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信息平台支撑下的宫颈疾病防治双向转诊管理模式的探索

汤永华;张祥荣

关键词:宫颈癌, 信息平台, 双向转诊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疾病防治双向转诊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参加梅陇社区贫困和退休妇女共3992人做实验组,2014年的4845人为对照组。对照组沿用原来的管理模式,实验组采用规范化筛查、转诊、随访、健康教育及专业培训为一体的双向转诊管理模式。观察两组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筛查检出率;宫颈异常妇女的有效就诊率、CIN及宫颈癌妇女的治疗率。结果实验组的CIN筛查检出率及宫颈癌筛查检出率、宫颈异常妇女的有效就诊率和治疗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信息平台支撑下的宫颈疾病防治双向转诊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宫颈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可靠地临床依据。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病例分析法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病例分析法是一种新式的教学方法,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病例为基础。通过病例分析,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及,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重症医学教学中病例分析法的应用、实施并结合自己多年教学体会,分析了病例分析教学法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潜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作者:宫敏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顺铂联合重组人白介素-2胸膜腔灌注治疗恶性胸水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顺铂联合重组人白介素-2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8月~2015年8月61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治疗情况,随机分为两组,A组31例,以顺铂联合重组人白介素-2胸腔灌注治疗,B组(30例)对照组,单以顺铂胸腔灌注治疗。结果胸水消退情况:A组有效率为83.9%(26/31),B组为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毒副反应均可以耐受,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顺铂联合重组人白介素-2胸膜腔灌注治疗肺癌并恶性胸水有效率高,毒副反应小,治疗方便安全,不仅改善症状,而且提高了生活质量,可作为姑息治疗手段。

    作者:何苗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基于信息平台支撑下的宫颈疾病防治双向转诊管理模式的探索

    目的:探讨宫颈疾病防治双向转诊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参加梅陇社区贫困和退休妇女共3992人做实验组,2014年的4845人为对照组。对照组沿用原来的管理模式,实验组采用规范化筛查、转诊、随访、健康教育及专业培训为一体的双向转诊管理模式。观察两组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筛查检出率;宫颈异常妇女的有效就诊率、CIN及宫颈癌妇女的治疗率。结果实验组的CIN筛查检出率及宫颈癌筛查检出率、宫颈异常妇女的有效就诊率和治疗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信息平台支撑下的宫颈疾病防治双向转诊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宫颈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可靠地临床依据。

    作者:汤永华;张祥荣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单侧轻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优势

    目的:分析单侧轻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优势。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手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比重和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腰麻。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有效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83.33%,观察组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1.36±0.1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时间(7.52±2.54)min,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78%,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轻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效果更好。

    作者:贾宗智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面部皮肤撕裂伤发生率的质量改进

    目的: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面部皮肤撕裂伤发生率。方法统计2015年9~11月气管插管患者面部皮肤撕裂伤发生率为8.15%。成立质量改进小组,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皮肤撕裂伤的相关知识,修订气管插管固定护理流程,加强临床指导和督查。结果改进后皮肤撕裂伤发生率为2.73%,较改进前8.15%下降。结论开展专项护理培训,修订气管插管固定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技巧,加强临床监测和督查,可以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面部皮肤撕裂伤发生率。

    作者:周晶;宋燕波;姜亚娟;杨丹丹;褚敏娟;周月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与护理前(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获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医院护理水平。

    作者:石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甲状腺瘤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优势探究

    目的:探究甲状腺瘤患者运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85.3±18.6)min,术中出血量为(21.6±9.5)ml,住院时间为(4.3±1.2)d,复发率分别为2.5%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的优势。

    作者:武晓鹏;陈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择期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择期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择期剖宫产产妇17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5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结果两组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比中,研究组对健康知识的总掌握率为97.65%,高于对照组87.06%(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在择期剖宫产中的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玮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参考文献的分类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儿科急诊医学临床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急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因患者病情危重及复杂多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儿科自身特点及学科的特殊,临床实践教学工作中面临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教师方面因素和学生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因素,给我们临床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为此我们结合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改变教学模式,安排多种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并加强医患沟通的训练以及医德医风的教育,利完成临床教学任务。

