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阚;刘丽娜;种宝贵;杨书山;支振东;尹长恒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手术安全核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共进行手术20065台,对比应用追踪方法学前后的手术安全核查工作质量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而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的手术安全核查工作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效,可有效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
作者:冯之良;王金玲;施荟群;王春玲;杨玲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氨氯地平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5.12%)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朱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所收治30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执行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成效、麻醉当中各阶段血压、心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时、切开后与拔管时的心率分别为(78.8±7.5)次/分、(75.3±7.3)次/分、(78.2±7.6)次/分,血压分别为(82.7±5.6) mm Hg、(81.4±5.6)mm Hg、(82.2±5.0)mm H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可以提高麻醉效果,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田军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采取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本组2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顺利完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为(52.8±25.2)min、术中出血量为(76.3±21.1)ml;手术后,血清FT3、FT4水平均较术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低钙抽搐3例、声音嘶哑1例、术后出血1例,经对症处理后,显著缓解,不影响疗效和预后;随访半年,均无复发。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显著,对甲状腺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发生少,且操作较为简便,安全性高,预后良好。
作者:沈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对临床输血病历进行调查分析,不断改进和提高输血病历书写质量。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3~2015年临床输血病历903例,每份输血病历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要求进行考核。结果2013年输血病历缺陷率为39.32%,2014年缺陷率为11.26%,2015年缺陷率为24.68%,2014年较2013年下降(P<0.05),2015年较2014年上升(P<0.05)。护理记录、输血前检测、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及输血会诊单这三个项目缺陷率逐年下降,输血指征控制情况缺陷率逐年上升。结论加强输血各环节管理,对输血病历存在问题进行持续性改进能有效降低输血病历的缺陷率,以避免输血纠纷发生。
作者:堵敏霞;韦俐;上官志敏;董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Delphi法确定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一级指标权重,使用百分权重法计算二、三级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ICU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其包括一、二、三级指标,其所含的条目数为分别4项、14项、54项。两轮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6%,100%,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95,一、二、三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82、0.398、0.359(P<0.01)。结论本研究的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协调程度高,构建的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可作为评价培训效果工具。
作者:雷丹;何琼;钱永琴;郁艳艳;杨娅;陈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对中医治疗胸痹的疗法以及实际效果进行分析,对中医方法治疗胸痹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本院在2016年2~7月所收诊的胸痹患者3例采用中医方式给予治疗,回顾分析3例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经中医治疗,3例患者均痊愈,各类临床症状消失,但在实际治疗时需注意到注意痰湿这一病理产物,一旦形成,每与瘀血、气滞等病因交结不解,痰浊可加重瘀血,气滞可加重痰阻,二者胶结难解,相互影响,乘其胸阳不振而痹阻心脉,因此要着重避免。结论采用中医方式对胸痹患者实施治疗,可有效缓解各类临床症状,达到根治的目的,综合疗效较佳。
作者:苏宏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以同型半胱氨酸(Hcy)预处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不同剂量α-硫辛酸(ALA)对其保护作用。方法将HUVEC-12细胞株进行人工传代培养,并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Hcy组(0.2 mmol/L)、ALA组(0.2 mmol/L Hcy+0.5 mmol/L ALA)。干预24 h后应用MTT法观察其对内皮细胞存活的影响、激光显微镜直接观察其对对内皮细胞内活性氧的影响。结果细胞经Hcy处理后,细胞明显受抑制,且Hcy能诱导内皮细胞产生氧自由基(ROS),而ALA可拮抗Hcy的氧化应激作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cy可通过增加细胞胞内ROS生成引起内皮细胞氧化损伤,而α-硫辛酸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保护受损内皮细胞。
作者:荣季冬;姜顺涛;邓玉洁;刘会;张曙影;石蓓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和发展临床医学的科技战略措施。培养合格的儿科医师是解决目前儿科临床医师缺失的一个主要途径。该文通过总结多年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验,通过调查受训者临床技术水平、科研能力等指标,分析责任导师制在整个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证实二者结合可相互弥补缺点,相得益彰,能有效提高受训医师临床技能水平、提升科研能力、有利于增进二者感情,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为儿科及其他临床学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作者:李听松;宿玉玺;程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122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其中实验组采取预见性一次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常规组采取两次进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死亡率分别为16.39%与26.23%,P<0.05;实验组恢复情况相比常规组明显较优,P<0.05。结论对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建议采用预见性一次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术后恢复情况较佳。
作者:赵晓程;赵晓鹏;朱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早期乳腺癌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乳腺癌根治术,观察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果对比3年生存率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平均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乳腺癌根治术疗效相当,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邱志强 刊期: 2016年第34期
随着外科学的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对外科医生掌握现代创伤修复理念有了更高的要求。创伤修复训练是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一个重要的基础内容。我科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创伤修复教学,结合PBL法和循证医学,对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科研思维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并且探索考核方式改革,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作者:申霄;张恒术;向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团队式急救模式培训对于提升急诊护士急救技能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5月80名急诊医护人员作为培训的对象,将急性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创伤性休克以及急性中毒等典型疾病的患者当成抢救的案例,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团队式急救模式培训,对其培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培训后的抢救时间分别为:急性脑出血(17.5±3.7)min,急性心梗(19.5±3.2)min,心脏骤停(16.9±1.8)min,创伤性休克(13.3±2.2) min,急性中毒(20.5±5.4)min。培训后,急性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创伤性休克以及急性中毒等典型疾病的抢救时间短于培训前(P<0.05)。结论通过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团队式急救模式培训对于提升急诊护士急救技能的临床有效性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郑尧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高龄骨科手术患者经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54例高龄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S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慢于L组,运动阻滞较L组起效慢,大运动阻滞时间长,运动恢复时间快,心率异常、血压异常、呼吸抑制发生率小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骨折患者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的麻醉效果较好。
作者:樊晋荣;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疗效。方法观察进行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I~II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50例,与50例I~II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于术后进行随访,收集资料并统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一年和三年的生存率结果、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外形评估。结果两组生存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形评估情况和外形评估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手术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杜彦斌;李辉;贾兴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44例接受二线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为对象,给予静脉滴注伊立替康和雷替曲塞方案化疗,评估近期疗效,并观察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44例患者中有2例因IV度腹泻终止第2周期化疗,无法评估近期疗效。其他42例患者均至少完成2个周期的化疗干预,均可进行近期疗效评价:CR 1例, PR 7例,SD 18例,PD 16例,临床总缓解率为19.05%,疾病控制率为61.90%。主要毒副反应包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厌食无力、骨髓抑制及肝或肾功能损害,且严重程度多以1~2级为主。42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3.4个月(95%CI:2.7~4.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9.2个月(95%CI:4.6~13.8个月)。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化疗二线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近远期疗效可观,毒副反应轻,安全可靠。
作者:邓玲慧;刘允刚;张华;邓建忠;陆文斌;金建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