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0例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分析及预后影响因素探讨

钱欣;林世荣

关键词:急诊昏迷, 病因, 预后,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急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0月~2016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昏迷患者,其中存活74例,死亡26例。对患者昏迷原因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6例查明病因者以脑血管疾病为多见,占35.00%,其次为中毒,占30.00%,创伤占16.00%,糖尿病相关昏迷占15.00%。昏迷时间、昏迷程度与患者预后有关,昏迷时间越长、昏迷越严重,患者死亡率越高(P<0.05)。结论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主要是脑血管疾病,昏迷时间与昏迷程度是影响急诊昏迷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参考文献类型和载体标识的说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100例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分析及预后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分析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急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0月~2016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昏迷患者,其中存活74例,死亡26例。对患者昏迷原因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6例查明病因者以脑血管疾病为多见,占35.00%,其次为中毒,占30.00%,创伤占16.00%,糖尿病相关昏迷占15.00%。昏迷时间、昏迷程度与患者预后有关,昏迷时间越长、昏迷越严重,患者死亡率越高(P<0.05)。结论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主要是脑血管疾病,昏迷时间与昏迷程度是影响急诊昏迷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钱欣;林世荣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三级综合性医院医学影像教学系统的探索和设计

    目的:为了满足当前大型综合性医院医学影像教学的需求,探索、设计符合综合性医院的医学影像教学系统。方法首先对影像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内部发放调查问卷,分别对老师及学生的教学需求进行调研,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根据影像学教师及学生的需求设计相应的影像教学系统。结论探索和设计符合大型综合性医院医学影像教学系统,有利于提高各阶段医学生医学影像知识的获取。

    作者:殷焱;吴晓芬;华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采用多奈哌齐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6月~2016年6月因血管性痴呆于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就诊的6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31例为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31例为多奈哌齐治疗,设为实验组。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MMSE[(22.59±3.87)分vs.(17.51±3.35)分]和ADL[(53.32±7.55)分vs.(41.29±7.61)分]较对照组提高,CDR较对照组下降[(0.88±0.18)分vs.(1.66±0.30)分],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0例(96.77%)vs.26例(83.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较好。

    作者:蔡英杰;黄滨滨;龙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浅谈传统药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实习带教创新措施

    探讨我国医学本科毕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工作内容,针对传统的实习带教模式进行创新角度的分析,希望能够在实际的工作和教学过程当中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实习工作体系,满足未来长久的医药学教学可持续发展要求。关注药学本科的学生在实际的实习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影响因素,提出完善实际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建议从实习工作的形式、内容和考核制度层面进行改革,建立一个优化的实习体系和结果,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树立良好的思维和意识态度,鼓励学生积极的从事相关类型的工作,提升毕业生的实习质量,促进毕业生尽早的进入工作的状态,为后续的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鼓励毕业生服务于医疗工作体系。

    作者:江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治新进展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由嗜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病毒引起,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常见的病原体,RSV也是易引起重症的病原体,并可引起爆发流行,危害极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下呼吸道炎症性病变,好发于2岁以下,峰值发病年龄为3~6月龄,以流涕、咳嗽、阵发性喘息、气促、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听诊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啰音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具有自限性,不同的国家资料显示,其也是流行季节住院患儿中常见的疾病以及因呼吸衰竭而转入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常见原因。

    作者:刘春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表格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片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依帕司他片和甲钴胺片联合给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其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4月确诊的7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帕司他片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依帕司他片和甲钴胺片联合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其副反应的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14%vs.82.86%),且其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71%vs.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副反应均在短期内自行好转。结论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患者联合应用依帕司他片和甲钴胺片两种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其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海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PBL教学法在呼吸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呼吸科实习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效果与学生满意度。方法选取105名2014年9月~2015年8月到呼吸科实习的临床医学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BL组与LBL组。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提高值及满意度。结果 PBL组和LBL组考核成绩提高值分别为(12.83±6.69)分、(9.80±6.41)分,满意度分别为(43.47±2.55)分、(38.50±2.16)分,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应用于呼吸科实习教学中,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度高,建议在本科实习教学中使用。

