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分裂症中医治疗45例临床对照研究

刘丽微

关键词:中医治疗, 精神分裂症, 中医, 临床
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自由分组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医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获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具有安全、有效和毒副作用小的特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2±1.4)d,住院费用为(7563.4±452.3)元,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3±1.1)分;对照组分别为(13.6±2.0)d、(10356.7±596.3)元、(83.5±3.8)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CEREC椅旁系统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CEREC椅旁系统在前牙美学瓷贴面修复患者中对患者修复满意度的影响,为CEREC椅旁系统操作技术在前牙美学瓷贴面修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3例要求通过瓷贴面改善前牙美观重建微笑曲线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2)和对照组(n=61)。实验组应用CEREC椅旁系统由医师和患者共同设计修复体形态和微笑曲线,应用CAD/CAM技术制作修复体。对照组由医师设计修复体形态和微笑曲线,通过填写设计单的方式与技师进行沟通,由技师制作完成修复体。修复体在患者口内进行试戴,对患者试戴满意度进行统计。两组患者试戴满意度进行χ2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试戴满意度为91.94%,对照组患者试戴满意度为52.46%。两组患者试戴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修复方式相比,应用CEREC椅旁系统对患者进行前牙美学瓷贴面修复设计制作更加方便快捷,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度更高。

    作者:陈萌萌;姜竹玲;孙越;房磊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宫颈上皮内瘤变p16及Ki-67表达与临床诊断意义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宫颈内皮上皮瘤变p16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测定并比较不同组别受检者中p16、Ki-67的表达阳性率。结果 p16、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其表达阳性率均随着CIN分级的升高不断升高,不同病变分级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联合检测p16、Ki-67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可以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诊断、分级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吕芳;于淼;郭红燕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性分组,每组均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了一定的护理效果,但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MLHFQ分差、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以及简易心智状况量表评价方面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经比较后显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起到更加有效的效果,可明显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孙晶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足三里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足三里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66例RRI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3)和治疗组(n=33)。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足三里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小儿RRI效果显著,有效地提高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减少呼吸道感染复发的次数。

    作者:梁正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随机状态下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胺碘酮治疗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胺碘酮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3.3%(20/24)高于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66.7%(16/24),不良反应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鹿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丹参川芎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丹参川芎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气指标和肺动脉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中,使用丹参川芎嗪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徐文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8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0.00%,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与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显著。

    作者:马显军;杜晓;苏日娜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替加氟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紫杉醇、奥沙利铂、替加氟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42例接受化疗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1例应用紫杉醇、奥沙利铂、替加氟;对照组21例应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4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紫杉醇、奥沙利铂、替加氟联合治疗晚期胃癌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印海林;王宝然;季言俊;李爱峰;蔺梅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探讨静脉应用双磷酸盐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晚期恶性肿瘤使用静脉双磷酸盐静脉滴注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2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8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搜有患者采用静脉双磷酸盐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过去10年内静脉双磷酸盐使用率不到40%。治疗前,患者VAS评分为(8.10±1.13)分;治疗后,患者VAS评分为(3.10±1.27)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96, P<0.01);临床有效率为78.4%。治疗前Karnofsky评分为(57±7.8)分,治疗后为(69±8.6)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77, P<0.01)。结论恶性肿瘤晚期使用静脉双磷酸盐治疗的止痛效果突出,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所改善,骨转移进展时间推迟,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作者:秦迎春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强制性运动疗法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58例,根据康复过程中治疗方法的差异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运动疗法,实验组给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运动功能评分及总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89.9%高于对照组6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WS及FM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的NWS及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92.4%高于对照组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使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有效治疗率及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赵志远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行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系统的规范护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高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钱可可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研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选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较佳。

    作者:陈欣;马赟英;关兰芳;尹少华;李淑英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在64例小儿肺炎诊断中意义分析

    目的: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在支原体肺炎以及细菌性肺炎患儿中的不同表达。方法144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患儿疾病类型将所有患儿分为A组为支原体肺炎患儿,B组为细菌性肺炎患儿,对比两组患儿入院前C反应蛋白阳性率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B组C反应蛋白阳性率88.89%高于A组2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在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以及鉴别方法具有一定意义,可将C反应蛋白阳性作为细菌性肺炎的参考性检验。

    作者:甘红红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80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胃癌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置管时间、肛门通气时间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的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77.50%);且实验组胃癌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置管时间、肛门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癌手术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慧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左西孟旦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67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左西孟旦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收治的13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7)与观察组(n=67)。对照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D、LVEF、GLS及6min W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相比,两组患者LEVDD、GLS均降低,LVEF及6 min WT均升高,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心功能指标。

    作者:张孝忠;扈腾腾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7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对比两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状况。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丽平;张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深入探讨将无陪护护理措施作用于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护理中的整体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11月我院接收的60例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并与实施无陪护护理措施前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无陪护护理措施前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实施无陪护护理措施后,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措施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实施无陪护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徐敬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探索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160例冠心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诊断和动态心电图诊断,每组各80例患者。结果观察组阳性率和对照组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在对比分辨心律失常种类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中更具有诊断价值,其不仅可明确患者心律失常种类,还可判断患者心肌缺血程度。

    作者:季欣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模拟诊疗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在对医学生的临床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已影响到教学质量。模拟诊疗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国内外各个临床科室已有应用,并且取得一定成效。近3年来模拟诊疗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笔者主要就模拟诊疗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