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价值

陆阳;张丹丹;马良

关键词:心肌标志物, 急性心肌梗死, 快速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观察对象心肌标志物检测情况。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中MB、cTnI、CK-MB等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标志物检测是一种较为有效、准确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检查和诊断技术。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四妙勇安汤治疗断指再植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四妙勇安汤对断指再植疗效。方法我院收治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例,对照组13例,治疗组以四妙勇安汤为基础并随证加减,对照组不服中药,其他治疗相同。观察四妙勇安汤对断指再植术后疗效。结果治疗组甲类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样本例数过少有关。治疗组断指再植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勇安汤治疗断指再植效果良好。

    作者:黄文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预见性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析预见性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WHQOQOL-100评分为(65.11±14.68)分,高于对照组的(54.29±13.82)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度、SDS以及SA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慢性乙肝患者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孙颖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细致化护理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不良心理应激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细致化护理在改善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收治时间为2013年8月~2014年8月,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细致化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抑郁评分值和焦虑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致化护理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路雪彩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肾病应用效果评估与分析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肾病应用效果。方法病例来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接受诊疗的83例高血压肾病患者。患者分组方法:不透光法。83例患者分为常规降压组和试验组两个组别。常规降压组仅行降压治疗;试验组在常规降压组基础上加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指标:(1)总有效率;(2)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24 h蛋白尿、血肌酐、胱抑素C、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差异。结果(1)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降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24 h蛋白尿、血肌酐、胱抑素C、内生肌酐清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相比于常规降压组24 h蛋白尿、血肌酐、胱抑素C、内生肌酐清除率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肾病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肾功能。

    作者:代广;王东海;陈强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双桥医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管理

    目的:分析双桥医院周边居民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为进一步管理糖尿病患者。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双桥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其中,并发DR患者38例作为DR组,其余无DR患者60例作为NDR组,对DR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DR组患者38例, DR发病率为38.78%,糖尿病病程为(13.63±6.76)年,高于N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NDR组空腹血糖水平为(10.05±1.6)mmol/L没有差异,糖化血红蛋白(HbAlc)(10.21±3.52)%处于临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糖尿病病程进入回归模型。结论糖尿病病程长是DR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董海莲;林莎;孔莹莹;李杨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卡培他滨治疗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目的:分析卡培他滨治疗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收治的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8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辅助化疗,对照组联合使用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化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治疗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乐园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总结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国产sd9600-fd腹式脉冲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进行碎石;对照组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碎石成功率。结果观察组50例,第1次碎石成功且治愈患者40例,占80%,第2次碎石成功治愈4例占8%,第3次碎石成功3例(6%)。总有效率为94%,失败3例;对照组碎石成功38例,总有效率为76%,失败12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碎石未治愈的患者后经过手术治疗。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碎石成功率较高、痛苦小、预后好。

    作者:何岩;吴春磊;朱峰;刘沛;李建昌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术后并发症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的对象是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科所收治的75例行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组A和组B。组A常规进行介入手术配合;组B在组A基础上加强对并发症的对症预防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1)满意度;(2)住院时间;(3)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组B患者满意度比组A高,P<0.05;(2)组B住院时间比组A短,P<0.05;(3)组B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组A低,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对并发症的对症预防和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郑爽;梁萱;洪敏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析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83例,对照组35例选择用药头孢曲松钠(罗氏芬),治疗组48例则选择用药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莫西沙星,对比两组治疗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5.71%,细菌成分清除率71.43%,治疗组分别为89.58%和87.5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莫西沙星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效果显著。

