月,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细致化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抑郁评分值和焦虑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致化护理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路雪彩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急诊护理管理中团队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0例急诊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团队护理管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2%、81.8%,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春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