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梅
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对于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和医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只有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才能更好地在日后艰难繁重的医疗实践工作中有所作为。本文将简要分析目前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探索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培养新途径。
作者:郝茜;张爱莲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影响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9年7月~2015年7月采用尘螨滴剂行舌下脱敏治疗的门诊1863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其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影响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患者的实际年龄、患者的多重过敏原、患者实际病程、患者的对症药物治疗与规则用药、患者的伴发病症、患者的实际疗程。结论影响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的因素较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相关因素,提升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蔡灿辉;徐杨斌;朱忠寿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评估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四肢骨折患者4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均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羊鹏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复方谷氨酰胺胶囊对宫颈癌患者放疗时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9例宫颈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6例,放射治疗同时给予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胶囊;对照组33例,不使用保护肠道黏膜药物。两组患者均接受盆腔放疗剂量DT 56 Gy/28 F。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时的放射治疗剂量以及出现放射性肠炎严重程度的不同。结果对照组患者在盆腔接受>14~22 Gy照射时陆续出现急性放射性直肠炎,不良反应率为39.40%(13/33);而试验组患者在盆腔接受>22~34 Gy照射时陆续出现了该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58.33%(21/36)。治疗结束,对照组出现3级及以上直肠炎的发生率为45.45%(15/33),而试验组为19.44%(7/36),两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胶囊安全、有效,可减缓直肠炎的发生,并且可减轻宫颈癌盆腔放疗引起的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严重程度,可作为宫颈癌放疗患者的常规应用。
作者:徐瑞凤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7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对比两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状况。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丽平;张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究MRI和CT扫描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小肝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小肝癌患者采用MRI和CT检查诊断的临床资料,分析检出率。结果采用MRI平扫检出率为87.5%,采用CT平扫检出率为62.5%,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RI增强扫描诊断检出率90%,采用CT增强扫描诊断检出率91.25%。结论 MRI能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小肝癌患者的准确率。
作者:王志勇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双黄连超声雾化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110例慢性咽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超声雾化吸入双黄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双黄连治疗慢性咽炎效果显著。
作者:王彦东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胆结石治疗中全面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全面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结石治疗中对患者应用全面护理模式,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也能降低术中出血量。
作者:童玉梅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评价一期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一期阑尾切除术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全部60例患者在经一期阑尾切除术治疗后,体温在术后3天内恢复正常,血常规也在术后恢复到正常值范围;术后对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仅有2例年龄较大的患者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并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患者住院时间为10~24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1.4±0.6)天。结论在对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进行治疗时,一期阑尾切除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对患者进行及早手术治疗,能及时控制炎症扩散,有效缩短患者病程。
作者:汤玉松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高龄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72例高龄白内障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视力(0.81±0.10)、并发症发生率13.89%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0.65±0.09)、2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效果显著。
作者:李彬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6例AMI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延续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护能力总分为(112.6±11.3)分,对照组为(98.4±10.5)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AMI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赵云霞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研究分析经乳晕内切口隆胸使用局部肿胀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接受经乳晕内切口隆胸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使用2%利多卡因分别从体表投影内上、内下、外上及外下方进针直达乳腺下间隙或胸大肌的间隙,进针方向与肋骨同一平面,放射状浸润麻醉,采用上下环形切口,置假体于乳腺后或胸大肌后间隙,分析局部肿胀麻醉的效果。结果62例女性接受隆胸手术后对外形表示满意,切口隐蔽,乳头感觉明显,没有感染病例和并发症病例。出院后进行半年至2年随访。全部患者的乳房外形良好,没有瘢痕和包膜挛缩。结论使用经乳晕内切口隆胸的整形方式对女性的创伤较小,手术切口较为隐蔽,愈后外形患者表示满意,乳头感觉正常。
作者:马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清热中药配合介入疗法对输卵管间质部阻塞不孕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气活血清热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补气活血清热中药配合介入治疗输卵管间质部阻塞不孕的临床效果显著,疗效肯定。
作者:吴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结果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320例早产儿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32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实施视网膜病变筛查,分析筛查结果及其相关因素。结果320例早产儿经筛查显示,有23例(7.19%)为ROP,同时研究发现,ROP组早产儿和非ROP组早产儿之间的体质量、胎龄、机械通气、吸氧>10 d、输血治疗机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早产儿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因素主要为低体质量、小胎龄、长时间吸氧、机械通气治疗、输血治疗等。
作者:甘轶文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患者,随机状态下分为氨氯地平治疗组、氯沙坦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氨氯地平治疗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氯沙坦治疗组给予氯沙坦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氨氯地平和氯沙坦联合治疗,对比三组的治疗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效率(93.3%)远高于氨氯地平治疗组(70.0%)和氯沙坦治疗组(73.3%),且治疗后患者的DBP、SBP和FPG等指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氨氯地平和氯沙坦联合治疗法比单纯氨氯地平治疗或者氯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加明显。
作者:刘群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听性脑干反应对孤独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的31例孤独症患者作研究组,选取31例体检健康者作对照组。采用诱发电位仪对两组进行检测,对比两组听性脑干反应Ⅰ、Ⅲ、Ⅴ波潜伏期差异。结果研究组I、III、V波潜伏期值分别为(1.70±0.12)ms、(4.00±0.35)ms、(6.08±0.35) ms,对照组I、III、V波潜伏期值分别为(1.22±0.10)ms、(3.14±0.20) ms、(5.09±0.13)ms,两组各波潜伏期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性脑干反应对孤独症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薛莹洁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2±1.4)d,住院费用为(7563.4±452.3)元,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3±1.1)分;对照组分别为(13.6±2.0)d、(10356.7±596.3)元、(83.5±3.8)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分别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复发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13%,对照组为15.3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辅助临床治疗对减轻疼痛、控制复发率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小荣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58例,根据康复过程中治疗方法的差异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运动疗法,实验组给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运动功能评分及总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89.9%高于对照组6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WS及FM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的NWS及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92.4%高于对照组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使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有效治疗率及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赵志远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在儿科呼吸道疾病吸入治疗后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患儿178例随机分组,常规组患儿行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56%,常规组护理总满意度为72.73%。护理组患儿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
作者:邹丹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