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对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疗效比较

潘如芳

关键词:阿奇霉素, 红霉素, 支气管肺炎,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进行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对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疗效比较。方法将在我院小儿内科进行支气管肺炎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红霉素进行治疗,坚持治疗4周。待所有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诊疗后,观察组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体征消失所需的时间以及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模拟诊疗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在对医学生的临床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已影响到教学质量。模拟诊疗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国内外各个临床科室已有应用,并且取得一定成效。近3年来模拟诊疗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笔者主要就模拟诊疗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稳心颗粒及美托洛尔联合应用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稳心颗粒、美托洛尔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92例罹患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应用美托洛尔)及实验组(联合应用稳心颗粒、美托洛尔),每组各46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达93.48%,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2%、10.87%,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稳心颗粒及美托洛尔可有效提高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2±1.4)d,住院费用为(7563.4±452.3)元,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3±1.1)分;对照组分别为(13.6±2.0)d、(10356.7±596.3)元、(83.5±3.8)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左氧氟沙星片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片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并对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观察统计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总结诱发原因。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不良反应,分别表现为消化系统、皮肤、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不同程度的反应,究其原因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药剂量、用药疗程、联合用药等因素有关。结论用左氧氟沙星片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在临床用药中要进一步优化用药程序,提高用药合理性。

    作者:倪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1500例小儿肺炎病原菌检测及耐药结果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小儿肺炎病原菌在临床上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小儿肺炎患儿1500例采集痰标本,记录并分析小儿肺炎病原菌在临床上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结果382株小儿肺炎病原菌中,分布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在革兰阴性菌中,其对头孢噻吩、氨苄西林等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65.22%,75.36%;在革兰阳性菌中,其对复方新诺明、红霉素等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95.65%,91.30%,对利奈唑烷、万古霉素等药物的耐药率为0.00%。结论在小儿肺炎患儿中,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并对头孢、青霉素等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

    作者:黄彩娟;朱亚英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胫骨平台骨折后护理与康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胫骨平台骨折实施系统护理与康复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6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与康复措施,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与康复措施,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步行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步行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0.3%、93.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7.7%和7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系统有效的护理及康复措施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以及步行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爱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在女性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研究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在女性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236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观察各项术后指标,对比术后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实验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出血率及异位妊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输卵管的有效通畅率、有效妊娠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女性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的治疗中,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提高有效妊娠率及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张荣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PBL教学法在胃肠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P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对在胃肠外科见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教学,通过出科考试和问卷调查比较教学效果。结果采用PBL教学法的学生考试成绩高于LBL教学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学生对PBL教学法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PBL教学法在胃肠外科见习中效果突出,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王栓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要点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6年4月经“120”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1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全部110例患者中,2例患者因为中毒时间较长,救护人员到达现场是患者已停止心跳和呼吸;108例患者住院给予综合治疗,住院时间为10~24 d,平均住院时间为(13.3±1.5)d;108例患者中,2例患者死亡,20例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其他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临床中针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加强院前与院内的急救级护理,能让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有效缓解,对多脏器损害进行有效控制,让患者后遗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效降低,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陈晓梅;马德元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行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系统的规范护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高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钱可可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胆脂瘤型中耳炎治疗中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胆脂瘤型中耳炎治疗中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乳突根治术治疗,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鼓膜愈合成活率以及干耳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马义;孟祥宇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PBL教学法在留学生呼吸科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PBL教学法在留学生呼吸教学课程中应用的效果分析。方法通过设立经典的LBL教学模式作为对照组,PBL教学作为实验组,并在实习期内观察两组的呼吸科教学效果差异。结果两组实习生出科成绩比较,实验组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及临床实际操作技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综合素质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PBL教学使不仅可以解决留学生实习的病历书写以及临床分析能力、汉语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方面的困难,还可以提升专业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学习兴趣、以及临床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迅速缩短和临床的距离,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玛丽叶古·阿吾提;孙峰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对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疗效比较

    目的:进行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对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疗效比较。方法将在我院小儿内科进行支气管肺炎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红霉素进行治疗,坚持治疗4周。待所有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诊疗后,观察组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体征消失所需的时间以及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潘如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健康教育指导对产后出血产妇心理及满意度的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指导对产后出血产妇心理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评分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1周后,焦虑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指导干预有助于缓解产后出血产妇焦虑心理,树立积极心态,进而积极配合处理,总体护理满意度较好。

    作者:董羽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MRI和CT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小肝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MRI和CT扫描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小肝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小肝癌患者采用MRI和CT检查诊断的临床资料,分析检出率。结果采用MRI平扫检出率为87.5%,采用CT平扫检出率为62.5%,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RI增强扫描诊断检出率90%,采用CT增强扫描诊断检出率91.25%。结论 MRI能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小肝癌患者的准确率。

    作者:王志勇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强制性运动疗法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58例,根据康复过程中治疗方法的差异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运动疗法,实验组给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运动功能评分及总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89.9%高于对照组6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WS及FM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的NWS及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92.4%高于对照组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使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有效治疗率及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赵志远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两种用药方案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经济学评价

    目的:研究奥拉西坦胶囊与盐酸多奈哌齐对轻中度痴呆进行治疗,观察两种药物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的经济学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研究组采用奥拉西坦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通过老年痴呆-认知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量表(ADL)、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以及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对两组患者不同时期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并对比两者治疗方案经济成本。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2、24、36以及48周ADAS-cog、ADL、MMSE以及CD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2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MMSE作为评估标准,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2.22%,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4.44%,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经济成本、经济成本/效果分别为7476、9094.89;研究组患者治疗经济成本、经济成本/效果9408、11141.64以及增量经济成本/效果为87027.03。结论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评估,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优于盐酸多奈哌齐,并且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胡学谦;徐超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在面颈部瘢痕整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面颈部瘢痕整形使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51例头面颈部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进行两期手术治疗,先置入皮下扩张器,然后取出,进行瘢痕切除和移植皮瓣治疗。结果根据研究显示,41例患者对手术的效果表示满意,有5例患者出现切口瘢痕增生情况,半年后进行缝合治疗,患者对术后效果表示满意。此次共使用了92个扩张器,有3例术后血肿,1例感染和1例切口外露,患者经及时治疗,并发症均消除,没有对手术效果产生影响。结论头面颈部瘢痕使用扩张器修复治疗的效果比较优秀,临床中使用时要注意预防并发症。

    作者:朱迪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研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选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较佳。

    作者:陈欣;马赟英;关兰芳;尹少华;李淑英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与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与预见性护理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0.5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结果预见性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产后出血发生率较低,产后0.5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可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作者:朱美芬 刊期: 2016年第28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