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RI在胰腺囊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师红莉;周祺源;王佳辉

关键词:胰腺肿瘤, 囊性, 磁共振成像, 诊断
摘要:目的:分析胰腺囊性肿瘤磁共振扫描影像的形态学特征,探讨磁共振在囊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住院的胰腺囊性肿瘤患者36例,回顾性分析磁共振影像学资料总结其特征。结果胰头位置病灶呈分叶状,中心瘢痕,增强后间隔呈高信号。大囊型内呈网格状;微囊型表现为典型的放射状纤维间隔。黏液性表现为不规则明显增厚间隔或强化的明显壁结节。结论根据磁共振图像可有效提高胰腺囊性肿瘤的定性诊断。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预见性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析预见性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WHQOQOL-100评分为(65.11±14.68)分,高于对照组的(54.29±13.82)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度、SDS以及SA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慢性乙肝患者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孙颖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乳酸菌阴道胶囊对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对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阴道炎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复发率24.2%,总有效率69.7%;观察组复发率5.9%,总有效率94.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对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好,不易复发。

    作者:邵云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在胆结石治疗中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获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7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观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指标。结果经过手术治疗,两组患者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在各临床指标方面,研究组各指标数据较参照组患者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结石的临床治疗工作中,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能明显提高治疗质量,在临床治疗上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景小松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四妙勇安汤治疗断指再植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四妙勇安汤对断指再植疗效。方法我院收治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例,对照组13例,治疗组以四妙勇安汤为基础并随证加减,对照组不服中药,其他治疗相同。观察四妙勇安汤对断指再植术后疗效。结果治疗组甲类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样本例数过少有关。治疗组断指再植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勇安汤治疗断指再植效果良好。

    作者:黄文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PDCA和护理程序在延长外周静脉导管更换时间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科学系统的质量管理延长外周静脉导管更换时间。方法利用两个责任组(对照组和试验组)进行对比,分别采用常规和PDCA、护理程序对外周静脉导管留置进行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际完成172例:对照组82例,试验组90例。外周静脉导管更换时间试验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PDCA和护理程序对留置外周静脉导管进行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能明显延长外周静脉导管更换时间。

    作者:朱颖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综合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应用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常规护理(对照组56例)与综合护理(观察组56例)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问卷(GQOL-74)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田晓利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研究布地奈德联合肺力咳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索研究布地奈德联合肺力咳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儿科住院的96例哮喘患儿,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下采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选用布地奈德联合肺力咳治疗,分别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联合肺力咳治疗哮喘患儿效果显著,有效地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对患儿肺功能指标有较大改善。

    作者:韩博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运用蒙医药治疗无菌性排尿不适综合征

    目的:探讨蒙医药治疗无菌性排尿不适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就诊的75例无菌性排尿不适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辩证分析后给予蒙医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愈41例(54.67%),显效12例(16.00%),有效11例(14.77%),无效9例(12.00%),总有效66例(88.00%);治疗2个疗程后,治愈51例(68.00%),显效9例(12.00%),有效7例(9.33%),无效8例(10.67%),总有效67例(89.33%)。结论对无菌性排尿不适综合征患者施行蒙医治疗,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于红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分诊导诊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研究

    目的:研究分诊导诊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分析分诊导诊出现护理纠纷的具体影响因素,探寻针对性解决对策。结果护理纠纷的原因:(1)分诊导诊工作人员缺乏健全的法律意识;(2)业务水平较低,护理服务不到位。结论减少和避免发生分诊导诊护理纠纷的关键就在于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意识和自身素质,强化相关培训指导工作,积极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改善护理服务质量,以提高就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112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月在我院儿科门诊收录的过敏性紫癜的患儿112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精心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心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治愈率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莉;常瑞;臧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多索茶碱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通过病例回顾性分析多索茶碱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可必特)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中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今后的用药方案提供思路。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地塞米松常规治疗;观察组在采用多索茶碱联合可必特治疗,并于治疗后对两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期间,观察组共发生嗜睡1例、心率减缓1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出现心率减缓2例、嗜睡1例、恶心呕吐1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给予多索茶碱联合可必特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崔建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价值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89例糖尿病患者,依据病症分成微血管病变组(48例)、无微血管病变组(41例),且收集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比较,检测两组观察对象的HbAlc和空腹血糖(FBG)水平。结果微血管病变组患者的HbAlc、FBG水平与无微血管病变组、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微血管病变组的HbAlc、FB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lc检测应用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评估可有效判断其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的标准。

    作者:张维龙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长期小剂量服用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胸部CT影像学及临床症状改变的影响

    目的:探究长期小剂量服用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胸部CT影像学及临床症状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来我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给予甲组患者罗红霉素治疗,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及胸部CT影像学评分分别为(1.1±0.2)分、(7.6±1.9)分,乙组为(2.1±0.3)分、(9.6±2.1)分,甲组明显低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能有效改善呼吸困难评分及胸部CT影像学评分。

    作者:高继宇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胸腔穿刺所致胸膜反应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胸腔穿刺所致胸膜反应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胸膜穿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种患者胸膜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胸膜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1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利于降低胸腔穿刺所致胸膜反应。

    作者:呼宝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医护患协同管理防范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跌倒的探讨

    目的:对外科住院患者实施医护患协同防跌倒管理,降低围手术期患者跌倒发生率。方法根据医护患协同管理的需要,病区建立防跌倒管理小组,医护协同查房,共同评估患者跌倒风险并制定措施,与家属一起共同落实。对患者防跌倒措施落实情况实行四级质量控制管理,对发生的跌倒病例进行资料回访,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结果2015年外科患者跌倒发生率较2014年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人员对跌倒危机评分准确率和防跌倒护理措施落实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患协同管理可提高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对跌倒预防措施的依从性,减少跌倒的发生,并有利于建立合作性医患关系。

    作者:丁亚;买轩;邹启云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PDCA循环在心血管外科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总结PDCA循环在心血管外科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救治的心血管外科ICU患者共70例,以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观察组(n=36例,施以PDCA循环),常规组(n=34例,施以常规模式),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44%优于常规组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外科ICU患者治疗中,施以PDCA循环,可提升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磊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疗效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接受治疗100例多发性硬化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应用于观察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应用于对照组。统计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多发性硬化效果明显。

    作者:秦栎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检测血脂各项指标,比较两组血脂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TC、TG及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检验可作为临床中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

    作者:邵春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MRI在胰腺囊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胰腺囊性肿瘤磁共振扫描影像的形态学特征,探讨磁共振在囊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住院的胰腺囊性肿瘤患者36例,回顾性分析磁共振影像学资料总结其特征。结果胰头位置病灶呈分叶状,中心瘢痕,增强后间隔呈高信号。大囊型内呈网格状;微囊型表现为典型的放射状纤维间隔。黏液性表现为不规则明显增厚间隔或强化的明显壁结节。结论根据磁共振图像可有效提高胰腺囊性肿瘤的定性诊断。

    作者:师红莉;周祺源;王佳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308 nm准分子光联合外用药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308 nm准分子光联合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60例白癜风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308 nm准分子光联合外涂他克莫司软膏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7/3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7%(20/30),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χ2=4.8118,P<0.05)。结论308 nm准分子光联合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疗效显著。

    作者:王葆青 刊期: 2016年第2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