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刘雨露

关键词: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围生期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60例患有重症高胆红素血的新生儿的临床数据,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160例患有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其中由围生期引起的有62例(38.75%),由感染引起的有65例(40.63%),由红细胞增多引起的有10例(6.25%),由溶血性黄疸引起的有11例(6.88%),由母乳性黄疸引起的有12例(7.50%)。本研究结果发现感染和围生期并发症是诱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诱发新生儿患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制定不同的干预工作,同时加强围生期的护理,有效预防新生儿患此病的机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120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均给予胰岛素注射治疗和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又给予了人性化护理服务。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实验组护理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建芝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乳酸菌阴道胶囊对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对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阴道炎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复发率24.2%,总有效率69.7%;观察组复发率5.9%,总有效率94.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对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好,不易复发。

    作者:邵云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AMI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和心肌梗死范围之间的关系。方法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分析生化指标和心肌梗死范围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治疗后AST显著高于治疗前,CK、CKMB、Mb、cTnI和cTnT在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cTnI和cTnT三个生化指标随着心肌梗死范围的增大而提高,缩小而减少,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 CKMB、cTnI和cTnT指标的水平和心肌梗死范围呈明显的正相关,判断心肌梗死的范围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医护患协同管理防范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跌倒的探讨

    目的:对外科住院患者实施医护患协同防跌倒管理,降低围手术期患者跌倒发生率。方法根据医护患协同管理的需要,病区建立防跌倒管理小组,医护协同查房,共同评估患者跌倒风险并制定措施,与家属一起共同落实。对患者防跌倒措施落实情况实行四级质量控制管理,对发生的跌倒病例进行资料回访,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结果2015年外科患者跌倒发生率较2014年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人员对跌倒危机评分准确率和防跌倒护理措施落实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患协同管理可提高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对跌倒预防措施的依从性,减少跌倒的发生,并有利于建立合作性医患关系。

    作者:丁亚;买轩;邹启云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门诊处方审核干预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门诊处方审核干预系统是医院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合理用药、规范用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系统的建设背景意义、系统需求、系统功能及流程,并对系统建设及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胡志坚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0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5例肝脏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CT增强延时扫描。分析CT影像表现并比较其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结果53例患者CT增强延时扫描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其中原发性肝癌23例,肝脏转移性肿瘤15例,肝血管瘤1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3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2例,诊断准确率96.36%,与病理诊断准确率(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增强延时扫描诊断肝脏肿瘤,其安全性好,诊断准确率高,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水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早期抚触护理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实施早期抚触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中随机挑选86例,按编号单双数分成两组后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并于护理干预后评定效果。结果试验组疾病好转者40例,好转率93.0%,与对照组好转率76.7%(33/4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早期抚触护理作用突出,可提高效果,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

    作者:谢莉晶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方式分析与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4例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同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均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对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具有关键作用,临床可将其作为佳护理方案积极推广。

    作者:李建利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HE4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人附睾蛋白(HE4)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高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6年3月收治子宫病变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子宫内膜癌组(A组)、子宫良性病变组(B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C组),分别测定血清HE4、CA125表达。结果 A组、B组患者HE4、CA125指标显著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病情越严重,HE4和CA125指标越高。CA125诊断子宫内膜癌敏感性为26.5%。HE4指标诊断特异性均达到100%.结论 HE4可以作为子宫内膜癌标志检测物,设定为80 pmol/L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佳。

    作者:周丹;环晶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病情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病情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28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肿瘤分期分为Ⅰ-Ⅱ期组56例、Ⅲ-Ⅳ期组72例,对比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化疗后1年、2年复发转移者与未复发转移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Ⅰ-Ⅱ期组CEA、CA19-9、CA242水平低于Ⅲ-Ⅳ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年后,未复发转移者CEA、CA19-9、CA242、CA724低于复发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2年后,未复发转移者CEA、CA19-9、CA242、AFP、CA724均低于复发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病情监测效果显著,可有效评估患者化疗后是否出现复发转移。

    作者:刘学勇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腹部正中切口在胃肠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腹部正中切口在胃肠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手术切口不同将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46例胃肠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23例,患者行腹部正中切口;对照组23例,患者行经腹直肌切口,观察两组基本手术指标及切口疝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122.8±31.6)ml,平均切口长度(7.6±1.3) cm,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腹部正中切口施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临床以此进行胃肠手术治疗时可优先考虑,但仍需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仔细斟酌,切不可盲目使用。

    作者:赵祥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循证护理在心内科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心内科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2例分成2组,每组各61例。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SDS评分、SAS评分及并发症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能有效改善患的焦虑和抑郁心理,避免并发症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对照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阴囊血肿、尿潴留、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均是安全有效的,而腹腔镜疝修补术更具有优势。

    作者:刘磊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心理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应用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围手术期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治疗的1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71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71例(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应用SDS量表和SAS量表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对比组间心理评分的差异性。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心理状态,避免不良情绪的出现。

    作者:赵丹丹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探讨急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急诊手术的护理方法

    目的:急诊手术的护理方法对于急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临床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护理的62例急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急诊手术护理模式,分析对比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手术所需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病率、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所需时间则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手术护理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冰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昌吉市区产妇产后抑郁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昌吉市区产妇产后抑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于2014年10月~2015年3月收集的43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事件评定表(LES)进行问卷调查,然后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DS指标平均分数为(36.42±7.66)分,抑郁发生率为45.50%;客观支持以及负性生活事件刺激对产妇抑郁症的发生影响较大。结论对产妇增加客观支持减少负性生活事件刺激或许可以降低产妇抑郁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作者:张洁;武士敏;赵婷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品管圈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且符合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的102例患儿进行研究,我科护士共24名,将所有入组患儿和护士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品管圈对护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和改进。从护理质量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两个方面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对照组护理工作者在《护士护理技术综合考核》中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品管圈研究期间出现护理差错事件次数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品管圈进行护理改进,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常瑞;臧娟;张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预见性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析预见性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WHQOQOL-100评分为(65.11±14.68)分,高于对照组的(54.29±13.82)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度、SDS以及SA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慢性乙肝患者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孙颖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骨关节骨折的有效护理方法研究及分析

    目的:探讨骨关节骨折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的对象是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75例骨关节骨折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和综合组。普通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给予综合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1)骨关节骨折护理满意度;(2)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患者焦虑情绪;(3)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综合组患者骨关节骨折护理满意度比普通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综合组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普通组,患者焦虑情绪显著比普通组轻,P<0.05;(3)综合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普通组低,P<0.05。结论骨关节骨折给予个体化护理方法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加速骨折愈合,患者满意。

    作者:黄现平;李淑贤;郭萌萌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相关性

    目的:探究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0份尿液标本,使用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检测所有尿液标本中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阳性率。对比观察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尿液分析仪检测法检测的红细胞阳性检出率高于镜检法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分析仪检测法检测的白细胞阳性检出率及管型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镜检法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尿液分析仪检测法与镜检法联合使用,能够提高检测准确率。

    作者:杨小蕊 刊期: 2016年第2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