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孜涵
目的:探究分析小儿肺炎病原菌在临床上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小儿肺炎患儿1500例采集痰标本,记录并分析小儿肺炎病原菌在临床上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结果382株小儿肺炎病原菌中,分布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在革兰阴性菌中,其对头孢噻吩、氨苄西林等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65.22%,75.36%;在革兰阳性菌中,其对复方新诺明、红霉素等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95.65%,91.30%,对利奈唑烷、万古霉素等药物的耐药率为0.00%。结论在小儿肺炎患儿中,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并对头孢、青霉素等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
作者:黄彩娟;朱亚英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及预防。方法选取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对50例健康者均取4 ml血样,置于2支试管,1支试管内的血样使用肝素抗凝作为对照样品,另1支试管内的血样使用人工方法进行溶血作为观察样品,对两组样品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样品的总胆固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血钾与对照组样品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产生影响,需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
作者:孙洪帅;吴雪峰;丛占杰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在肝硬化住院患者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2月我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与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22.14±2.56)d短于对照组(36.49±3.26)d(P<0.05);观察组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7.14%)(P<0.05)。结论在肝硬化住院患者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兆霞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研究支气管镜联合取材法在肺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支气管镜联合取材法对其进行诊断,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相对于单项取材方式,两项或者两项以上取材经纤维支气管联合检查的阳性诊断率要高。结论支气管镜联合取材法在肺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李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研究奥拉西坦胶囊与盐酸多奈哌齐对轻中度痴呆进行治疗,观察两种药物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的经济学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研究组采用奥拉西坦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通过老年痴呆-认知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量表(ADL)、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以及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对两组患者不同时期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并对比两者治疗方案经济成本。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2、24、36以及48周ADAS-cog、ADL、MMSE以及CD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2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MMSE作为评估标准,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2.22%,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4.44%,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经济成本、经济成本/效果分别为7476、9094.89;研究组患者治疗经济成本、经济成本/效果9408、11141.64以及增量经济成本/效果为87027.03。结论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评估,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优于盐酸多奈哌齐,并且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胡学谦;徐超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儿童乳牙龋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26例学龄前儿童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儿童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3例。观察组采用知识宣传、习惯培养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儿童的护理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有12例(10.62%)儿童发生乳牙龋病,对照组有34例(30.09%)儿童发生乳牙龋病,观察组儿童的乳牙龋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学龄前儿童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儿童乳牙龋病的发生。
作者:余小红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对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87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不同病变程度及致病原因,为患儿量身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药物为蒙脱石散,后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治疗24 h后,26例患儿(29.89%)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缓解,日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基本趋于正常;治疗48 h后,51例小儿(58.62%)的腹泻情况得到明显控制;治疗72 h后,86例患儿(98.85%)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脱水情况均得到纠正;1例患儿(1.15%)症状缓解不明显,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小儿腹泻患儿予以综合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明显,未发现严重副反应发生。
作者:包鹰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6例AMI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延续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护能力总分为(112.6±11.3)分,对照组为(98.4±10.5)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AMI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赵云霞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究左西孟旦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收治的13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7)与观察组(n=67)。对照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D、LVEF、GLS及6min W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相比,两组患者LEVDD、GLS均降低,LVEF及6 min WT均升高,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心功能指标。
作者:张孝忠;扈腾腾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听性脑干反应对孤独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的31例孤独症患者作研究组,选取31例体检健康者作对照组。采用诱发电位仪对两组进行检测,对比两组听性脑干反应Ⅰ、Ⅲ、Ⅴ波潜伏期差异。结果研究组I、III、V波潜伏期值分别为(1.70±0.12)ms、(4.00±0.35)ms、(6.08±0.35) ms,对照组I、III、V波潜伏期值分别为(1.22±0.10)ms、(3.14±0.20) ms、(5.09±0.13)ms,两组各波潜伏期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性脑干反应对孤独症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薛莹洁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中型C臂X光机在冠心病中的诊疗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选取在我院进行冠脉介入诊疗的冠心病患者48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在中型C臂X光机下进行冠脉介入诊疗,对其诊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医护人员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在中型C臂X光机下顺利完成冠脉造影检查,均被证实为冠心病,阳性检出率达到100%。图像质量评分为3~12分,其中评分达到7分的患者共有91.67%。48例冠心病患者中,有13例患者在中型C臂X光机下接受冠脉介入手术治疗,手术后患者再次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可见病变位置的血管恢复通畅,未见狭窄,且均未出现并发症。经检查,医护人员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以及白细胞计数均处于正常范围内,未出现职业暴露危害事件。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介入诊疗过程中,采用中型C臂X光机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作者:魏兆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研究不同方案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调节T细胞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对照组I(n=26)和对照组II(n=27),观察组给予地塞米松和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对照组I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II给予泼尼松治疗,另选取同期于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比较研究对象总有效率和不同时间点外周血调节T细胞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14%(27/35),对照组I总有效率为61.54%(16/26),对照组II总有效率为62.96%(17/2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I和对照组I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3天、第27天,观察组调节性T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I和对照组I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3天、第27天,观察组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和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应用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可提高患者外周血调节T细胞比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高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肾功能衰竭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液透析期间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72例肾功能衰竭乙肝病毒携带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3.7±4.7)分,护理满意度为97.22%;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0.2±4.1)分,护理满意度为8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功能衰竭乙肝病毒携带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期间,对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魏桂芹 刊期: 2016年第28期
Seminar教学法可以促使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主动探索和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实践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介绍Seminar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具体实施方法及与传统教学相比的优势,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意义。
作者:马晨光;龙波;唐之音;田悦;吴秀英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紫杉醇、奥沙利铂、替加氟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42例接受化疗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1例应用紫杉醇、奥沙利铂、替加氟;对照组21例应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4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紫杉醇、奥沙利铂、替加氟联合治疗晚期胃癌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印海林;王宝然;季言俊;李爱峰;蔺梅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丹参川芎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气指标和肺动脉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中,使用丹参川芎嗪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徐文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前在对医学生的临床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已影响到教学质量。模拟诊疗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国内外各个临床科室已有应用,并且取得一定成效。近3年来模拟诊疗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笔者主要就模拟诊疗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对肺癌患者接受螺旋CT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3月收治的45例疑似肺癌患者,对其CT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癌患者接受螺旋CT检查的准确率是91.1%,胸部X线检查的准确率是66.7%,螺旋CT检查准确率高于胸部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对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比较高,该诊断的费用较高,所以可以为疑似肺癌患者使用胸部X线检查。
作者:戚治宇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试析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胆碱酯酶恢复的时间、平均昏迷时间、阿托品用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显著。
作者:白斌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胸腔镜和传统开胸手术在纵膈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7月收治的40例纵膈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患者行胸腔镜辅助切除术,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各项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共发生肺部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共发生肺部感染3例、刀口液化1例,肺不张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纵膈肿瘤患者的治疗中,胸腔镜手术的效果优于传统开胸手术。
作者:崔海峰 刊期: 2016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