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

关键词:
摘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观察与出血处理方法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观察与出血处理方法。方法对选取的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单一催产素,单独使用欣母沛,宫腔填纱加欣母沛和宫腔填纱加催产素治疗,对患者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输血量和住院天数等资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使用宫腔填纱加欣母沛能有效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论宫腔填纱加欣母沛适合运用于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的出血处理。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分段式教学在脉管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与体会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生培训体系中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医学生毕业后的第一站,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我科将分段式教学引入脉管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中。分段式教学通过模拟入院、初步治疗后、疾病主要矛盾的转移、疾病治疗后期治疗与调护等。来达到增强学员临床思维能力、浓缩病程、提高学员主观能动性、提高学员科研能力;分段式教学是一种高效的医学教育模式,通过该模式有利于培养优秀的住院医师。我科通过分段式教学,获得了良好培训效果。

    作者:徐磊;周敏杰;曹烨民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做中学”在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做中学”教育理论在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2016学年第1学期,选取锦州医科大学2013级护理学专业221人为研究对象,在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实践教学中实施“做中学”,并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学生对“做中学”学习持肯定态度,极评价均在86.4%以上;学生对“做中学”学习的能力培养作用持肯定态度,极评价均在91.9%以上。结论对护理本科学生,“做中学”学习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回顾、理解、记忆和应用,能促进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的发展。

    作者:刘涛;张会君;梁春光;黄米娜;戴红良;袁红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的护理

    心脏骤停是临床危急的病症,如不及时救治,患者的生命会受到威胁。随着心肺复苏(CPR)技术和临床新研究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比率大幅提升,但目前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仍然很低。ROSC患者的心脏骤停情况刚刚好转,状态仍然很不稳定,进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后,在积极治疗原发病、机械通气、降低脑损伤、提高重要脏器的灌注及营养支持的同时,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少ROSC患者的病死率极为重要。本研究总结过去的护理经验,结合本科室开展的护理技术,对ROSC的护理提供一些经验分享。

    作者:邓飞;宋燕波;陈华玉;崔云云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早期乳腺癌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乳腺癌根治术,观察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果对比3年生存率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平均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乳腺癌根治术疗效相当,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邱志强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骨转移瘤X线和CT诊断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X线和CT诊断骨转移瘤的准确率,给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骨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临床病理学检查并确诊,所有患者均经应用X线和CT进行诊断研究,统计并分析临床诊断结果。结果 CT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性破坏占13.33%,溶骨性破坏占84.44%,混合性骨破坏占2.22%。结论临床诊断骨转移瘤的有效方法是X线和CT。

    作者:刘建忠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远近期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思南县人民医院普外科2011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0例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4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时的复发率、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治疗直肠癌具有可行性。

    作者:蒙炳杰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100例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分析及预后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分析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急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0月~2016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昏迷患者,其中存活74例,死亡26例。对患者昏迷原因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6例查明病因者以脑血管疾病为多见,占35.00%,其次为中毒,占30.00%,创伤占16.00%,糖尿病相关昏迷占15.00%。昏迷时间、昏迷程度与患者预后有关,昏迷时间越长、昏迷越严重,患者死亡率越高(P<0.05)。结论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主要是脑血管疾病,昏迷时间与昏迷程度是影响急诊昏迷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钱欣;林世荣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追踪方法学在手术安全核查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手术安全核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共进行手术20065台,对比应用追踪方法学前后的手术安全核查工作质量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而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的手术安全核查工作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效,可有效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

    作者:冯之良;王金玲;施荟群;王春玲;杨玲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老年慢性气管炎患者应用盐酸氨溴索和中药治疗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4例老年慢性气管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单一组(n=37)和联合组(n=37),两组患者均给予吸痰、吸氧、抗生素等常规治疗,单一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联合组加以应用盐酸氨溴索+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有效率为91.89%,高于单一组78.38%(P<0.05);联合组排痰量、咳嗽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玲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浅谈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中的术语翻译--以《京华烟云》为例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中医药术语的准确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京华烟云》作为一部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包含了大量的中医药文化,林语堂先生独特的文化观使得书中大量的中医药术语得以完整的、原汁原味呈现给西方读者。作为一部成功的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巨著,其处理中医药术语的翻译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及发扬。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书中对于中医药术语的翻译,尝试探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中的术语翻译问题,认为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中,术语的翻译应坚持“文化主体性原则”及“标准化原则”。

    作者:邵英俊;陈姗姗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医学论文表格应用的选择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及肺功能变化的观察

    目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及肺功能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检测治疗前后细胞因子IL-2、TNF-a以及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IL-2水平上升,TNF-a水平降低,变化明显,治疗后患者的肺部功能情况有效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对症和抗感染治疗能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肺部功能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朴一翠;薛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腹部超声诊断与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应用价值观察

    目的:分析在宫外孕早期诊断中应用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早期宫外孕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A组施予阴道超声检查,B组施予腹部超声检查,超声检查结果分别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A组诊断符合率是93.3%,高于B组的76.6%,A组附件区包块、盆腔积液、子宫假孕囊、胚芽反射、原始心血管搏动的检出率均高于B组(P<0.05)。结论在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中,相较于腹部超声,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

    作者:周丽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不同体位干预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以仰卧位为对照组,研究不同体位干预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2016年1~8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分为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3组,每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天记录光疗时长,连续10天。结果俯卧位组与仰卧位、侧卧位组在黄疸持续天数、光疗时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可缩短光疗时长,促进黄疸患儿的康复。

    作者:黎明慧;侯靖佩;李智瑞;肖晴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采取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本组2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顺利完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为(52.8±25.2)min、术中出血量为(76.3±21.1)ml;手术后,血清FT3、FT4水平均较术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低钙抽搐3例、声音嘶哑1例、术后出血1例,经对症处理后,显著缓解,不影响疗效和预后;随访半年,均无复发。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显著,对甲状腺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发生少,且操作较为简便,安全性高,预后良好。

    作者:沈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护理要点,探讨其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重要性。方法对2009年1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记录患者采取的术中护理配合措施及住院期间的其他相关临床资料,评估术中护理配合的重要性。结果4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05.0±12.1)min,术中平均出血(194.6±27.2)ml,平均住院时间(10.2±2.3)天。术后所有患者均安全返回病房,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结论患者体位的摆放,术中器械的传递及术后的搬运等配合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配合要点,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必要环节。

    作者:郝颖;马淑萍;肖振侠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讨论”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病例分析法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病例分析法是一种新式的教学方法,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病例为基础。通过病例分析,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及,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重症医学教学中病例分析法的应用、实施并结合自己多年教学体会,分析了病例分析教学法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潜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作者:宫敏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高压氧综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将8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对比两组脑卒中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和VFSE吞咽障碍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作者:张宪坤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