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毒供应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地位和作用

李淑芳

关键词:消毒供应工作, 医院, 感染预防, 作用
摘要:目的:探究在医院感染预防中做好消毒供应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感染情况为对照组,随后开展消毒供应工作,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感染情况为研究组,对消毒供应工作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客观评价。结果研究组感染发生率1.26%,低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7.49%。结论在医院感染预防中做好消毒供应工作,进一步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事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的护理

    心脏骤停是临床危急的病症,如不及时救治,患者的生命会受到威胁。随着心肺复苏(CPR)技术和临床新研究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比率大幅提升,但目前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仍然很低。ROSC患者的心脏骤停情况刚刚好转,状态仍然很不稳定,进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后,在积极治疗原发病、机械通气、降低脑损伤、提高重要脏器的灌注及营养支持的同时,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少ROSC患者的病死率极为重要。本研究总结过去的护理经验,结合本科室开展的护理技术,对ROSC的护理提供一些经验分享。

    作者:邓飞;宋燕波;陈华玉;崔云云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44例接受二线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为对象,给予静脉滴注伊立替康和雷替曲塞方案化疗,评估近期疗效,并观察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44例患者中有2例因IV度腹泻终止第2周期化疗,无法评估近期疗效。其他42例患者均至少完成2个周期的化疗干预,均可进行近期疗效评价:CR 1例, PR 7例,SD 18例,PD 16例,临床总缓解率为19.05%,疾病控制率为61.90%。主要毒副反应包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厌食无力、骨髓抑制及肝或肾功能损害,且严重程度多以1~2级为主。42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3.4个月(95%CI:2.7~4.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9.2个月(95%CI:4.6~13.8个月)。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化疗二线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近远期疗效可观,毒副反应轻,安全可靠。

    作者:邓玲慧;刘允刚;张华;邓建忠;陆文斌;金建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栏目介绍

    作者:《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案例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理论教学中的初步实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方法随机选取2012~2013级临床专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生122人为对照组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教学;2014~2015级临床专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生118人为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教学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及考试比较评估两种教学方法。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病例分析成绩以及总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提高临床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等,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成绩。

    作者:刘翔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出院随访对脑血管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出院随访对脑血管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3例脑血管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常规出院指导)及观察组27例(出院随访),比较其影响效果。结果两组功能预后评价、结局评定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随访对脑血管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好。

    作者:王文刚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鼻内镜手术联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疗效及复发观察

    目的:探究鼻内镜手术联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以2014年7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息肉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则予以鼻内镜手术联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半年及1年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鼻内镜手术联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疗效确切,术后复发率较低,有利于预后。

    作者:李韬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做中学”在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做中学”教育理论在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2016学年第1学期,选取锦州医科大学2013级护理学专业221人为研究对象,在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实践教学中实施“做中学”,并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学生对“做中学”学习持肯定态度,极评价均在86.4%以上;学生对“做中学”学习的能力培养作用持肯定态度,极评价均在91.9%以上。结论对护理本科学生,“做中学”学习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回顾、理解、记忆和应用,能促进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的发展。

    作者:刘涛;张会君;梁春光;黄米娜;戴红良;袁红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神经内科患者应用留置导尿管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留置导尿管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尿路感染、漏尿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留置尿管者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漏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孙英英;焦瑞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观察与临床护理

    目的:观察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法将70例患者分成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胺碘酮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心衰合并心律失常者药物治疗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血压水平,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攸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与护理前(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获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医院护理水平。

    作者:石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3种含氧卤酸盐和6种卤乙酸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3种含氧卤酸盐和6种卤乙酸的离子色谱方法。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法,选用IonPac AS19分离柱,以自动淋洗液发生器生成的8~42 mmol/L KOH为淋洗液洗脱,抑制电导检测器检测,水样经沉淀脱色后,过滤进样分析。对色谱条件、干扰离子和进样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优化。结果方法的相关性好r>0.9991,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为1.12~4.26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6%~102.3%,精密度RSD为2.03%~2.42%。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操作简便,适合生活饮用水中3种含氧卤酸盐和6种卤乙酸的同时检测分析。

    作者:林华影;张伟;张琼;李一丹;林瑶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探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

    目的:研究卡前列甲酯栓(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应用于产后出血中的预防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1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实施缩宫素预防及一般护理,观察组予以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并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分别为(151.08±16.98)ml、(225.97±31.14)ml,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并实施有效护理,能够预防产后出血,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吴白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消毒供应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的:探究在医院感染预防中做好消毒供应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感染情况为对照组,随后开展消毒供应工作,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感染情况为研究组,对消毒供应工作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客观评价。结果研究组感染发生率1.26%,低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7.49%。结论在医院感染预防中做好消毒供应工作,进一步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事件。

    作者:李淑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追踪方法学在手术安全核查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手术安全核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共进行手术20065台,对比应用追踪方法学前后的手术安全核查工作质量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而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的手术安全核查工作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效,可有效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

    作者:冯之良;王金玲;施荟群;王春玲;杨玲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汉黄芩素对人肝癌SMMC-7721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汉黄芩素对SMMC-7721细胞的抑制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Western-blot检测细胞凋亡通路中关键蛋白Pro-caspase-9和Pro-caspase-8的表达水平。结果汉黄芩素能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作用癌细胞后,Pro-caspase-9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ro-caspase-8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汉黄芩素能够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汉黄芩素通过线粒体信号通路促进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凋亡,汉黄芩素作为抗肝癌药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150例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疗效。方法观察进行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I~II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50例,与50例I~II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于术后进行随访,收集资料并统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一年和三年的生存率结果、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外形评估。结果两组生存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形评估情况和外形评估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手术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杜彦斌;李辉;贾兴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常见的医学科研设计方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片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依帕司他片和甲钴胺片联合给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其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4月确诊的7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帕司他片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依帕司他片和甲钴胺片联合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其副反应的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14%vs.82.86%),且其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71%vs.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副反应均在短期内自行好转。结论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患者联合应用依帕司他片和甲钴胺片两种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其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海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α-硫辛酸对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以同型半胱氨酸(Hcy)预处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不同剂量α-硫辛酸(ALA)对其保护作用。方法将HUVEC-12细胞株进行人工传代培养,并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Hcy组(0.2 mmol/L)、ALA组(0.2 mmol/L Hcy+0.5 mmol/L ALA)。干预24 h后应用MTT法观察其对内皮细胞存活的影响、激光显微镜直接观察其对对内皮细胞内活性氧的影响。结果细胞经Hcy处理后,细胞明显受抑制,且Hcy能诱导内皮细胞产生氧自由基(ROS),而ALA可拮抗Hcy的氧化应激作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cy可通过增加细胞胞内ROS生成引起内皮细胞氧化损伤,而α-硫辛酸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保护受损内皮细胞。

    作者:荣季冬;姜顺涛;邓玉洁;刘会;张曙影;石蓓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浅谈翟凤霞教授治疗反复性霉菌性阴道炎的经验

    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的多发病、常见病。霉菌性阴道炎的病原体主要是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约10%非孕妇女及30%有孕妇女阴道中有此菌寄生,但不引起症状,当阴道中糖原增多,酸度增加,局部细胞免疫力下降时,适合念珠菌繁殖引起炎症,故多见于孕妇、糖尿病人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者。霉菌性阴道炎易反复发作,不仅仅会影响到身体健康,也会对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翟凤霞教授立足于传统中医理论,提出肝脾失调是阴道炎反复发作的主要病机,治疗上重视调肝理脾,自拟方药治疗反复性霉菌性阴道炎,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晓林;翟凤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