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探讨

郭金宝

关键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低分子肝素,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过程中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效果。方法整理收集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8例,对比组44例患者提供洛汀新和强的松治疗方案;研究组44例则在对比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结果研究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为明显低于对比组,同时研究组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含量均低于对比组;血尿素氮、肌酐则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可以有效改善肾脏功能,降低损伤情况。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在高龄患者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龄骨科手术患者经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54例高龄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S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慢于L组,运动阻滞较L组起效慢,大运动阻滞时间长,运动恢复时间快,心率异常、血压异常、呼吸抑制发生率小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骨折患者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的麻醉效果较好。

    作者:樊晋荣;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不同体位干预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以仰卧位为对照组,研究不同体位干预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2016年1~8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分为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3组,每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天记录光疗时长,连续10天。结果俯卧位组与仰卧位、侧卧位组在黄疸持续天数、光疗时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可缩短光疗时长,促进黄疸患儿的康复。

    作者:黎明慧;侯靖佩;李智瑞;肖晴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分析

    目的:研究导致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50例为研究对象,对高胆红素血症出现的原因进行的分析,并且采取合理方法对其进行治疗,研究结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8%,引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围生期因素,占40%,高于感染性因素(30%)、ABO溶血因素(14%)、母乳喂养因素(12%)以及其它(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要对导致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进行掌握,寻找有效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

    作者:李洪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医学论文表格应用的选择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浅谈中医治疗胸痹

    目的:对中医治疗胸痹的疗法以及实际效果进行分析,对中医方法治疗胸痹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本院在2016年2~7月所收诊的胸痹患者3例采用中医方式给予治疗,回顾分析3例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经中医治疗,3例患者均痊愈,各类临床症状消失,但在实际治疗时需注意到注意痰湿这一病理产物,一旦形成,每与瘀血、气滞等病因交结不解,痰浊可加重瘀血,气滞可加重痰阻,二者胶结难解,相互影响,乘其胸阳不振而痹阻心脉,因此要着重避免。结论采用中医方式对胸痹患者实施治疗,可有效缓解各类临床症状,达到根治的目的,综合疗效较佳。

    作者:苏宏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案例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理论教学中的初步实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方法随机选取2012~2013级临床专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生122人为对照组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教学;2014~2015级临床专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生118人为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教学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及考试比较评估两种教学方法。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病例分析成绩以及总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提高临床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等,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成绩。

    作者:刘翔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供应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供应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220件腔镜器械,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0件。观察组采用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以及腔镜器械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腔镜器械感染率分别为98.2%、100.0%、100.0%、0.9%;对照组分别是90.0%、90.9%、90.9%、9.1%,对比P<0.05。结论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供应中可以有效提高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降低腔镜器械感染率,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郑晓燕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氨氯地平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5.12%)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朱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分段式教学在脉管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与体会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生培训体系中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医学生毕业后的第一站,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我科将分段式教学引入脉管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中。分段式教学通过模拟入院、初步治疗后、疾病主要矛盾的转移、疾病治疗后期治疗与调护等。来达到增强学员临床思维能力、浓缩病程、提高学员主观能动性、提高学员科研能力;分段式教学是一种高效的医学教育模式,通过该模式有利于培养优秀的住院医师。我科通过分段式教学,获得了良好培训效果。

    作者:徐磊;周敏杰;曹烨民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顺铂联合重组人白介素-2胸膜腔灌注治疗恶性胸水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顺铂联合重组人白介素-2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8月~2015年8月61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治疗情况,随机分为两组,A组31例,以顺铂联合重组人白介素-2胸腔灌注治疗,B组(30例)对照组,单以顺铂胸腔灌注治疗。结果胸水消退情况:A组有效率为83.9%(26/31),B组为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毒副反应均可以耐受,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顺铂联合重组人白介素-2胸膜腔灌注治疗肺癌并恶性胸水有效率高,毒副反应小,治疗方便安全,不仅改善症状,而且提高了生活质量,可作为姑息治疗手段。

    作者:何苗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早期乳腺癌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乳腺癌根治术,观察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果对比3年生存率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平均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乳腺癌根治术疗效相当,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邱志强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化应用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化应用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96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前者为直接送院就诊,后者行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反应、急救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急诊时GC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且观察组死亡率8.33%、残疾率16.67%均较对照组22.92%、37.49%低(P<0.05)。结论对重度急性颅脑损伤执行院前急救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神经损伤,降低残疾率、死亡率。

    作者:毕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撰写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单侧轻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优势

    目的:分析单侧轻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优势。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手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比重和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腰麻。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有效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83.33%,观察组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1.36±0.1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时间(7.52±2.54)min,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78%,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轻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效果更好。

    作者:贾宗智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基于柯式模型的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目的: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Delphi法确定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一级指标权重,使用百分权重法计算二、三级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ICU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其包括一、二、三级指标,其所含的条目数为分别4项、14项、54项。两轮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6%,100%,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95,一、二、三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82、0.398、0.359(P<0.01)。结论本研究的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协调程度高,构建的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可作为评价培训效果工具。

    作者:雷丹;何琼;钱永琴;郁艳艳;杨娅;陈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舒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舒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1.67%)、膀胱痉挛发作次数(1.69±0.14)次/周、满意率(96.67%)、疼痛率(3.33%)、0级舒适度(85.00%)、无膀胱痉挛率(75.0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徐洪宇;崔传威;卢增慧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PBL教学法在呼吸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呼吸科实习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效果与学生满意度。方法选取105名2014年9月~2015年8月到呼吸科实习的临床医学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BL组与LBL组。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提高值及满意度。结果 PBL组和LBL组考核成绩提高值分别为(12.83±6.69)分、(9.80±6.41)分,满意度分别为(43.47±2.55)分、(38.50±2.16)分,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应用于呼吸科实习教学中,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度高,建议在本科实习教学中使用。

    作者:孙峰;玛丽叶古·阿吾提;王在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探讨延伸护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及病情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及病情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5年8月~2016年1月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抽取96例作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对照组(n=48)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n=48)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延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遵医行为。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胆红素水平是(16.75±3.15)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6.72±5.62)μmol/L(P<0.01);研究组平均遵医行为评分是(91.32±2.46)分,高于对照组的(65.48±6.87)分(P<0.01)。结论延伸护理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改善其遵医行为,对其病情有正面影响。

    作者:李俊秋;贾永芬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B-Lynch缝合术用于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B-Lynch缝合术用于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以回顾分析法,选取2012年4月~2016年4月于我院剖宫产中因宫缩乏力出血术中采用B-Lynch缝合术治疗的患者43例为观察组。选取2008年4月~2015年12月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未采取B-Lynch缝合术治疗患者41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7.0±10.2)min,产后出血量(886.0±238.0)ml,无切除子宫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Lynch缝合术操作方法简单容易掌握,止血效果好,疗效确切,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的出血中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作者:左馨;黄燕;姚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针灸结合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对针灸结合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试验组40例给予针灸结合放血疗法。两组患者同时进行一个月的治疗,观察1个月后两组治疗前后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疼痛程度、手肿程度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有一定的改善,并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有效率82.5%(33例),高于对照组的60.0%(24例)。结论针灸结合放血疗法可改善患者的疼痛和上肢运动能力,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显著。

    作者:齐欢;张燕;黄婧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