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4例老年慢性气管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单一组(n=37)和联合组(n=37),两组患者均给予吸痰、吸氧、抗生素等常规治疗,单一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联合组加以应用盐酸氨溴索+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有效率为91.89%,高于单一组78.38%(P<0.05);联合组排痰量、咳嗽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玲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微栓子阳性脑梗死效果。方法对我院50例微栓子阳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疗效。结果治疗前后50例患者NIHSS评分、Barth指数、MMP-9、ICAM-1、微栓子阳性分级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微栓子阳性脑梗死效果确切。
作者:杨军;洪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近年来,生物安全事故不断出现,实验室感染事件屡有报道,给学生健康带来危害,造成严重后果。医学生在实验中不可避免要接触一些病原微生物,存在感染隐患,因此加强对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教育具有重要的紧迫性。在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将生物安全知识技能贯穿到理论和实验教学过程中,并加强考核,培养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使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收到良好效果,为进一步的工作提供了基础。
作者:赵振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比较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收取我院100例胆结石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3年12月~2014年11月,观察组患者使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将两组胆结石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胆结石患者随访1年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总费用(4523.14±256.33)元、术后住院时间(5.21±1.05)天、术中出血量(112.10±2.33)ml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马亮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月我院接受诊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2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1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基础治疗,治疗组应用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及布地奈德疗法,对照组使用庆大霉素和α-糜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比对照组明显改善,不良反应(3.38%)少于对照组(1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能有效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率。
作者:李业梅;俞小卫;左一俊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在宫外孕早期诊断中应用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早期宫外孕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A组施予阴道超声检查,B组施予腹部超声检查,超声检查结果分别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A组诊断符合率是93.3%,高于B组的76.6%,A组附件区包块、盆腔积液、子宫假孕囊、胚芽反射、原始心血管搏动的检出率均高于B组(P<0.05)。结论在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中,相较于腹部超声,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
作者:周丽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经腹部超声与腔内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经腹部超声与腔内超声的诊断确诊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诊断准确率为76.67%,观察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诊断准确率为92.2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诊断准确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腔内超声相比于经腹部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准确率较高。
作者:王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通过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化疗致白细胞减少对白细胞及KPS评分的影响,为临床化疗患者规范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80例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根据患者病情不同分别采用GP或TP方案治疗;观察组于化疗基础行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于化疗基础上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治疗。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等都有明显的升高现象,但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可有效减少化疗所引起的白细胞损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从而保障化疗顺利进行。
作者:邱阚;刘丽娜;种宝贵;杨书山;支振东;尹长恒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卡前列甲酯栓(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应用于产后出血中的预防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1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实施缩宫素预防及一般护理,观察组予以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并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分别为(151.08±16.98)ml、(225.97±31.14)ml,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并实施有效护理,能够预防产后出血,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吴白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在变异根管患者的临床诊治中,锥束CT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46例变异根管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均需要接受X线扫描与锥束CT扫描,对两种方法的疾病检出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46例变异根管患者接受X线扫描后的检出例数为30例,而锥束CT的检出例数则达到了45例。锥束CT对于变异根管的检出率高于传统的X线扫描,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经对比后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变异根管患者的临床诊治中,患者接受锥束CT扫描的疾病检出率高于传统的X线扫描,这是患者治疗效果得以保证的重要基础。
作者:朱小军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对临床输血病历进行调查分析,不断改进和提高输血病历书写质量。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3~2015年临床输血病历903例,每份输血病历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要求进行考核。结果2013年输血病历缺陷率为39.32%,2014年缺陷率为11.26%,2015年缺陷率为24.68%,2014年较2013年下降(P<0.05),2015年较2014年上升(P<0.05)。护理记录、输血前检测、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及输血会诊单这三个项目缺陷率逐年下降,输血指征控制情况缺陷率逐年上升。结论加强输血各环节管理,对输血病历存在问题进行持续性改进能有效降低输血病历的缺陷率,以避免输血纠纷发生。
作者:堵敏霞;韦俐;上官志敏;董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急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因患者病情危重及复杂多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儿科自身特点及学科的特殊,临床实践教学工作中面临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教师方面因素和学生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因素,给我们临床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为此我们结合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改变教学模式,安排多种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并加强医患沟通的训练以及医德医风的教育,利完成临床教学任务。
作者:胡兰;王文磊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影响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方法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依从性好及依从性差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病程、消化性溃疡类型、家庭支持、消化性溃疡疾病知识信念、经济条件、药物不良反应、医患关系、居住地等因素上的等差异。结果药物治疗依从性好50例(55.56%,50/90),依从性差40例(44.44%,40/90);两组患者之间年龄、教育水平、溃疡病程、家庭支持、消化性溃疡疾病知识信念、经济条件、药物不良反应、医患关系、居住地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药物依从性因素为:年龄≥60岁、缺乏对疾病认识、药物不良反应、医患关系一般(OR=4.11、3.98、3.42、2.88)。结论影响消化性溃疡患者药物因素复杂,应针对性影响因素实施有效对策提高其依从性。
作者:姜树中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索舒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1.67%)、膀胱痉挛发作次数(1.69±0.14)次/周、满意率(96.67%)、疼痛率(3.33%)、0级舒适度(85.00%)、无膀胱痉挛率(75.0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徐洪宇;崔传威;卢增慧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3种含氧卤酸盐和6种卤乙酸的离子色谱方法。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法,选用IonPac AS19分离柱,以自动淋洗液发生器生成的8~42 mmol/L KOH为淋洗液洗脱,抑制电导检测器检测,水样经沉淀脱色后,过滤进样分析。对色谱条件、干扰离子和进样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优化。结果方法的相关性好r>0.9991,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为1.12~4.26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6%~102.3%,精密度RSD为2.03%~2.42%。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操作简便,适合生活饮用水中3种含氧卤酸盐和6种卤乙酸的同时检测分析。
作者:林华影;张伟;张琼;李一丹;林瑶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14例采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治疗的二尖瓣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术后均实行全面护理措施,分析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为心脏手术患者提供护理借鉴经验。结果经过全面护理后所有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十分满意。结论对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后实施全面护理符合患者的实际需要,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作者:易春玉;苏丽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究多巴胺与硝普钠联合应用于心肌梗死后左心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的70例心肌梗死后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症状缓解及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概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为(2.89±1.67)d,住院时间为(10.15±2.42)d,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硝普钠应用于心肌梗死后左心衰竭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病情,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李晓琼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所收治30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执行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成效、麻醉当中各阶段血压、心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时、切开后与拔管时的心率分别为(78.8±7.5)次/分、(75.3±7.3)次/分、(78.2±7.6)次/分,血压分别为(82.7±5.6) mm Hg、(81.4±5.6)mm Hg、(82.2±5.0)mm H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可以提高麻醉效果,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田军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课上问题式学习模式在外科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校2012级外科护理专业的154名学生,按照学生所在班级将其分为对照组75名和观察组7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演示教学模式授课,观察组根据翻转课堂理念开展课上问题式学习模式教学。两组学习内容相同,均持续教学1学期后进行统一针对性的学习成绩考核,观察两组考核成绩情况。结果观察组成绩考核(92.1±5.8)分、教学满意度83.11%分别较对照组(81.2±6.4)分、54.92%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课上问题式学习模式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改良教学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刘秀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