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平
目的:研究双源CT灌注成像在周围型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诊治的行双源CT灌注成像患者83例,其中肺癌57例。采用西门子双源CT扫描机型对患者行胸部CT平扫,确定病灶部位,注入对比剂进行连续动态扫描,将获得的数据传送到分析软件中进行处理。结果肺癌患者CT灌注参数值如:BF、BV、TTP,高于肺部良性疾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CT灌注参数值MTT,显著低于肺部良性疾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患者EGFR及MVD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灌注成像在周围型肺癌患者肿瘤血管生成中评价效果理想。
作者:钟锦双;陈国庆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评价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将其与开放的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短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9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腔镜手术组(n=39)和开放手术组(n=40),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9例手术均为成功实施,腔镜手术组中没有转开放手术病例。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77.3±20.4) min与开放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40.4±2.1)ml、术后引流量(31.5±5.3)ml、切口长度(2.2±0.3)c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与对照组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结论与开放的甲状腺手术相比,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切口隐蔽、疤痕美容的优势,对于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是一个安全的可行的手术方式。
作者:潘华;安勇;孙冬林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和心肌梗死范围之间的关系。方法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分析生化指标和心肌梗死范围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治疗后AST显著高于治疗前,CK、CKMB、Mb、cTnI和cTnT在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cTnI和cTnT三个生化指标随着心肌梗死范围的增大而提高,缩小而减少,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 CKMB、cTnI和cTnT指标的水平和心肌梗死范围呈明显的正相关,判断心肌梗死的范围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观察308 nm准分子光联合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60例白癜风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308 nm准分子光联合外涂他克莫司软膏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7/3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7%(20/30),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χ2=4.8118,P<0.05)。结论308 nm准分子光联合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疗效显著。
作者:王葆青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生102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2名和对照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微信教学管理,两组护生在实习结束后均进行出科考核与满意度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分别为(93.65±2.75)分和(94.04±1.87)分,高于对照组的(85.90±3.27)分和(82.69±2.9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生在教学方法、自主学习空间、独立性培养、学习目标、前景期待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运用在护理临床教学中增强了护生学习主动积极性,同时对理论和操作的掌握也得到提升,护生在与同事、患者沟通过程的技巧也得到培养。
作者:王来;李云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手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措施及对术后低钙血症的预防处理。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53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方法按照患者具体疾病类型和病理情况进行选择,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各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及低血钙症发生情况。结果采用不同术式治疗后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由低到高依次为单侧/双侧甲状腺叶大部分切除术、单侧腺叶次全切除和对侧腺叶部分切除术、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一侧腺叶全切和对侧腺叶部分切除术和双侧甲状腺叶全切除和中央区淋巴清扫术,除单侧腺叶次全切除和对侧腺叶部分切除术和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术后出现低钙血症症状的患者有36例,28例经3个月钙质补充治疗后治愈,其余8例为永久性甲状旁腺损害。结论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严格操作,避免对甲状旁腺和周围血供造成损伤,以降低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对于永久性甲状旁腺损害患者,术后需长期进行补充钙剂维持治疗。
作者:陈澎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围术期护理的要点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3月1日~2016年3月1日收治的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的60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围术期护理中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更佳,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黄文博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60例患有重症高胆红素血的新生儿的临床数据,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160例患有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其中由围生期引起的有62例(38.75%),由感染引起的有65例(40.63%),由红细胞增多引起的有10例(6.25%),由溶血性黄疸引起的有11例(6.88%),由母乳性黄疸引起的有12例(7.50%)。本研究结果发现感染和围生期并发症是诱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诱发新生儿患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制定不同的干预工作,同时加强围生期的护理,有效预防新生儿患此病的机率。
作者:刘雨露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长期小剂量服用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胸部CT影像学及临床症状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来我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给予甲组患者罗红霉素治疗,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及胸部CT影像学评分分别为(1.1±0.2)分、(7.6±1.9)分,乙组为(2.1±0.3)分、(9.6±2.1)分,甲组明显低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能有效改善呼吸困难评分及胸部CT影像学评分。
作者:高继宇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老年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检测与耐药性调查分析。方法102例患者均实行临床检测,并对其耐药性实行调查。结果耐药率前三位从高到低依次为复方磺胺、头孢唑林、头孢曲松。而敏感率前四位从高到低依次为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102例老年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依照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治愈、好转、无效各占60.79%、33.33%、5.88%。结论老年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细胞菌,早期实行临床检测,并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宜的敏感抗生素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玉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四妙勇安汤对断指再植疗效。方法我院收治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例,对照组13例,治疗组以四妙勇安汤为基础并随证加减,对照组不服中药,其他治疗相同。观察四妙勇安汤对断指再植术后疗效。结果治疗组甲类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样本例数过少有关。治疗组断指再植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勇安汤治疗断指再植效果良好。
作者:黄文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布洛芬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中药内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78.9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15.79%),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该病采用中医骨伤手法+中药内服治疗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刘晓函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胰腺癌患者给予术后并发症预见性观察以及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胰腺癌患者3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于所有老年胰腺癌患者,针对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于临床展开预见性观察,并且选择有效方法给予护理干预。观察获得的护理效果。结果对于表现出术后并发症的患者,终均未表现出死亡的情况。因为经济费用终放弃治疗的患者1例,剩余的29例患者全部好转,终顺利出院。结论对于老年胰腺癌患者,临床给予术后并发症预见性观察,并且配合给予护理干预,可以将患者临床手术成功率显著提高,针对患者疾病的早期康复可以发挥明显促进作用,终可以将老年胰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唐亚平;范玉静;杨蕾芳;张静文;李健丽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第7天和14天,观察组NBNA评分≤35分的患儿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脑损伤。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兔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27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症模型,随机加喂普罗布考(n=9,普罗布考组)或阿托伐他汀(n=9,阿托伐他汀组)或高脂饮食(n=9,模型组)6周。观察各组大白兔血脂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各组兔主动脉MMP9表达。结果普罗布考组主动脉粥样斑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MMP9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结论普罗布考在降低胆固醇的同时,抑制MMP9表达,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作用。
作者:刘玉梅;郝赫;梁霄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血站供血科血液发放岗位上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9月开始在血站供血科中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来规范血液发放,包括调查现状、查找原因、设立目标、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实施。结果2015年9月~2016年4月全员的平均考核达优率为99.6%,2015年1月~2015年8月全员的平均考核达优率为94.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增强了发放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加强了与医疗用血单位的沟通,对保障临床安全输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幼兰;马艳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静脉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认知麻醉功能与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2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静脉全身麻醉与行硬膜外麻醉。结果全身麻醉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麻醉后MMSE评分均优于全身麻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认知麻醉功能与精神状态的负面影响较小。
作者:李英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产后大出血的护理应急预案与护理对策及其效果。方法选取76例在我院生产并发生产后大出血的产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性护理,研究组给予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并实施有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产后出血产妇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和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美莺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依照不同治疗措施进行分组,A组实施中医治疗方式(150例),B组实施西医治疗方式(150例)。结果 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模式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成效更为明显。
作者:石志坚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诊治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评估其治愈率、复发情况以及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结果本组6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是100.0%,且均无复发现象,护理后的HAMD评分、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1)。结论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肯定,治愈率高,且可避免复发,并能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借鉴。
作者:范雪峰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