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芳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小儿HS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儿均先给予抗组胺、抗血小板聚集、激素等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雷公藤多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小儿HSPN的疗效显著。
作者:杨黎;王春成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与伽玛刀序贯联合疗法在中晚期肝细胞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78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与伽玛刀序贯联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甲胎蛋白水平下降比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与伽玛刀序贯联合疗法在中晚期肝细胞癌治疗中效果明显,可增强疗效,提高预后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宋小颖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内科患者50例,收治时间2014年4月~2015年7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
作者:田肖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诱发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7月我院被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7名作为探究组,选取同期被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67名作为对照组。详细记录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性别、2型糖尿病、吸烟史等因素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发现左心室射血功能降低,肌酐清除率下降,hs-CRP升高与冠心病的病情具有相关性。结论本研究发现诱发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为性别,糖尿病,吸烟程度,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肾脏出现损伤以及hs-CRP含量的增加与冠心病的病变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岳天霞;史金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胰腺癌患者给予术后并发症预见性观察以及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胰腺癌患者3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于所有老年胰腺癌患者,针对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于临床展开预见性观察,并且选择有效方法给予护理干预。观察获得的护理效果。结果对于表现出术后并发症的患者,终均未表现出死亡的情况。因为经济费用终放弃治疗的患者1例,剩余的29例患者全部好转,终顺利出院。结论对于老年胰腺癌患者,临床给予术后并发症预见性观察,并且配合给予护理干预,可以将患者临床手术成功率显著提高,针对患者疾病的早期康复可以发挥明显促进作用,终可以将老年胰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唐亚平;范玉静;杨蕾芳;张静文;李健丽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第7天和14天,观察组NBNA评分≤35分的患儿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脑损伤。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4例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同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均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对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具有关键作用,临床可将其作为佳护理方案积极推广。
作者:李建利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腮腺混合瘤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腮腺混合瘤患者40例,收治时间在2012年3月~2014年4月,并将腮腺混合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腮腺混合瘤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庞莹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改良胃管在ARDS患者吸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6年5月ICU病房收治的16例ARDS留置胃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胃管吸痰,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采用改良胃管吸痰后,治愈11例(占68.75%),有效4例(占25.00%),无效1例(占6.25%),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15/16),吸痰效果显著。结论改良胃管吸痰能有效的改善ARDS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晔;徐瑜俊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32例确诊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全部孕妇均以常规超声和彩超进行疾病诊断,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统计彩超检出病例的疾病类型。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率(96.88%)高于常规超声(62.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胎儿先心病类型:法洛四联症12例(38.71%);房间隔缺损例6例(19.35%);室间隔缺损6例(19.35%);大血管异常3例(9.68%);心内膜垫缺损2例(6.45%);二尖瓣发育不良1例(3.22%);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3.2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妊娠中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理想诊断方法,有利于优生优育的实现。
作者:王文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首先阐述了继续医学教育及其档案的定义,其次描述了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专业技术人员及其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再次分析了继续医学教育与专业技术人员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档案管理发挥的作用,后总结得出继续医学教育及其档案对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的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兴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本文针对疾病编码正确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方法根据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实际结合医院病案对疾病编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临床医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为错误诊断、不准确填写病案首页等,编码人员由于不具备丰富的临床知识、对于电脑编码库依赖过度等因素影响了疾病编码的正确性。编码人员应在临床基础知识学习及专业水平方面不断提高,临床医生应对疾病编码的分类原则全面了解等都是改进编码准确性的主要措施。结论疾病编码的准确性需要临床医生、病案编码人员的细致工作及规范管理,准确的疾病编码对于有效利用医院病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董艳红;陈秀芳;冯梦瑶;季宏波;赵莉;汪宁宁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长期小剂量服用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胸部CT影像学及临床症状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来我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给予甲组患者罗红霉素治疗,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及胸部CT影像学评分分别为(1.1±0.2)分、(7.6±1.9)分,乙组为(2.1±0.3)分、(9.6±2.1)分,甲组明显低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能有效改善呼吸困难评分及胸部CT影像学评分。
作者:高继宇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舌下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1(IL-21)及B细胞活化转录因子(BAT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58例AR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采用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免疫治疗,比较两组的IL-17、IL-21及BATF表达。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IL-17、IL-21、BATF 表达分别为(19.65±4.23)pg/ml、(74.19±22.08) pg/ml、(1.13±0.45)低于对照组的(29.14±5.36)pg/ml、(86.52±24.43) pg/ml、(1.95±0.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可以作用于BATF环节,减少IL-17、IL-21等炎症介质的产生,改善患者的过敏症状。
作者:杨庆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清除术联合中医治疗脑出血及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脑出血及后遗症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患者,对照组实施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清除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清除术联合中医治疗脑出血及后遗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闫斌;孟捷;王猛;王涛杰;朱炎;张永光;谷大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诊治的肾性贫血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68例采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改变、病症改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转铁蛋白饱和度、铁蛋白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转铁蛋白饱和度、铁蛋白、病症(低血压、食欲减退、心律失常、肌痉挛)改善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肝肾功能异常、发热、胃肠道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显著,临床指标及病症改善明显。
作者:邵海英;陈凯;沈元丽;尤建立;李杰一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兔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27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症模型,随机加喂普罗布考(n=9,普罗布考组)或阿托伐他汀(n=9,阿托伐他汀组)或高脂饮食(n=9,模型组)6周。观察各组大白兔血脂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各组兔主动脉MMP9表达。结果普罗布考组主动脉粥样斑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MMP9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结论普罗布考在降低胆固醇的同时,抑制MMP9表达,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作用。
作者:刘玉梅;郝赫;梁霄 刊期: 2016年第25期
本文针对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模式的改革,论述通过多媒体技术,结合问题式教学及案例教学法提高医学生在神经病学的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对血管神经病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团队协作、查阅文献的主动学习能力,同时训练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达到把教学模式从以“教师教学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目的,辅助循证医学和人文教育,提高血管神经病学的教学质量,真正把医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临床医师。
作者:张娟;宋亮;胡文立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大黄粉穴位贴敷对骨折患者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骨折伴有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骨折便秘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黄粉穴位贴敷,进行治疗一周的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便秘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粉穴位贴敷能促进排便,明显提高骨折患者的便秘治疗效果。
作者:谢敏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和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孕产妇120例作为该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施以常规产后出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比两组产妇出血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出血情况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在剖宫产产后出血预防和治疗过程中,能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
作者:陶红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