    作者:孙峰;玛丽叶古·阿吾提;王在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临床健康行为干预护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炎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以5A模式为基点的临床健康行为干预对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炎临床疗效的作用。方法130例宫颈炎患者按入选序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治疗结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执行5A模式为基点的健康行为干预,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为72.3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行为干预可有效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代杰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医学论文的写作模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儿科急诊医学临床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急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因患者病情危重及复杂多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儿科自身特点及学科的特殊,临床实践教学工作中面临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教师方面因素和学生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因素,给我们临床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为此我们结合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改变教学模式,安排多种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并加强医患沟通的训练以及医德医风的教育,利完成临床教学任务。

    作者:胡兰;王文磊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浅谈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中的术语翻译--以《京华烟云》为例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中医药术语的准确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京华烟云》作为一部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包含了大量的中医药文化,林语堂先生独特的文化观使得书中大量的中医药术语得以完整的、原汁原味呈现给西方读者。作为一部成功的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巨著,其处理中医药术语的翻译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及发扬。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书中对于中医药术语的翻译,尝试探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中的术语翻译问题,认为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中,术语的翻译应坚持“文化主体性原则”及“标准化原则”。

    作者:邵英俊;陈姗姗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预见性护理在前列腺癌术后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前列腺癌术后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Kolcaba舒适量表(GCQ)、健康状况问卷调查表(SF-36)评价两组舒适度及健康状况改善情况,同时记录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GCQ评分(89.39±1.35)分、SF-36评分(85.37±2.31)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明显改善前列腺癌患者健康状况,提高护理舒适度,降低并发症。

    作者:黄慧;郝海燕;管杨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α-硫辛酸对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以同型半胱氨酸(Hcy)预处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不同剂量α-硫辛酸(ALA)对其保护作用。方法将HUVEC-12细胞株进行人工传代培养,并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Hcy组(0.2 mmol/L)、ALA组(0.2 mmol/L Hcy+0.5 mmol/L ALA)。干预24 h后应用MTT法观察其对内皮细胞存活的影响、激光显微镜直接观察其对对内皮细胞内活性氧的影响。结果细胞经Hcy处理后,细胞明显受抑制,且Hcy能诱导内皮细胞产生氧自由基(ROS),而ALA可拮抗Hcy的氧化应激作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cy可通过增加细胞胞内ROS生成引起内皮细胞氧化损伤,而α-硫辛酸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保护受损内皮细胞。

    作者:荣季冬;姜顺涛;邓玉洁;刘会;张曙影;石蓓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基于柯式模型的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目的: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Delphi法确定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一级指标权重,使用百分权重法计算二、三级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ICU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其包括一、二、三级指标,其所含的条目数为分别4项、14项、54项。两轮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6%,100%,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95,一、二、三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82、0.398、0.359(P<0.01)。结论本研究的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协调程度高,构建的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可作为评价培训效果工具。

    作者:雷丹;何琼;钱永琴;郁艳艳;杨娅;陈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护理投诉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通过分析护理投诉产生原因,研究探索护方正确应对及防范护理投诉的措施。方法通过对调查问卷、电话随访、口头投诉、书面投诉四种形式搜集的35件护理投诉进行原因分析,研究总结正确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归纳发生护理投诉常见原因包括护方、患方、社会三个方面因素,护理管理者、投诉接待处理者、护理人员要认真对待护理投诉,分别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护理投诉的发生。结论不同类别护理人员要正视投诉,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弥补不足及缺陷,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郑晓敏;黄玉琴;李雪莲;赵淑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及布地奈德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月我院接受诊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2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1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基础治疗,治疗组应用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及布地奈德疗法,对照组使用庆大霉素和α-糜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比对照组明显改善,不良反应(3.38%)少于对照组(1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能有效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率。

    作者:李业梅;俞小卫;左一俊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水飞蓟宾胶囊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疗效探讨

    目的:分析水飞蓟宾胶囊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抗结核药物性肝炎,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护肝片,观察组加用水飞蓟宾胶囊,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ALT、AST、GGT、AL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抗结核药物性肝炎采用水飞蓟宾胶囊治疗,效果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姬粉芝;刘俊巧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化疗致白细胞减少者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白细胞及KPS评分影响分析

    目的:通过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化疗致白细胞减少对白细胞及KPS评分的影响,为临床化疗患者规范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80例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根据患者病情不同分别采用GP或TP方案治疗;观察组于化疗基础行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于化疗基础上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治疗。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等都有明显的升高现象,但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可有效减少化疗所引起的白细胞损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从而保障化疗顺利进行。

    作者:邱阚;刘丽娜;种宝贵;杨书山;支振东;尹长恒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