    作者:胡兰;王文磊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出院随访对脑血管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出院随访对脑血管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3例脑血管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常规出院指导)及观察组27例(出院随访),比较其影响效果。结果两组功能预后评价、结局评定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随访对脑血管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好。

    作者:王文刚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PBL联合FCM模式在留学生血液疾病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以问题为导向(PBL)联合翻转课堂(FCM)教学模式在留学生血液系统疾病中的教学效果。方法以临床医学专业大学三年级30名留学生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传统方式教学组和PBL联合FCM教学组。课后通过理论考试及问卷调差,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PBL联合FCM组与传统教学组相比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87.3±25.1)分及(67.7±18.2)分、教学满意度分别为(90.6±18.3)分及(65.2±8.9)分,兴趣度分别为(69.2±24.8)及(40.6±1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联合FCM教学方式在留学生血液系统疾病授课中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慧涵;廖爱军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探究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所收治30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执行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成效、麻醉当中各阶段血压、心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时、切开后与拔管时的心率分别为(78.8±7.5)次/分、(75.3±7.3)次/分、(78.2±7.6)次/分,血压分别为(82.7±5.6) mm Hg、(81.4±5.6)mm Hg、(82.2±5.0)mm H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可以提高麻醉效果,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田军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住院医师在普通外科规范化培训中的临床带教方法探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基础。随着培训人数及医疗机构单位的增多,临床工作任务繁重,怎样进行带教,一直是大家探讨的热点。因此,结合我院普通外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特点及多年的临床带教工作情况,浅谈我科临床带教的体会,总结如下几方面:做好入科宣教;加强外科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及临床应用;加强外科手术基本操作的训练;养成科学的严谨的临床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及高尚的医德医风和高度的责任意识。

    作者:蔡治方;刘尧;兰天罡;彭慈军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责任导师制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和探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和发展临床医学的科技战略措施。培养合格的儿科医师是解决目前儿科临床医师缺失的一个主要途径。该文通过总结多年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验,通过调查受训者临床技术水平、科研能力等指标,分析责任导师制在整个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证实二者结合可相互弥补缺点,相得益彰,能有效提高受训医师临床技能水平、提升科研能力、有利于增进二者感情,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为儿科及其他临床学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作者:李听松;宿玉玺;程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选题的基本方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122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其中实验组采取预见性一次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常规组采取两次进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死亡率分别为16.39%与26.23%,P<0.05;实验组恢复情况相比常规组明显较优,P<0.05。结论对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建议采用预见性一次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术后恢复情况较佳。

    作者:赵晓程;赵晓鹏;朱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针灸结合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对针灸结合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试验组40例给予针灸结合放血疗法。两组患者同时进行一个月的治疗,观察1个月后两组治疗前后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疼痛程度、手肿程度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有一定的改善,并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有效率82.5%(33例),高于对照组的60.0%(24例)。结论针灸结合放血疗法可改善患者的疼痛和上肢运动能力,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显著。

    作者:齐欢;张燕;黄婧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与分析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发分为单独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每组各45例,单独用药组给予胺碘酮,联合用药组给予胺碘酮+稳心颗粒,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结果联合用药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LVEF升高、LVEDV降低、LVESV降低、HR降低、SBP降低、DBP降低,联合用药组与单独用药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指标。

    作者:仁英;路俊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基于柯式模型的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目的: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Delphi法确定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一级指标权重,使用百分权重法计算二、三级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ICU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其包括一、二、三级指标,其所含的条目数为分别4项、14项、54项。两轮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6%,100%,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95,一、二、三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82、0.398、0.359(P<0.01)。结论本研究的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协调程度高,构建的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可作为评价培训效果工具。

    作者:雷丹;何琼;钱永琴;郁艳艳;杨娅;陈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