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活动在实习生临床带教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姜会枝;田晓燕

关键词:品管圈, 带教质量, 实习生
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优化实习生带教流程,提高实习生对科室带教的满意度,改善带教老师与实习生的工作质量。方法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活动,将实习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品管圈方式带教,对照组采用一般方式带教,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评价实习生出科成绩及日常实习表现,对效果进行评价和检讨。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带教老师与实习生的责任心,减少实习生差错率,提高了护理带教质量。结论在带教过程中运用品管圈相关护理质量工具,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总结经验,不仅有利于提高实习生理论与临床能力,还能减少护理质量缺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吞咽困难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急性期吞咽困难患者。简单随机化分两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81.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用于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显著。

    作者:韩玲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112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月在我院儿科门诊收录的过敏性紫癜的患儿112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精心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心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治愈率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莉;常瑞;臧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四妙勇安汤治疗断指再植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四妙勇安汤对断指再植疗效。方法我院收治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例,对照组13例,治疗组以四妙勇安汤为基础并随证加减,对照组不服中药,其他治疗相同。观察四妙勇安汤对断指再植术后疗效。结果治疗组甲类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样本例数过少有关。治疗组断指再植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勇安汤治疗断指再植效果良好。

    作者:黄文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腹部正中切口在胃肠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腹部正中切口在胃肠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手术切口不同将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46例胃肠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23例,患者行腹部正中切口;对照组23例,患者行经腹直肌切口,观察两组基本手术指标及切口疝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122.8±31.6)ml,平均切口长度(7.6±1.3) cm,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腹部正中切口施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临床以此进行胃肠手术治疗时可优先考虑,但仍需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仔细斟酌,切不可盲目使用。

    作者:赵祥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对替硝唑局部用药在牙周炎患者中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取68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局部用药和口服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痊愈的19例,对照组10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无效的1例,对照组治疗无效的1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局部用药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病情,同时能够保证患者治疗安全。

    作者:朱海宇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双源CT灌注成像在评估周围型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双源CT灌注成像在周围型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诊治的行双源CT灌注成像患者83例,其中肺癌57例。采用西门子双源CT扫描机型对患者行胸部CT平扫,确定病灶部位,注入对比剂进行连续动态扫描,将获得的数据传送到分析软件中进行处理。结果肺癌患者CT灌注参数值如:BF、BV、TTP,高于肺部良性疾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CT灌注参数值MTT,显著低于肺部良性疾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患者EGFR及MVD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灌注成像在周围型肺癌患者肿瘤血管生成中评价效果理想。

    作者:钟锦双;陈国庆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探究腹腔镜术后联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效果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术后联合应用醋酸戈舍瑞林(诺雷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腹腔镜联合应用诺雷德的76例患者和术后应用孕三烯酮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效果、激素水平、复发率以及妊娠率等。结果诺雷德组患者的E2水平较孕三烯酮组低。诺雷德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妊娠率、复发率分别为85.52%、61.84%、19.73%,孕三烯酮组则分别为76.31%、44.73%、42.1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联合应用诺雷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有效率高、复发率低,患者的受孕率高。

    作者:卢玉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内科患者50例,收治时间2014年4月~2015年7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

    作者:田肖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综合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应用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常规护理(对照组56例)与综合护理(观察组56例)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问卷(GQOL-74)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田晓利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分析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哮喘儿急性发作疗效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患有哮喘疾病的患儿在急性发作期采用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发作的哮喘患儿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组,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患者,A组进行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0.5 mg治疗,C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1.0 mg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 C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优于A组(65.00%)和B组(60.00%),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A组治(40.00%)和B组(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哮喘的急性发作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较高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高,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黄薇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果酸治疗面部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果酸治疗面部轻-中度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160例面部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果酸进行治疗,每2周治疗1次,治疗4次共8周;对照组给予0.1%阿达帕林凝胶外用治疗,每晚1次,共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随访2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治疗面部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果酸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作者:赵亮;朱玥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抗VEGF药物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增生高危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应用抗VEGF药物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增生高危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增生高危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0例(22眼),注射后7~10 d或者玻璃体清晰时开始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对全部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视网膜渗漏明显减轻,玻璃体积血在注药1周即有部分吸收,玻璃体积血完全吸收平均(8.5±2.3)周。视力提高大于3行的14只眼,提高1~3行的5只眼,视力无明显改善的3只眼,总有效率86.36%。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时间平均(10.6±3.5)周。本组患者平均注射药物次数(1.5±0.5)次,全部患者均未出现与注药相关的眼部并发症。结论抗VEGF药物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增生高危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较高疗效和安全性,但还需要更长期的观察。

    作者:刘历东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术后并发症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的对象是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科所收治的75例行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组A和组B。组A常规进行介入手术配合;组B在组A基础上加强对并发症的对症预防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1)满意度;(2)住院时间;(3)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组B患者满意度比组A高,P<0.05;(2)组B住院时间比组A短,P<0.05;(3)组B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组A低,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对并发症的对症预防和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郑爽;梁萱;洪敏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价值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89例糖尿病患者,依据病症分成微血管病变组(48例)、无微血管病变组(41例),且收集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比较,检测两组观察对象的HbAlc和空腹血糖(FBG)水平。结果微血管病变组患者的HbAlc、FBG水平与无微血管病变组、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微血管病变组的HbAlc、FB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lc检测应用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评估可有效判断其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的标准。

    作者:张维龙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清除术联合中医治疗脑出血及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清除术联合中医治疗脑出血及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脑出血及后遗症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患者,对照组实施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清除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清除术联合中医治疗脑出血及后遗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闫斌;孟捷;王猛;王涛杰;朱炎;张永光;谷大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新辅助治疗直肠癌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直肠癌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均给予新辅助单纯放疗,观察组(35例)则给予新辅助治疗联合同期放化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5.7%)高于对照组(5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肛门保留率45.71%(16/35)、并发症发生率25.71%(9/35)、随访期间复发率5.71%(2/35);对照组术中肛门保留率25.71%(9/35)、并发症发生率22.86%(8/35)、随访期间复发率8.57%(3/35)。两组患者术中肛门保留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治疗同期放化疗在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效果更好,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且提升患者术中肛门保留率。

    作者:韩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心内科低年资护士病情观察能力的评估及培养

    目的:探究心内科低年资护士病情观察能力的培养与评估。方法选取12名护士作为评估对象,对比评估对象的病情观察能力评分,分析探讨岗位培训中提升低年资护士病情观察能力的效果。结果实施岗位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的病情观察能力评分存在明显差异,实施后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年资护士的日常工作中病情观察能力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方式的培训干预来提升其病情观察能力。

    作者:刘勤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癌症患者家属悲伤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肿瘤科护士对临终癌症患者家属悲伤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100例临终癌症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分两组后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探究经不同护理后悲伤情况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悲伤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悲伤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科护士对临终癌症患者家属悲伤的护理干预具有一定的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家属生活质量,缓解悲伤情绪。

    作者:李丽榕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AMI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和心肌梗死范围之间的关系。方法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分析生化指标和心肌梗死范围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治疗后AST显著高于治疗前,CK、CKMB、Mb、cTnI和cTnT在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cTnI和cTnT三个生化指标随着心肌梗死范围的增大而提高,缩小而减少,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 CKMB、cTnI和cTnT指标的水平和心肌梗死范围呈明显的正相关,判断心肌梗死的范围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联合应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雾化对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雾化对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收取的82例急性哮喘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生素和镇咳祛痰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增加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0.73%)低于实验组(95.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雾化对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高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