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小儿乙肝的临床效果分析

申远方

关键词:干扰素, 抗病毒, 小儿乙肝,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小儿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小儿乙肝104例为研究对象,两组均在服用多磷脂酰胆碱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苦参素,给予观察组干扰素a-2b,分析两组HBV-DNA阴转率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结束1年后HBV-DNA的阴转数7例,阴转率为13.5%;即观察组的阴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LT和TBI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小儿乙肝具显著效果,并且安全性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幕上大面积脑梗死62例临床预后研究

    目的:探讨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并发症和临床治疗方法、效果,以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灶所处血供范围分为3组:>MCA组、MCA组和ACA或PCA组。分别在患者入院第1天、第15天、第30天使用NIHSS、GOS来进行评定。结果62例幕上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中,27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中枢性高热、上消化道出血较为常见。临床CT分型结果提示MCA组和>MCA组的脑疝死亡病例较多。结论 CT分型是诊断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重要手段,该方法操作简单,分辨与判断的准确率较高,CT分型的结果对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兰亚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9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加用氯吡格雷,观察组加用替格瑞洛。结果两组各时间段MACE发生率、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段血小板计数、ST抬高段回落情况、LVEF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第1周、1个月、6个月时LVEF分别为[(55.11±3.82)%(、59.74±5.25)%(、69.50±6.11)%]、[(48.34±4.60)%、(53.50±4.89)%、(60.83±7.33)%]。结论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接近,均安全可靠。

    作者:黄煜;赵灵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析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7月46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为分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正常率、心率正常率、伤口感染率、V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温晓萌;刘美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效果的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在我院接受微创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术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干预后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高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状况好于对照组患者,肺部、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微创术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芳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地佐辛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本文就地佐辛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术后的镇痛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0例,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瑞芬太尼药物和地佐辛联合瑞芬太尼,对比两组患儿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法中,应用地佐辛联合瑞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良好。

    作者:金伟;李宜聪;李少岩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理状态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2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1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同组护理前后比较,SAS评分、SDS评分降低(P<0.05)。两组护理后比较,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姜志宇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老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76例实施手术治疗的老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分为研究组(综合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老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白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医学论文中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地佐辛复合咪达唑仑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妇科不孕症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咪达唑仑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妇科不孕症腹腔镜手术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择期妇科不孕症腹腔镜手术6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和芬太尼组(F),各3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术前静脉缓慢推注咪达唑仑0.05 mg/kg,随后在D组给予地佐辛0.1 mg/kg,F组予芬太尼1μg/kg。结果 D组、F组在各时点Ramsay镇静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舌后坠、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低于F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咪达唑仑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是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手术椎管内麻醉的安全有效的辅助用药。

    作者:崔玉沛;刘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综合性护理在减轻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及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在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及尿潴留中应用综合性护理的减轻作用。方法选取我院80例肛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性护理。结果术后24 h、48 h、72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尿路刺激征、尿潴留、导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便异常1例,占2.5%;对照组排便异常7例,占17.5%;观察组排便异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及尿潴留中应用综合性护理的减轻作用显著,有效降低尿潴留、尿路刺激征、导尿及排便异常等情况的发生。

    作者:孙晓晴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究结肠癌患者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结肠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手术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治疗效率,在术后1年分析患者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120例患者平均清扫淋巴结(27.24±10.52)枚,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存活率为100%;术后1年复发率为22.50%,有19例患者伴随有不同程度并发症发生。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短期疗效显著,可有效增强结肠癌患者的存活率,加强周围淋巴结清扫,并发症发病率和复发率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作者:孙江陵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接收并采取常规护理的3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患者作为A组,选取同期接收并用综合护理干预的30例同疾病患者作为B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B组护理有效率是93.33%,1例引产,剖宫产11例,自然分娩18例;A组护理有效率是73.33%,6例引产,剖宫产17例,自然分娩7例;B组护理效果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伟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PBL教学法在快通道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PBL教学法在快通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6月新入科的40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分别予以传统教学法培训和PBL教学法培训,比较2组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基础理论成绩、专科护理知识成绩、专科基础操作成绩、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快通道手术中应用PBL教学法可提高护士的综合水平和操作技能,使其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作者:王世芳;肖丽;吴庆荣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清开灵注射液雾化吸入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雾化吸入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吸入性肺炎患者,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给予清开灵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1周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VC以及PEF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雾化吸入与抗生素联合应用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张勇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由于其常常引起全身多脏器的损害而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通过综述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进展、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可以得出外周血C-反应蛋白,PCT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性;阿奇霉素作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上仍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一线用药,但胃肠道反应明显,通过研究得出山莨菪碱对缓解胃肠道反应有效。

    作者:肖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hs-CRP水平与LVEF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老年性心力衰竭患者共52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BNP、hs-CRP含量和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老年心衰患者的BNP、hs-CRP均表现出与LVEF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心衰患者的心衰程度越高,BNP、hs-CRP也相应提高,显示出良好相关性。

    作者:汤备卫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160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策略

    目的:总结160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心理护理、颈部后仰体位训练、术后局部冷敷、引流管护理、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及护理。结果16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其中术后并发皮肤红肿、瘀斑13例,皮下积液2例,颈部出血1例,声嘶1例,无甲亢危象及甲状旁腺损伤。结论认为认真观察病情、耐心指导、预防及患者密切配合治疗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徐志霞;王继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治疗89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89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研究组行腹腔镜手术。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以及感染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作者:王庆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撰写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