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责任导师制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和探讨

李听松;宿玉玺;程敏

关键词:规范化培训, 儿科住院医师, 责任导师
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和发展临床医学的科技战略措施。培养合格的儿科医师是解决目前儿科临床医师缺失的一个主要途径。该文通过总结多年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验,通过调查受训者临床技术水平、科研能力等指标,分析责任导师制在整个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证实二者结合可相互弥补缺点,相得益彰,能有效提高受训医师临床技能水平、提升科研能力、有利于增进二者感情,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为儿科及其他临床学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健康行为干预护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炎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以5A模式为基点的临床健康行为干预对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炎临床疗效的作用。方法130例宫颈炎患者按入选序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治疗结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执行5A模式为基点的健康行为干预,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为72.3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行为干预可有效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代杰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HR-HPV、TCT和阴道镜检测宫颈病变在临床上的应用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和阴道镜检测在宫颈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经TCT检查细胞学异常的患者500例,300例患者选择杂交捕获技术进行HR-HPV检测,350例患者给予阴道镜检测,同时留取宫颈组织活检;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应用HR-HPV检测能让TCT假阴性有效降低,在宫颈细胞学检查级别不断增加的过程中,HR-HPV阳性率也相应提高(P<0.05)。应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能让HR-HPV检测漏诊率有效降低。在宫颈细胞学检查级别不断增加的过程中,CIN发生率、HPV 感染发生率、病理诊断HPV感染率也相应提高(P<0.05)。结论在对子宫颈病变进行早期诊断时,HR-HVP、TCT和阴道镜检测时非常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联合应用三种检测方式能让临床检出率有效提高。

    作者:赵美泉;李桂玲;李晓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课上问题式学习模式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课上问题式学习模式在外科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校2012级外科护理专业的154名学生,按照学生所在班级将其分为对照组75名和观察组7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演示教学模式授课,观察组根据翻转课堂理念开展课上问题式学习模式教学。两组学习内容相同,均持续教学1学期后进行统一针对性的学习成绩考核,观察两组考核成绩情况。结果观察组成绩考核(92.1±5.8)分、教学满意度83.11%分别较对照组(81.2±6.4)分、54.92%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课上问题式学习模式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改良教学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刘秀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不同体位干预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以仰卧位为对照组,研究不同体位干预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2016年1~8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分为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3组,每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天记录光疗时长,连续10天。结果俯卧位组与仰卧位、侧卧位组在黄疸持续天数、光疗时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可缩短光疗时长,促进黄疸患儿的康复。

    作者:黎明慧;侯靖佩;李智瑞;肖晴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与分析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发分为单独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每组各45例,单独用药组给予胺碘酮,联合用药组给予胺碘酮+稳心颗粒,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结果联合用药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LVEF升高、LVEDV降低、LVESV降低、HR降低、SBP降低、DBP降低,联合用药组与单独用药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指标。

    作者:仁英;路俊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三级综合性医院医学影像教学系统的探索和设计

    目的:为了满足当前大型综合性医院医学影像教学的需求,探索、设计符合综合性医院的医学影像教学系统。方法首先对影像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内部发放调查问卷,分别对老师及学生的教学需求进行调研,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根据影像学教师及学生的需求设计相应的影像教学系统。结论探索和设计符合大型综合性医院医学影像教学系统,有利于提高各阶段医学生医学影像知识的获取。

    作者:殷焱;吴晓芬;华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骨转移瘤X线和CT诊断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X线和CT诊断骨转移瘤的准确率,给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骨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临床病理学检查并确诊,所有患者均经应用X线和CT进行诊断研究,统计并分析临床诊断结果。结果 CT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性破坏占13.33%,溶骨性破坏占84.44%,混合性骨破坏占2.22%。结论临床诊断骨转移瘤的有效方法是X线和CT。

    作者:刘建忠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与护理前(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获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医院护理水平。

    作者:石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团队式急救模式培训对于提升急诊护士急救技能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研究团队式急救模式培训对于提升急诊护士急救技能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5月80名急诊医护人员作为培训的对象,将急性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创伤性休克以及急性中毒等典型疾病的患者当成抢救的案例,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团队式急救模式培训,对其培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培训后的抢救时间分别为:急性脑出血(17.5±3.7)min,急性心梗(19.5±3.2)min,心脏骤停(16.9±1.8)min,创伤性休克(13.3±2.2) min,急性中毒(20.5±5.4)min。培训后,急性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创伤性休克以及急性中毒等典型疾病的抢救时间短于培训前(P<0.05)。结论通过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团队式急救模式培训对于提升急诊护士急救技能的临床有效性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郑尧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实验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种方式的检查效果。结果实验组检测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以及房室传导阻滞四种不同的心律失常症状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心肌缺血的阳性率分别为70.21%、91.49%;两组比较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在诊断冠心病时检出率更高,有利于患者及早开展治疗工作。

    作者:周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患者长期生存情况及相关预后因素探析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患者长期生存情况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3月~2008年3月收治的接受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50例,通过随访对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进行观察,对相关预后因素进行探析。结果随访发现,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6.1±0.4)年,骨转移是影响内分泌治疗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对于采用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而已,是否存在骨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和其他病理分级相比,骨转移对前列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更明显。

    作者:王晶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汉黄芩素对人肝癌SMMC-7721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汉黄芩素对SMMC-7721细胞的抑制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Western-blot检测细胞凋亡通路中关键蛋白Pro-caspase-9和Pro-caspase-8的表达水平。结果汉黄芩素能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作用癌细胞后,Pro-caspase-9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ro-caspase-8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汉黄芩素能够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汉黄芩素通过线粒体信号通路促进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凋亡,汉黄芩素作为抗肝癌药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探讨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观察与出血处理方法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观察与出血处理方法。方法对选取的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单一催产素,单独使用欣母沛,宫腔填纱加欣母沛和宫腔填纱加催产素治疗,对患者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输血量和住院天数等资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使用宫腔填纱加欣母沛能有效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论宫腔填纱加欣母沛适合运用于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的出血处理。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病例分析法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病例分析法是一种新式的教学方法,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病例为基础。通过病例分析,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及,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重症医学教学中病例分析法的应用、实施并结合自己多年教学体会,分析了病例分析教学法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潜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作者:宫敏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鼻内镜手术联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疗效及复发观察

    目的:探究鼻内镜手术联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以2014年7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息肉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则予以鼻内镜手术联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半年及1年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鼻内镜手术联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疗效确切,术后复发率较低,有利于预后。

    作者:李韬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化痰活血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4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5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患者给予益气活血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改善,组间比较试验组的TG、TC、LDL-C 水平下降,HDL-C 则升高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和并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疗效更明显。

    作者:董巧稚;李岩;逯金金;张婧倩;崔晓云;万洁;周鹍;蔡玲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腹腔镜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对行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42例(2014年5月~2016年5月),将其分段随机化分两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围术期干预,对比两组肛门排气、住院时间,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实施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给予患者相应的围术期护理,效果可观。

    作者:王文琼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进行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已成为各教学单位关注的重点。随着我国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双语教学已成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全面提升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本文将阐述对医学免疫学实验课开展双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提高医学免疫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宋小天;杨建岭;刘伟;杨丽娟;张征峥;马翠卿;高雪;魏林;姚智燕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医学论文中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