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晶;宋燕波;姜亚娟;杨丹丹;褚敏娟;周月红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患者长期生存情况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3月~2008年3月收治的接受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50例,通过随访对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进行观察,对相关预后因素进行探析。结果随访发现,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6.1±0.4)年,骨转移是影响内分泌治疗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对于采用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而已,是否存在骨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和其他病理分级相比,骨转移对前列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更明显。
作者:王晶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出院随访对脑血管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3例脑血管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常规出院指导)及观察组27例(出院随访),比较其影响效果。结果两组功能预后评价、结局评定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随访对脑血管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好。
作者:王文刚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3种含氧卤酸盐和6种卤乙酸的离子色谱方法。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法,选用IonPac AS19分离柱,以自动淋洗液发生器生成的8~42 mmol/L KOH为淋洗液洗脱,抑制电导检测器检测,水样经沉淀脱色后,过滤进样分析。对色谱条件、干扰离子和进样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优化。结果方法的相关性好r>0.9991,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为1.12~4.26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6%~102.3%,精密度RSD为2.03%~2.42%。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操作简便,适合生活饮用水中3种含氧卤酸盐和6种卤乙酸的同时检测分析。
作者:林华影;张伟;张琼;李一丹;林瑶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以问题为导向(PBL)联合翻转课堂(FCM)教学模式在留学生血液系统疾病中的教学效果。方法以临床医学专业大学三年级30名留学生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传统方式教学组和PBL联合FCM教学组。课后通过理论考试及问卷调差,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PBL联合FCM组与传统教学组相比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87.3±25.1)分及(67.7±18.2)分、教学满意度分别为(90.6±18.3)分及(65.2±8.9)分,兴趣度分别为(69.2±24.8)及(40.6±1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联合FCM教学方式在留学生血液系统疾病授课中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慧涵;廖爱军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单侧轻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优势。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手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比重和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腰麻。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有效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83.33%,观察组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1.36±0.1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时间(7.52±2.54)min,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78%,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轻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效果更好。
作者:贾宗智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急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0月~2016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昏迷患者,其中存活74例,死亡26例。对患者昏迷原因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6例查明病因者以脑血管疾病为多见,占35.00%,其次为中毒,占30.00%,创伤占16.00%,糖尿病相关昏迷占15.00%。昏迷时间、昏迷程度与患者预后有关,昏迷时间越长、昏迷越严重,患者死亡率越高(P<0.05)。结论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主要是脑血管疾病,昏迷时间与昏迷程度是影响急诊昏迷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钱欣;林世荣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在变异根管患者的临床诊治中,锥束CT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46例变异根管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均需要接受X线扫描与锥束CT扫描,对两种方法的疾病检出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46例变异根管患者接受X线扫描后的检出例数为30例,而锥束CT的检出例数则达到了45例。锥束CT对于变异根管的检出率高于传统的X线扫描,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经对比后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变异根管患者的临床诊治中,患者接受锥束CT扫描的疾病检出率高于传统的X线扫描,这是患者治疗效果得以保证的重要基础。
作者:朱小军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究中晚期肝癌化疗中康艾注射液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两组,各31例。对照组通过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艾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缓解率64.52%,对照组的总缓解率3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白细胞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肝癌化疗中,经康艾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程曦;杨倞;孟岩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留置导尿管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尿路感染、漏尿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留置尿管者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漏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孙英英;焦瑞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中医推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过程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纳入的10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全体患者均为首次膝关节置换,按常规流程规范执行手术操作,术后进行抗炎、止痛、预防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的对症干预。术后4周内随访患者康复进展。患者术后均接受中医推拿康复治疗,术后1、3、5周各采用HSS和VAS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评分,了解患者预后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3、5周时,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逐渐升高(P<0.05);术后1、3、5周,患者VAS疼痛评分逐渐下降(P<0.05)。结论中医推拿治疗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过程中,能进一步改善预后效果,促进患者良好康复。
作者:许泽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比较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收取我院100例胆结石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3年12月~2014年11月,观察组患者使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将两组胆结石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胆结石患者随访1年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总费用(4523.14±256.33)元、术后住院时间(5.21±1.05)天、术中出血量(112.10±2.33)ml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马亮 刊期: 2016年第34期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由嗜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病毒引起,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常见的病原体,RSV也是易引起重症的病原体,并可引起爆发流行,危害极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下呼吸道炎症性病变,好发于2岁以下,峰值发病年龄为3~6月龄,以流涕、咳嗽、阵发性喘息、气促、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听诊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啰音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具有自限性,不同的国家资料显示,其也是流行季节住院患儿中常见的疾病以及因呼吸衰竭而转入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常见原因。
作者:刘春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病例分析法是一种新式的教学方法,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病例为基础。通过病例分析,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及,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重症医学教学中病例分析法的应用、实施并结合自己多年教学体会,分析了病例分析教学法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潜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作者:宫敏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以5A模式为基点的临床健康行为干预对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炎临床疗效的作用。方法130例宫颈炎患者按入选序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治疗结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执行5A模式为基点的健康行为干预,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为72.3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行为干预可有效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代杰 刊期: 2016年第34期
心脏骤停是临床危急的病症,如不及时救治,患者的生命会受到威胁。随着心肺复苏(CPR)技术和临床新研究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比率大幅提升,但目前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仍然很低。ROSC患者的心脏骤停情况刚刚好转,状态仍然很不稳定,进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后,在积极治疗原发病、机械通气、降低脑损伤、提高重要脏器的灌注及营养支持的同时,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少ROSC患者的病死率极为重要。本研究总结过去的护理经验,结合本科室开展的护理技术,对ROSC的护理提供一些经验分享。
作者:邓飞;宋燕波;陈华玉;崔云云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择期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择期剖宫产产妇17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5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结果两组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比中,研究组对健康知识的总掌握率为97.65%,高于对照组87.06%(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在择期剖宫产中的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玮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