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探讨

陈欣;马赟英;关兰芳;尹少华;李淑英

关键词:丁苯酞注射液, 低分子肝素钙, 进展性脑梗死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选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较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听性脑干反应对孤独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听性脑干反应对孤独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的31例孤独症患者作研究组,选取31例体检健康者作对照组。采用诱发电位仪对两组进行检测,对比两组听性脑干反应Ⅰ、Ⅲ、Ⅴ波潜伏期差异。结果研究组I、III、V波潜伏期值分别为(1.70±0.12)ms、(4.00±0.35)ms、(6.08±0.35) ms,对照组I、III、V波潜伏期值分别为(1.22±0.10)ms、(3.14±0.20) ms、(5.09±0.13)ms,两组各波潜伏期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性脑干反应对孤独症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薛莹洁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稳心颗粒及美托洛尔联合应用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稳心颗粒、美托洛尔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92例罹患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应用美托洛尔)及实验组(联合应用稳心颗粒、美托洛尔),每组各46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达93.48%,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2%、10.87%,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稳心颗粒及美托洛尔可有效提高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随机状态下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胺碘酮治疗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胺碘酮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3.3%(20/24)高于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66.7%(16/24),不良反应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鹿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探讨CGF复合骨诱导活性材料在牙周炎患牙位点保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GF复合骨诱导活性材料在牙周炎患牙位点保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就诊并诊断为慢性牙周炎患者40例,需拔出患牙46颗,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实验组使用CGF复合骨诱导活性材料行牙周炎患牙位点保存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CGF复合骨诱导活性材料行牙周炎患牙位点保存术,可有效提升该类病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满云娜;刘菁;丁锐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和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效果明显。

    作者:郑迎春;李佳慧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性分组,每组均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了一定的护理效果,但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MLHFQ分差、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以及简易心智状况量表评价方面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经比较后显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起到更加有效的效果,可明显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孙晶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精神分裂症中医治疗45例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自由分组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医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获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具有安全、有效和毒副作用小的特点。

    作者:刘丽微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探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8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75例健康志愿者来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认知功能成套测验的使用情况。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健康组MCCB总分分别为(30.65±13.57)分、(28.57±12.76)分、(49.67±11.12)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记忆和社会认知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工作记忆和社会认知方面损害较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轻。精神分裂症患者不管是首发还是慢性较正常人群在认知功能方面均存在损害。

    作者:刘家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超长垂体降调节对改善子宫腺肌病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价值

    目的:探究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超长垂体降调节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生殖医学中心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在胚胎移植前是否进行GnRH-a垂体降调节,将其分为GnRH-a人工周期组(n=103)和单纯人工周期组(n=66),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子宫内膜厚度、平均胚胎移植数等。结果 GnRH-a人工周期组患者黄体酮日内膜平均厚度(9.65±1.66)mm、冻融胚胎移植胚胎数目(2.02±0.66)个及妊娠率45.63%(47/103),GnRH-a人工周期组患者妊娠率与单纯人工周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nRH-a超长调节具有改善子宫肌瘤腺肌病患者妊娠结局的优势。

    作者:王孜涵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6例,分析患儿在临床发病过程中的相关特点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的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均出现了肺炎支原体感染典型症状。在治疗后基本好转患儿31例,其肺功能基本正常。结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会严重损害患儿的肺部功能,并会导致很多并发症,因此需要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李江兰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糖皮质激素眼液在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眼液治疗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采用糖皮质激素眼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40/41),高于对照组的82.9%(34/41),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上皮下灰白色圆点状病变的发生率为9.8%(4/41),低于对照组的22.0%(9/41),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糖皮质激素眼液来治疗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伪膜及角膜上皮下浸润等临床症状,且疗效显著。

    作者:张智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延续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6例AMI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延续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护能力总分为(112.6±11.3)分,对照组为(98.4±10.5)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AMI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赵云霞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牙周整复术在48例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48例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腔修复,实验组患者采用牙周整复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口腔修复总有效率为95.8%,优于对照组的79.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修复患者采用牙周整复术治疗,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明显降低牙龈萎缩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提高美感与满意度。

    作者:迟英姿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浅析慢性盆腔炎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研究心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取的50例盆腔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后的康复治疗中断几率以及抑郁情绪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中断几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偏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情绪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偏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盆腔炎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能够增强患者手术之后的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出现不良情绪。

    作者:郭文勤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53)。对照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观察组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雾化液。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家属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49/53),高于对照组75%(3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率为94.34%(50/53),高于对照组63.46%(3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效果明显,家属治疗满意度高。

    作者:李华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在64例小儿肺炎诊断中意义分析

    目的: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在支原体肺炎以及细菌性肺炎患儿中的不同表达。方法144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患儿疾病类型将所有患儿分为A组为支原体肺炎患儿,B组为细菌性肺炎患儿,对比两组患儿入院前C反应蛋白阳性率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B组C反应蛋白阳性率88.89%高于A组2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在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以及鉴别方法具有一定意义,可将C反应蛋白阳性作为细菌性肺炎的参考性检验。

    作者:甘红红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在面颈部瘢痕整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面颈部瘢痕整形使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51例头面颈部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进行两期手术治疗,先置入皮下扩张器,然后取出,进行瘢痕切除和移植皮瓣治疗。结果根据研究显示,41例患者对手术的效果表示满意,有5例患者出现切口瘢痕增生情况,半年后进行缝合治疗,患者对术后效果表示满意。此次共使用了92个扩张器,有3例术后血肿,1例感染和1例切口外露,患者经及时治疗,并发症均消除,没有对手术效果产生影响。结论头面颈部瘢痕使用扩张器修复治疗的效果比较优秀,临床中使用时要注意预防并发症。

    作者:朱迪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加唑来膦酸和维生素D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疗效

    目的:对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加唑来膦酸和维生素D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4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和维生素D的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观察组患者唑来膦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腰椎骨密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加唑来膦酸和维生素D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赵灵芳;黄煜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阿托伐他汀、辅酶Q10联合应用在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用药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不良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尉希凤;赵启君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2±1.4)d,住院费用为(7563.4±452.3)元,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3±1.1)分;对照组分别为(13.6±2.0)d、(10356.7±596.3)元、(83.5±3.8)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6年第28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