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发;史利欢;栗春香;刘炜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出院指导加随访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出院后30天内再入院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12月心衰患者出院后给予出院指导加随访86例,作为随访组;回顾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心衰出院患者未规范随访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30天内再入院情况。结果出院后30天内再次住院情况随访组为13例,再入院率15.5%。对照组再次住院为24例,再入院率30%。再入院率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后给予出院指导加随访可明显减少出院后30天内的再住院率。
作者:张祖峰;余娟;张玉芝;王晓红;王彩歌;郝晓慧;朱秋平;张超;赵明中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析冠心病患者施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予以研究,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93.6±4.0)分,自我监测(90.4±4.5)分,饮食控制(91.6±5.9)分,规范用药(94.8±5.7)分,高于参照组患者的各项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4%,高于参照组的79.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施行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邱彦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临床分析不同咬合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咬合力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例无牙颌患者,选择常规方法进行垂直距离确定,选择正常咬合垂直距离作为基准位,每间隔0.5 mm,确定13个垂直距离。结果经过分析后得知,无牙颌患者的垂直距离、咬合力呈正相关性,标准化咬肌、颞肌前束肌电值和垂直距离呈负相关性。结论针对无牙颌患者,垂直距离越大,大咬合力就越大,正常咬合垂直距离,不是大咬合力产生区域。随着垂直距离逐渐增加,咬肌活动显著下降,颞肌前束肌电活动没有咬肌明显。
作者:史滨伟;张瑞;王珊珊;宋红权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划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康复护理组,每组人数各36例,根据分组对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康复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康复护理措施。结果经分组护理与观察后发现,康复护理组的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常规护理组,Barthel评分较常规护理组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一步实施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左志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把课堂一半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越来越多的教学实践证实了这一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结合笔者在《妇产科护理学》的施教体会,分析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临床课的规律及特点。
作者:刘志平;岳梦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比较翻转骨膜包裹自体肌腱移植、单纯自体肌腱及骨膜正常包裹自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物腱骨愈合的组织学变化过程。方法取60只新西兰白兔120膝,随机平均分为翻转骨膜组、正常骨膜组及肌腱组。切除兔双膝前交叉韧带,取其双侧拇长伸肌腱,及需要切取骨膜侧胫骨上端内侧骨膜,大小约1.5 cm×0.5 cm。同侧肌腱折成2股重建兔双膝前交叉韧带。采用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重建术后3、4、8及12周时移植物腱骨愈合的变化情况。结果显微镜下观察重建术后随着时间推移,翻转骨膜组较其他两组腱骨界面可见成纤维细胞、纤维软骨细胞更多表达;12周时,翻转骨膜组腱骨界面间的胶原纤维数量及排列较其他两组无明显差异;生物力学测试术后3、4、8周骨膜翻转组抗牵拉力明显大于其他两组,而术后12周组间对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骨膜包裹自体肌腱移植重建兔前交叉韧能够在愈合期12周内促进腱骨结合部成纤维细胞、骨细胞及软骨细胞的再生;对腱骨愈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超过愈合期则无差异。
作者:崔巍;时剑辉;刘振中;王岩;曲颖;吕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析鼻康片联合生理海水鼻喷雾剂治疗干燥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干燥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生理海水鼻喷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鼻康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0%)优于对照组(62.50%),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干燥性鼻炎患者采用鼻康片联合生理海水鼻喷剂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永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明确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CH)的佳时机。方法将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按早期与超早期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围绕并发症、死亡、再出血、预后(ADL)以及Barthel指数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死亡、再出血、预后(A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或超早期对HCH患者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均可起到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术后风险的目的,但超早期接受治疗临床意义更大。
作者:高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儿童口腔状况、口腔疾病相关因素和预防。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患儿,将其设为观察组并实行问卷调查,同时抽取同期健康儿童8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探究其引发龋齿的因素,分析预防方法。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经过问卷调查之后发现引发儿童口腔疾病的相关因素为1周饮用碳酸饮料和食用糖果的次数,睡觉前是否食用甜点以及每日刷牙的次数。结论对于引发因素应增强对患儿父母的口腔保健知识,告知其正确的生活习惯,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杨小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对粘连性肠梗阻(AIO)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术式不同将我院收治的80例AIO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及实验组(n=40),前者接受开腹手术,后者接受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蒋辉;顾颖浩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甲基泼尼龙冲击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基泼尼龙治疗,4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甲基泼尼龙冲击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甲基泼尼龙冲击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王学珍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置管术在临床实习医生临床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麻醉科实习医师20例,随即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术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解剖盲探颈内静脉置管术教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穿刺总成功率分别是83%和40%,首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51%和25%,误入动脉的发生率分别是0%和27%,对教学的满意率为100%和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在麻醉科颈内静脉置管术临床教学中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王宁;张珍妮;吕建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在临床学院中,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实施导师责任制,可充分提升研究生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对今后正式投入医疗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导师责任制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张雪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病患者20例均给予头颅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总结检查结果。结果20例患者首次磁共振均表现出脑膜脑炎改变,15例患者出现感染后脑血管受累症状。12例增强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其头颅内存在感染性肉芽肿病变有9例,左额叶类圆形异常信号周边环形强化3例。20例患者治疗后2~4周再次给予头颅磁共振复查,显示其脑膜强化、肉芽肿等现象均不同程度的缩小,脑梗死范围减小且出现脑软化、胶质增生等症状。结论头颅磁共振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病诊断、治疗评估中均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郭瑾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9月来我院治疗后循环缺血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应用在后循环缺血治疗中,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徐高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不同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4例,分为ABC三组,对比分析三组效果。结果 B组PaO2、PaO2/FiO2水平高于A、C两组,B组PaCO2水平低于A、C两组,P<0.05;三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三种机械通气治疗效果好,因此需结合患者病情选择佳的通气模式。
作者:白斌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接受人工流产的8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40例人工流产妇女,对对照组人工流产妇女进行常规的流产后服务,对研究组人工流产妇女进行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分析两组人工流产妇女的效果。结果研究组人工流产妇女干预之后的避孕节育相关知识得分为(9.57±0.21)分,与对照组人工流产妇女的(6.20±0.35)分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人工流产妇女的主动避孕率、非计划妊娠率(85.00%、7.50%)与对照组人工流产妇女(52.50%、20.00%)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对人工流产妇女开展流产后的计划生育服务的干预效果较佳。
作者:缪文莉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