    作者:顾国春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果酸治疗面部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果酸治疗面部轻-中度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160例面部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果酸进行治疗,每2周治疗1次,治疗4次共8周;对照组给予0.1%阿达帕林凝胶外用治疗,每晚1次,共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随访2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治疗面部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果酸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作者:赵亮;朱玥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MRI在胰腺囊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胰腺囊性肿瘤磁共振扫描影像的形态学特征,探讨磁共振在囊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住院的胰腺囊性肿瘤患者36例,回顾性分析磁共振影像学资料总结其特征。结果胰头位置病灶呈分叶状,中心瘢痕,增强后间隔呈高信号。大囊型内呈网格状;微囊型表现为典型的放射状纤维间隔。黏液性表现为不规则明显增厚间隔或强化的明显壁结节。结论根据磁共振图像可有效提高胰腺囊性肿瘤的定性诊断。

    作者:师红莉;周祺源;王佳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依照不同治疗措施进行分组,A组实施中医治疗方式(150例),B组实施西医治疗方式(150例)。结果 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模式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成效更为明显。

    作者:石志坚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老年胰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及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对老年胰腺癌患者给予术后并发症预见性观察以及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胰腺癌患者3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于所有老年胰腺癌患者,针对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于临床展开预见性观察,并且选择有效方法给予护理干预。观察获得的护理效果。结果对于表现出术后并发症的患者,终均未表现出死亡的情况。因为经济费用终放弃治疗的患者1例,剩余的29例患者全部好转,终顺利出院。结论对于老年胰腺癌患者,临床给予术后并发症预见性观察,并且配合给予护理干预,可以将患者临床手术成功率显著提高,针对患者疾病的早期康复可以发挥明显促进作用,终可以将老年胰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唐亚平;范玉静;杨蕾芳;张静文;李健丽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门诊处方审核干预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门诊处方审核干预系统是医院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合理用药、规范用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系统的建设背景意义、系统需求、系统功能及流程,并对系统建设及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胡志坚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研究

    目的:针对股骨颈骨折且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在围术期阶段接受的治疗干预展开分析,并且作以总结。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股骨颈骨折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针对其围术期接受的治疗方案进行探究。结果全部患者均接受了完整随访,随访时长平均为6个月。50例患者中均没有死亡以及发生感染的病例,且患者术后均实现骨性愈合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长5~18 d,平均住院时长(7.43±1.25)d。结论围术期阶段,对股骨颈骨折并且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行以适当的治疗干预,能够令其更顺利地完成手术,降低发生感染的隐患。

    作者:王玉金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选取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40例以酮替芬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以孟鲁司特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2.5%,对照组复发率为12.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任金玲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静脉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认知麻醉功能与精神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脉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认知麻醉功能与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2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静脉全身麻醉与行硬膜外麻醉。结果全身麻醉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麻醉后MMSE评分均优于全身麻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认知麻醉功能与精神状态的负面影响较小。

    作者:李英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与ELISA法乙肝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与ELISA法乙肝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荧光定量PCR法和ELISA法分别对HBV-DNA和前s1抗原等乙肝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模式1(大三阳患者)HBV阳性符合率93.70%、前s1抗原阳性率81.66%;模式2(小三阳患者)HBV阳性符合率61.76%、前s1抗原阳性率64.71%,两项指标均占多数;(2)HBsAg浓度与前s1抗原阳性率呈正相关。结论乙肝免疫学指标与HBV-DNA存在相关性,两者联合应用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乙肝前s1抗原能够反映HBV复制状态与传染性,可作为HBeAg和HBV-DNA检测的补充和对照。

    作者:赵秋霞;周松伟;王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PBL教学在人体发育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人体发育学是本科康复治疗专业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选取锦州医科大学2015级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在人体发育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通过研究实践发现通过PBL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获取新知识的技能,培养学生探索和处理未知问题的精神和能力,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作者:刘超;刘乙蒙;王顺;肖建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患者均分为A、B两组。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给药周期为8周。检测并比较受试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的水平以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MD)。结果与治疗前相比,A、B两组TC、LDL-C、FMD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TC、LDL-C水平比A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HDL-C、FMD、NMD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降低冠心病患者TC、LDL-C水平与给药剂量有明显关系,而其改善FMD、NMD的作用在10 mg、20 mg之间没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作者:俞磊 刊期: 2016年第2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