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磊;周敏杰;曹烨民
目的: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采取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本组2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顺利完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为(52.8±25.2)min、术中出血量为(76.3±21.1)ml;手术后,血清FT3、FT4水平均较术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低钙抽搐3例、声音嘶哑1例、术后出血1例,经对症处理后,显著缓解,不影响疗效和预后;随访半年,均无复发。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显著,对甲状腺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发生少,且操作较为简便,安全性高,预后良好。
作者:沈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供应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220件腔镜器械,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0件。观察组采用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以及腔镜器械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腔镜器械感染率分别为98.2%、100.0%、100.0%、0.9%;对照组分别是90.0%、90.9%、90.9%、9.1%,对比P<0.05。结论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供应中可以有效提高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降低腔镜器械感染率,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郑晓燕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与化疗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0例,依照治疗差异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40例)采取硼替佐米与化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硼替佐米与化疗的临床效果确切,不仅可提高疗效,还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方亮;蒋明东;王正洪;卢前微;彭黎铭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高龄骨科手术患者经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54例高龄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S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慢于L组,运动阻滞较L组起效慢,大运动阻滞时间长,运动恢复时间快,心率异常、血压异常、呼吸抑制发生率小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骨折患者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的麻醉效果较好。
作者:樊晋荣;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为了满足当前大型综合性医院医学影像教学的需求,探索、设计符合综合性医院的医学影像教学系统。方法首先对影像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内部发放调查问卷,分别对老师及学生的教学需求进行调研,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根据影像学教师及学生的需求设计相应的影像教学系统。结论探索和设计符合大型综合性医院医学影像教学系统,有利于提高各阶段医学生医学影像知识的获取。
作者:殷焱;吴晓芬;华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经腹部超声与腔内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经腹部超声与腔内超声的诊断确诊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诊断准确率为76.67%,观察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诊断准确率为92.2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诊断准确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腔内超声相比于经腹部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准确率较高。
作者:王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4例老年慢性气管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单一组(n=37)和联合组(n=37),两组患者均给予吸痰、吸氧、抗生素等常规治疗,单一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联合组加以应用盐酸氨溴索+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有效率为91.89%,高于单一组78.38%(P<0.05);联合组排痰量、咳嗽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玲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实施无痛胃肠镜检查后的观察效果与护理效果。方法收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我院100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高龄患者,患者检查完毕后进行观察,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将两组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高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高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后实施观察措施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杨彤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在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过程中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效果。方法整理收集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8例,对比组44例患者提供洛汀新和强的松治疗方案;研究组44例则在对比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结果研究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为明显低于对比组,同时研究组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含量均低于对比组;血尿素氮、肌酐则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可以有效改善肾脏功能,降低损伤情况。
作者:郭金宝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汉黄芩素对SMMC-7721细胞的抑制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Western-blot检测细胞凋亡通路中关键蛋白Pro-caspase-9和Pro-caspase-8的表达水平。结果汉黄芩素能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作用癌细胞后,Pro-caspase-9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ro-caspase-8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汉黄芩素能够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汉黄芩素通过线粒体信号通路促进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凋亡,汉黄芩素作为抗肝癌药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究甲状腺瘤患者运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85.3±18.6)min,术中出血量为(21.6±9.5)ml,住院时间为(4.3±1.2)d,复发率分别为2.5%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的优势。
作者:武晓鹏;陈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疗效。方法观察进行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I~II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50例,与50例I~II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于术后进行随访,收集资料并统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一年和三年的生存率结果、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外形评估。结果两组生存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形评估情况和外形评估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手术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杜彦斌;李辉;贾兴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日益发展,影像学专科医师的作用也日趋重要。影像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推出,对影像专科医师的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本科室特点,制定出一套基于学分制的自我培训模式,将培训内容与考核目标融入每天的日常工作之中,充分调动专科基地轮转医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的能力和兴趣,完成一整套全面、系统、严格的专科规范化培训模式。通过上述模式的培训,使受培训医师在完成培训计划后,不仅仅能在临床工作中独当一面,并具备一定的临床科研和教学能力,快速、高效提升学生的诊断水平。
作者:严贇琦;冯琦;周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面部皮肤撕裂伤发生率。方法统计2015年9~11月气管插管患者面部皮肤撕裂伤发生率为8.15%。成立质量改进小组,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皮肤撕裂伤的相关知识,修订气管插管固定护理流程,加强临床指导和督查。结果改进后皮肤撕裂伤发生率为2.73%,较改进前8.15%下降。结论开展专项护理培训,修订气管插管固定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技巧,加强临床监测和督查,可以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面部皮肤撕裂伤发生率。
作者:周晶;宋燕波;姜亚娟;杨丹丹;褚敏娟;周月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顺铂联合重组人白介素-2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8月~2015年8月61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治疗情况,随机分为两组,A组31例,以顺铂联合重组人白介素-2胸腔灌注治疗,B组(30例)对照组,单以顺铂胸腔灌注治疗。结果胸水消退情况:A组有效率为83.9%(26/31),B组为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毒副反应均可以耐受,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顺铂联合重组人白介素-2胸膜腔灌注治疗肺癌并恶性胸水有效率高,毒副反应小,治疗方便安全,不仅改善症状,而且提高了生活质量,可作为姑息治疗手段。
作者:何苗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以5A模式为基点的临床健康行为干预对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炎临床疗效的作用。方法130例宫颈炎患者按入选序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治疗结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执行5A模式为基点的健康行为干预,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为72.3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行为干预可有效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代杰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本研究以仰卧位为对照组,研究不同体位干预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2016年1~8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分为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3组,每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天记录光疗时长,连续10天。结果俯卧位组与仰卧位、侧卧位组在黄疸持续天数、光疗时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可缩短光疗时长,促进黄疸患儿的康复。
作者:黎明慧;侯靖佩;李智瑞;肖晴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课上问题式学习模式在外科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校2012级外科护理专业的154名学生,按照学生所在班级将其分为对照组75名和观察组7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演示教学模式授课,观察组根据翻转课堂理念开展课上问题式学习模式教学。两组学习内容相同,均持续教学1学期后进行统一针对性的学习成绩考核,观察两组考核成绩情况。结果观察组成绩考核(92.1±5.8)分、教学满意度83.11%分别较对照组(81.2±6.4)分、54.92%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课上问题式学习模式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改良教学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刘秀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