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伟宏

关键词:高血压综合症,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接收并采取常规护理的3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患者作为A组,选取同期接收并用综合护理干预的30例同疾病患者作为B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B组护理有效率是93.33%,1例引产,剖宫产11例,自然分娩18例;A组护理有效率是73.33%,6例引产,剖宫产17例,自然分娩7例;B组护理效果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在卵巢囊肿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超声在卵巢囊肿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00例卵巢囊肿患者,并分为A组与B组。A组共420例, B组共380例,A组采用手术治疗,B组采用非手术治疗,主要利用超声复查方式治疗囊肿。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囊壁厚度、卵巢囊肿大小、囊内透声性等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超声技术针对卵巢囊肿分类的临床诊断具有90%的符合率。结论超声对卵巢囊肿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对囊肿的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给予较高的数据支撑。

    作者:王迪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双切口联合手术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双切口联合手术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双切口联合手术)和对照组(单切口联合手术),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术后视力情况、眼压、滤过泡(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联合手术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于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妇科肿瘤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目的:讨论妇科肿瘤术后尿潴留患者治疗中应用推拿结合针刺联合方案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12月进入我院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60例作为对象,手术后均出现尿潴留,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用药溴吡斯的明片,分析组30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推拿结合针刺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3.33%(22/30),分析组有效率93.33%(28/30),(P<0.05)。结论选择推拿结合针刺联合方案对妇科肿瘤术后出现尿潴留症状的患者展开救治,能提升其有效率。

    作者:杜丽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参考文献的分类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专著类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急诊优质护理对急腹症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急诊优质护理对急腹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例急腹症患者,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急诊优质护理可以缩短急腹症患者住院时间,对减少住院费用及减少死亡率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超英;李云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66例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3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经过不同护理后,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较短,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黄文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医学论文中名词术语的运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关于参考文献类型和载体标识的说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0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美托洛尔+贝那普利)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73.1%(P<0.05);治疗后,两组LVEF、6 MW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佟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中所收治的80例需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实施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展开分析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患者的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给予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对患者术后康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张晓霞;李晓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氧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氧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9例。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护理,甲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吸氧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患者吸氧总体优良率、护理总体满意率及护理后生活质量优于乙组(P<0.05)。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干预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吸氧依从性,增加护理满意度。

    作者:燕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孕前和孕期保健在临床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孕前和孕期保健的目的和内容,对初孕妇的孕产全程进行监护,大程度的减少流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以其中560例产妇的产前检查资料,总结孕妇对标准孕前和孕期检查模式的依从性,产前检查次数与母婴结局的关系,初次孕检时进行危险因素筛查的效果。结果560例孕妇接受产前检查0~3次者93例(17.1%),4~9次的孕产妇为299例(55.0%),大于10次检查的孕产妇者为168例(28.9%),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等情况的发生率随着孕检次数的增多而降低。结论孕前保健能够改善计划妊娠夫妇的健康状况,降低或消除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摘要”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医学工程科与科室联合管理对影像设备保障情况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医学工程科与科室联合管理对影像设备保障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120例大型医疗影像设备维修记录为对象,按照不同管理方式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实施科室自主管理联合干预管理模式进行,对照组则行单纯科室自主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设备维修成功率。结果观察组3天内维修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医院大型影像学设备实施科室自主管理联合干预管理的部门功能管理模式,能有效的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提高其维修成功率。

    作者:左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阶段式带教方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阶段式带教方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3月我院骨科实习的104名护生,根据带教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阶段式带教方法,实习时间为4周。结果经过考核,观察组护生的护理理论知识评分与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带教方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生的护理理论与实践能力,也有利于护生更好的适应骨科护理工作。

    作者:韩书环;马巧灵;李三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院时的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半年的病情发展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司贤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探讨

    目的:研究在脑梗死后遗症治疗中应用中医辨证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脑病科56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60.7%(χ2=4.462,P=0.03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具有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等优势。

    作者:李许涛;张艳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奥拉西坦与吡拉西坦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奥拉西坦配合认知训练与吡拉西坦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吡拉西坦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奥拉西坦配合认知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评分(25.59±3.24)分,优于对照组(20.45±2.24)分(P<0.05)。结论采用奥拉西坦配合认知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MMSE评分。

    作者:王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医学论文中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