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张深义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尼莫地平, 安全性
摘要: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52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肿量、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均低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的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局部肿胀麻醉下经乳晕内切口隆胸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经乳晕内切口隆胸使用局部肿胀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接受经乳晕内切口隆胸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使用2%利多卡因分别从体表投影内上、内下、外上及外下方进针直达乳腺下间隙或胸大肌的间隙,进针方向与肋骨同一平面,放射状浸润麻醉,采用上下环形切口,置假体于乳腺后或胸大肌后间隙,分析局部肿胀麻醉的效果。结果62例女性接受隆胸手术后对外形表示满意,切口隐蔽,乳头感觉明显,没有感染病例和并发症病例。出院后进行半年至2年随访。全部患者的乳房外形良好,没有瘢痕和包膜挛缩。结论使用经乳晕内切口隆胸的整形方式对女性的创伤较小,手术切口较为隐蔽,愈后外形患者表示满意,乳头感觉正常。

    作者:马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两种护理模式对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

    目的:比较标准化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对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2014年1月~20l5年4月收治的先天性食道闭锁新生儿3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围手术护理,观察组给予标准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术前未发生返流误吸,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标准化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先天性食管闭锁新生儿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红;肖甜甜;李宏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宫颈上皮内瘤变p16及Ki-67表达与临床诊断意义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宫颈内皮上皮瘤变p16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测定并比较不同组别受检者中p16、Ki-67的表达阳性率。结果 p16、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其表达阳性率均随着CIN分级的升高不断升高,不同病变分级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联合检测p16、Ki-67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可以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诊断、分级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吕芳;于淼;郭红燕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评估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四肢骨折患者4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均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羊鹏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研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选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较佳。

    作者:陈欣;马赟英;关兰芳;尹少华;李淑英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浅析慢性盆腔炎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研究心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取的50例盆腔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后的康复治疗中断几率以及抑郁情绪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中断几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偏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情绪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偏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盆腔炎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能够增强患者手术之后的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出现不良情绪。

    作者:郭文勤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PBL结合案例教学在儿科学理论课与见习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案例教学,在儿科学理论课与见习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重庆医科大学2008级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儿科方向48名学生的儿内科教学中,第一学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第二学期采用新教学模式。在第二学期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进行两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比较的问卷调查。结果 PBL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儿内科理论课与见习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提高学生临床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自学能力及表现与表达能力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结论 PBL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理论课与见习一体化教学模式适用于儿内科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刘晓燕;于洁;洪思琦;苏庸春;吴道奇;刘恩梅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手写病案对当前教学工作的意义

    手写病案在医学信息化时代对临床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多种途径落实手写病案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包括利用书写病案对学生进行病案书写规范的实物教育、利用手写病案资源进行临床思维训练的教育、利用手写病案资源对疾病诊疗历史进行了解并促进创新思维以及继续重视通过手写病案的方式定时考查实习学生的病案书写能力。同时避免矫枉过正,在革除电子病案的弊端同时又引入书写病案累赘、繁琐、过度占用医生工作时间和精力的缺陷。

    作者:张廷;贺西京;李锋涛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诊治的22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彩色多普勒像图的特征。结果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5例呈不均匀质地团块型,7例呈孕囊型。治疗后7例患者进行子宫修复术获得成功治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断及治疗中都起到了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范译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手部烧伤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手部烧伤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手部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分别实施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畸形率3.33%(1/30),对照组的畸形率33.33%(10/3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日常活动评分和外观评分分别为(86.52±10.21)分和(83.09±10.25)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手部烧伤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立秋;邵小红;白雪飞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60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究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对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7月接收的60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患者出现并发肺部感染的因素,同时探讨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对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患者本身有肺部疾病的历史、胃管留置、发生昏迷、呼吸机辅助呼吸。结论患者出现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较多,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对患者进行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同时注意,帮助患者改善其临床状况,使其而及时恢复。

    作者:景俊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3例。随机分组,常规组行常规抗病毒等治疗,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和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临床疗效高于常规组,干预组心肌酶相关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常规组总有效率75.61%;干预组总有效率95.2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和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效果确切。

    作者:邰建飞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前瞻性护理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作用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在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前瞻性护理方法,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便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出现便秘的比例为3.3%,对照组患者出现便秘比例为16.7%,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便秘情况方面,前瞻性护理作用明显,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便秘的发生率。

    作者:苏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冷沉淀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止血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冷沉淀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进行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简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止血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中给予冷沉淀止血。对比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和术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和术后出血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使用冷沉淀止血的效果显著。

    作者:朱东;赵晓程;李海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与血清YKL-40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与血清YKL-40水平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1)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血清YKL-40高于另外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Gensini评分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其血清YKL-40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临床可将该指标作为评估2型糖尿病病患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曾一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经阴道手术用于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经阴道手术用于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接收的40例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患者作为甲组,另选40例行经阴道手术治疗的同疾病患者作为乙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甲组复发率显著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患者采取经阴道手术治疗,临床疗效颇为显著。

    作者:兰岚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行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系统的规范护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高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钱可可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对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疗效比较

    目的:进行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对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疗效比较。方法将在我院小儿内科进行支气管肺炎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红霉素进行治疗,坚持治疗4周。待所有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诊疗后,观察组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体征消失所需的时间以及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潘如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洋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消化性溃疡94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泮托拉唑组(47例)和奥美拉唑组(47例)。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均依据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泮托拉唑组以泮托拉唑治疗;奥美拉唑组以奥美拉唑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泮托拉唑组总有效率高于奥美拉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6.4%和12.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均能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而泮托拉唑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高虹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早期镇痛在胫骨平台骨折创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早期镇痛在胫骨平台骨折创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进行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不实施镇痛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镇痛。对比两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和小腿大周径。结果入院72 h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中0~3分患者所占比例为26.67%,小腿大周径为(30.24±2.65)cm,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镇痛应用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显著,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肿胀情况明显减轻。

    作者:施耀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