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亿君
目的:应用硬膜外骨蜡填充,制造颅内占位,建立急性脑死亡模型。方法瑞典家猪30头随机分为脑死亡组(B组)和对照组(A组)。B组行开颅术,颅内放置40 ml骨蜡建立脑死亡模型,维持24 h;A仅行开颅;检测两组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脑死亡组15头全部成功建立模型。B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ortic pressure,MAP),颈动脉血流量(carotid arotic flow,CAF)、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均呈特征性改变,有统计学差异。A组HR、MAP、CAF无明显变化。结论成功建立一个急性猪脑死亡模型,脑死亡后生命体征呈特征性改变。
作者:董彦军;郑先杰;张国瑜;廖秋明;杨忠信;孙明飞;安小康;潘丽红;张双林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观察对象心肌标志物检测情况。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中MB、cTnI、CK-MB等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标志物检测是一种较为有效、准确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检查和诊断技术。
作者:陆阳;张丹丹;马良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发生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相关性。方法选取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4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的40例正常食管黏膜为对照组,对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分型,分析食管癌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相关性。结果研究组HPV-16的阳性检出率为57.5%,对照组HPV-16的阳性检出率为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HPV-16检出阳性率54.55%,Ⅲa期HPV-16检出阳性率58.82%,Ⅲb期HPV-16检出阳性率66.67%,TNM分期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16的阳性率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病过程与HPV-16感染具有一定关系,但HPV-16感染与食管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穆克代斯·伊力亚斯;帕丽达·阿皮孜阿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观察组通过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通过常规放射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缓解率92%,对照组的治疗总缓解率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存活率、死亡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经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缓解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相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月在我院儿科门诊收录的过敏性紫癜的患儿112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精心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心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治愈率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莉;常瑞;臧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与伽玛刀序贯联合疗法在中晚期肝细胞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78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与伽玛刀序贯联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甲胎蛋白水平下降比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与伽玛刀序贯联合疗法在中晚期肝细胞癌治疗中效果明显,可增强疗效,提高预后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宋小颖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后路经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并行手术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MED手术,对照组行后入路固定融合术。统计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等情况。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相比,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JOA、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D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中期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郭洪波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分析患有哮喘疾病的患儿在急性发作期采用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发作的哮喘患儿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组,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患者,A组进行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0.5 mg治疗,C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1.0 mg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 C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优于A组(65.00%)和B组(60.00%),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A组治(40.00%)和B组(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哮喘的急性发作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较高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高,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黄薇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析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83例,对照组35例选择用药头孢曲松钠(罗氏芬),治疗组48例则选择用药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莫西沙星,对比两组治疗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5.71%,细菌成分清除率71.43%,治疗组分别为89.58%和87.5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莫西沙星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效果显著。
作者:顾国春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布洛芬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中药内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78.9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15.79%),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该病采用中医骨伤手法+中药内服治疗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刘晓函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静脉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认知麻醉功能与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2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静脉全身麻醉与行硬膜外麻醉。结果全身麻醉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麻醉后MMSE评分均优于全身麻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认知麻醉功能与精神状态的负面影响较小。
作者:李英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内科患者50例,收治时间2014年4月~2015年7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
作者:田肖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直肠癌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均给予新辅助单纯放疗,观察组(35例)则给予新辅助治疗联合同期放化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5.7%)高于对照组(5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肛门保留率45.71%(16/35)、并发症发生率25.71%(9/35)、随访期间复发率5.71%(2/35);对照组术中肛门保留率25.71%(9/35)、并发症发生率22.86%(8/35)、随访期间复发率8.57%(3/35)。两组患者术中肛门保留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治疗同期放化疗在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效果更好,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且提升患者术中肛门保留率。
作者:韩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120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均给予胰岛素注射治疗和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又给予了人性化护理服务。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实验组护理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建芝 刊期: 2016年第25期
人体发育学是本科康复治疗专业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选取锦州医科大学2015级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在人体发育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通过研究实践发现通过PBL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获取新知识的技能,培养学生探索和处理未知问题的精神和能力,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作者:刘超;刘乙蒙;王顺;肖建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双侧钢板固定术治疗SchatzkerV、VI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06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0例SchatzkerV、V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采用抽签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侧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双侧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5.00%,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除手术时间外,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钢板固定术治疗SchatzkerV、VI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倪前朝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急性期吞咽困难患者。简单随机化分两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81.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用于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显著。
作者:韩玲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替硝唑局部用药在牙周炎患者中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取68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局部用药和口服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痊愈的19例,对照组10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无效的1例,对照组治疗无效的1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局部用药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病情,同时能够保证患者治疗安全。
作者:朱海宇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中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5年6月我院住收治的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患者40例。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及多普勒彩超检查,观察其超声表现及在多普勒彩超下进行压迫治疗的疗效。结果二维声像图可见动脉旁搏动性囊性肿块,瘤壁无动脉壁结构。手指压迫供血动脉近端瘤体后可见瘤体缩小,搏动减弱或消失。多普勒超声图像可见瘤灶内有红、蓝各半血流信号,血栓附着处无血流信号;可见双期双向动脉血流频谱。40例患者均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进行压迫治疗,治愈率为92.5%(37/40)。平均压迫治疗的时间为(36.2±3.1)min。治疗后复查多普勒超声,显示破裂口闭合,瘤灶变小,灶内被血栓填充,无血流信号。结论多普勒彩超检查具有无创性,动态性特点,可清晰观察假性动脉瘤体、破裂口、瘤腔内血栓形成情况,现已成为临床诊断假性动脉瘤主要方法。超声监视下压迫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且方便快捷。
作者:于慧娟;贾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膝过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小儿脑瘫膝过伸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个性化康复治疗,并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经对比研究,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脑瘫膝过伸患儿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康复治疗小儿脑瘫膝过伸效果显著,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李文霞;张会春;高超;尚清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