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学分制的医学影像学专科基地规范化培训新型模式探索

严贇琦;冯琦;周滟

关键词:专科医师培养, 医学影像学, 学分制模式
摘要:随着医学影像学的日益发展,影像学专科医师的作用也日趋重要。影像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推出,对影像专科医师的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本科室特点,制定出一套基于学分制的自我培训模式,将培训内容与考核目标融入每天的日常工作之中,充分调动专科基地轮转医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的能力和兴趣,完成一整套全面、系统、严格的专科规范化培训模式。通过上述模式的培训,使受培训医师在完成培训计划后,不仅仅能在临床工作中独当一面,并具备一定的临床科研和教学能力,快速、高效提升学生的诊断水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体位干预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以仰卧位为对照组,研究不同体位干预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2016年1~8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分为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3组,每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天记录光疗时长,连续10天。结果俯卧位组与仰卧位、侧卧位组在黄疸持续天数、光疗时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可缩短光疗时长,促进黄疸患儿的康复。

    作者:黎明慧;侯靖佩;李智瑞;肖晴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泰安市社区老年人健康养生认知状况调查研究

    当代社会是一个老龄化严重的时期,对健康养生的认知显得尤为重要的是老年群体。通过对泰安市社区老年群体健康现状与健康养生认知的调查,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并探索影响社区老年群体健康状况的因素和健康养生认知水平,为老年群体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为开展和完善社区健康养生服务提供可借鉴的数据资料和建议。

    作者:蔺雷华;刘方玉;董寒晖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化疗致白细胞减少者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白细胞及KPS评分影响分析

    目的:通过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化疗致白细胞减少对白细胞及KPS评分的影响,为临床化疗患者规范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80例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根据患者病情不同分别采用GP或TP方案治疗;观察组于化疗基础行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于化疗基础上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治疗。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等都有明显的升高现象,但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可有效减少化疗所引起的白细胞损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从而保障化疗顺利进行。

    作者:邱阚;刘丽娜;种宝贵;杨书山;支振东;尹长恒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接受产前筛查的600例孕妇,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在胎儿娩出或者引产之后对畸形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00例孕妇娩出胎儿有606例,通过二维超声发现畸形17处、联合二维与四维超声发现25处,通过临床证实畸形共有28处,联合二维和思维超声诊断符合率高于单独二维超声,对比组间差异结果显著(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畸形的诊断率高,有助于降低出生缺陷、促进优生优育,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天颖;李婷婷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100例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分析及预后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分析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急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0月~2016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昏迷患者,其中存活74例,死亡26例。对患者昏迷原因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6例查明病因者以脑血管疾病为多见,占35.00%,其次为中毒,占30.00%,创伤占16.00%,糖尿病相关昏迷占15.00%。昏迷时间、昏迷程度与患者预后有关,昏迷时间越长、昏迷越严重,患者死亡率越高(P<0.05)。结论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主要是脑血管疾病,昏迷时间与昏迷程度是影响急诊昏迷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钱欣;林世荣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医学论文中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化痰活血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4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5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患者给予益气活血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改善,组间比较试验组的TG、TC、LDL-C 水平下降,HDL-C 则升高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和并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疗效更明显。

    作者:董巧稚;李岩;逯金金;张婧倩;崔晓云;万洁;周鹍;蔡玲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选题的基本方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讨论”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治新进展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由嗜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病毒引起,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常见的病原体,RSV也是易引起重症的病原体,并可引起爆发流行,危害极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下呼吸道炎症性病变,好发于2岁以下,峰值发病年龄为3~6月龄,以流涕、咳嗽、阵发性喘息、气促、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听诊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啰音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具有自限性,不同的国家资料显示,其也是流行季节住院患儿中常见的疾病以及因呼吸衰竭而转入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常见原因。

    作者:刘春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责任导师制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和探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和发展临床医学的科技战略措施。培养合格的儿科医师是解决目前儿科临床医师缺失的一个主要途径。该文通过总结多年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验,通过调查受训者临床技术水平、科研能力等指标,分析责任导师制在整个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证实二者结合可相互弥补缺点,相得益彰,能有效提高受训医师临床技能水平、提升科研能力、有利于增进二者感情,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为儿科及其他临床学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作者:李听松;宿玉玺;程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消毒供应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的:探究在医院感染预防中做好消毒供应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感染情况为对照组,随后开展消毒供应工作,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感染情况为研究组,对消毒供应工作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客观评价。结果研究组感染发生率1.26%,低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7.49%。结论在医院感染预防中做好消毒供应工作,进一步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事件。

    作者:李淑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住院医师在普通外科规范化培训中的临床带教方法探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基础。随着培训人数及医疗机构单位的增多,临床工作任务繁重,怎样进行带教,一直是大家探讨的热点。因此,结合我院普通外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特点及多年的临床带教工作情况,浅谈我科临床带教的体会,总结如下几方面:做好入科宣教;加强外科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及临床应用;加强外科手术基本操作的训练;养成科学的严谨的临床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及高尚的医德医风和高度的责任意识。

    作者:蔡治方;刘尧;兰天罡;彭慈军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在常规抗休克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观察组给予去甲肾上素治疗,对照组给予注射盐酸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去甲肾上素和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对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休克微循环,快速纠正休克症状。结论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能更好的纠正休克症状。

    作者:肖京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供应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供应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220件腔镜器械,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0件。观察组采用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以及腔镜器械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腔镜器械感染率分别为98.2%、100.0%、100.0%、0.9%;对照组分别是90.0%、90.9%、90.9%、9.1%,对比P<0.05。结论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供应中可以有效提高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降低腔镜器械感染率,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郑晓燕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舒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舒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1.67%)、膀胱痉挛发作次数(1.69±0.14)次/周、满意率(96.67%)、疼痛率(3.33%)、0级舒适度(85.00%)、无膀胱痉挛率(75.0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徐洪宇;崔传威;卢增慧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收取我院100例胆结石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3年12月~2014年11月,观察组患者使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将两组胆结石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胆结石患者随访1年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总费用(4523.14±256.33)元、术后住院时间(5.21±1.05)天、术中出血量(112.10±2.33)ml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马亮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补体C1q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诊断中的相关性研究分析

    目的:分析补体C1q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诊断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患者4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选择其他风湿性疾病和其他肾脏疾病患者40例,将其作为疾病对照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选择单向免疫扩散法来对研究对象的血液补体C1q进行测量。结果在血清补体C1q水平方面,实验组患者低于疾病对照组和对照组(P<0.05);另外活动期患者的血清补体C1q水平低于稳定期患者(P<0.05)。结论补体C1q水平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患者的肾脏损害存在显著相关性,且稳定期患者的补体C1q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可将其当成狼疮肾炎患者病情活动性变化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能为早期诊断和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笑梅;王建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医学论文的写作模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骨转移瘤X线和CT诊断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X线和CT诊断骨转移瘤的准确率,给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骨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临床病理学检查并确诊,所有患者均经应用X线和CT进行诊断研究,统计并分析临床诊断结果。结果 CT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性破坏占13.33%,溶骨性破坏占84.44%,混合性骨破坏占2.22%。结论临床诊断骨转移瘤的有效方法是X线和CT。

    作者:刘建忠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