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参考文献类型和载体标识的说明

关键词:
摘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信息平台支撑下的宫颈疾病防治双向转诊管理模式的探索

    目的:探讨宫颈疾病防治双向转诊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参加梅陇社区贫困和退休妇女共3992人做实验组,2014年的4845人为对照组。对照组沿用原来的管理模式,实验组采用规范化筛查、转诊、随访、健康教育及专业培训为一体的双向转诊管理模式。观察两组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筛查检出率;宫颈异常妇女的有效就诊率、CIN及宫颈癌妇女的治疗率。结果实验组的CIN筛查检出率及宫颈癌筛查检出率、宫颈异常妇女的有效就诊率和治疗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信息平台支撑下的宫颈疾病防治双向转诊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宫颈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可靠地临床依据。

    作者:汤永华;张祥荣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医学论文中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医学论文的写作模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锥束CT在变异根管临床诊治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分析在变异根管患者的临床诊治中,锥束CT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46例变异根管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均需要接受X线扫描与锥束CT扫描,对两种方法的疾病检出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46例变异根管患者接受X线扫描后的检出例数为30例,而锥束CT的检出例数则达到了45例。锥束CT对于变异根管的检出率高于传统的X线扫描,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经对比后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变异根管患者的临床诊治中,患者接受锥束CT扫描的疾病检出率高于传统的X线扫描,这是患者治疗效果得以保证的重要基础。

    作者:朱小军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中晚期肝癌化疗中康艾注射液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中晚期肝癌化疗中康艾注射液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两组,各31例。对照组通过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艾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缓解率64.52%,对照组的总缓解率3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白细胞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肝癌化疗中,经康艾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程曦;杨倞;孟岩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氨氯地平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5.12%)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朱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各4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7.5%vs.20.0%、护理满意度95.0%vs.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可显著提高普外科护理质量。

    作者:贾健美;初远萍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撰写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采用多奈哌齐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6月~2016年6月因血管性痴呆于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就诊的6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31例为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31例为多奈哌齐治疗,设为实验组。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MMSE[(22.59±3.87)分vs.(17.51±3.35)分]和ADL[(53.32±7.55)分vs.(41.29±7.61)分]较对照组提高,CDR较对照组下降[(0.88±0.18)分vs.(1.66±0.30)分],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0例(96.77%)vs.26例(83.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较好。

    作者:蔡英杰;黄滨滨;龙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及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住院患者睡眠治疗及血压情况改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观察比较120例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及血压的改善情况。结果120例患者出院时平均每天睡眠时间(9.75±1.08) h,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6.55±1.28)分,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评分与入院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出院时收缩压(125.36±12.60)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84.74±9.37) mm Hg,120例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低于入院时(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加以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控制血压,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作者:许惠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水胶体敷料防治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水胶体敷料防治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可行性。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PICC置管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50例和水胶体组50例,对照组采用在PICC置管穿刺上臂外涂喜辽妥,水胶体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水胶体敷料防治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结果水胶体组跟对照组比较,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更低,P<0.05;其中,对照组发生率为20.00%,水胶体组发生率为4.00%。结论水胶体敷料防治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可行性高,可有效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操作简单,可行性高。

    作者:冯芙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B-Lynch缝合术用于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B-Lynch缝合术用于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以回顾分析法,选取2012年4月~2016年4月于我院剖宫产中因宫缩乏力出血术中采用B-Lynch缝合术治疗的患者43例为观察组。选取2008年4月~2015年12月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未采取B-Lynch缝合术治疗患者41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7.0±10.2)min,产后出血量(886.0±238.0)ml,无切除子宫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Lynch缝合术操作方法简单容易掌握,止血效果好,疗效确切,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的出血中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作者:左馨;黄燕;姚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经腹部超声与腔内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究与分析经腹部超声与腔内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经腹部超声与腔内超声的诊断确诊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诊断准确率为76.67%,观察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诊断准确率为92.2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诊断准确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腔内超声相比于经腹部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准确率较高。

    作者:王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探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

    目的:研究卡前列甲酯栓(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应用于产后出血中的预防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1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实施缩宫素预防及一般护理,观察组予以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并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分别为(151.08±16.98)ml、(225.97±31.14)ml,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并实施有效护理,能够预防产后出血,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吴白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疗效对比研究进展

    随着白内障手术方式的变化与更新,透明角膜切口下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俨然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普遍的白内障手术方式,该手术方式以操作时间短、安全性高、手术创伤小、术后愈合快而被广大患者所认可。随着超声乳化术和折叠晶体的飞速发展,透明角膜切口的尺寸也在不断减小。但不同方式的切口以及不同尺寸的透明角膜切口下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对白内障患者角膜屈光状态、视觉质量、泪膜稳定性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本文回顾了近年来该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将相关研究的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耿剑琼;张文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专利类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在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过程中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效果。方法整理收集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8例,对比组44例患者提供洛汀新和强的松治疗方案;研究组44例则在对比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结果研究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为明显低于对比组,同时研究组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含量均低于对比组;血尿素氮、肌酐则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可以有效改善肾脏功能,降低损伤情况。

    作者:郭金宝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分段式教学在脉管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与体会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生培训体系中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医学生毕业后的第一站,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我科将分段式教学引入脉管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中。分段式教学通过模拟入院、初步治疗后、疾病主要矛盾的转移、疾病治疗后期治疗与调护等。来达到增强学员临床思维能力、浓缩病程、提高学员主观能动性、提高学员科研能力;分段式教学是一种高效的医学教育模式,通过该模式有利于培养优秀的住院医师。我科通过分段式教学,获得了良好培训效果。

    作者:徐磊;周敏杰;曹烨民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PBL教学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4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进行轮转的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共42名,随机分为PBL带教组21名,传统带教组21名,教学完成后分别给予相同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同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住院医师对不同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与传统模式教学相比, PBL模式教学住院医师基础理论考核成绩(23.7±1.2vs.18.2±2.8,P<0.05)、病史收集及病例分析成绩(41.5±3.1vs.34.3±8.4,P<0.05)及临床技能考试成绩(24.9±4.2vs.19.1±6.5,P<0.05)均提高;问卷调查住院医师对教学的评价显示,PBL模式教学在6方面均优于传统模式教学(P<0.05)。结论 PBL模式教学有助于在心内科参加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操作能力的掌握,显著提高教学的质量。

    作者:赵希军;李景森;徐会圃;张芳;李跃荣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关于参考文献类型和载体标识的说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