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炳杰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脑瘫儿童,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康复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运动发育指数。结果观察组适应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语言行为以及个人社交行为评分分别为(72.10±4.80)分、(68.42±5.60)分、(69.32±6.90)分、(65.60±3.80)分、(61.39±4.9)分,对照组分别为(51.40±6.50)分、(59.70±5.80)分、(49.60±5.60)分、(48.20±4.60)分、(44.60±6.10)分,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脑瘫儿童有积极的效果。
作者:胡希珍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成年人膜性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194例成年膜性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疾病类型将其分为特异性膜性肾病组107例与不典型膜性肾病组87例,统计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与镜下血尿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电镜与光镜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年人膜性肾病高发于男性人群中,单纯采用实验室检验无法准确鉴别特异性膜性肾病与不典型膜性肾病,通过临床病理检查能够有助于临床诊断与治疗。
作者:孙琨;孙瑶;袁文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方法随机选取2012~2013级临床专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生122人为对照组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教学;2014~2015级临床专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生118人为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教学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及考试比较评估两种教学方法。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病例分析成绩以及总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提高临床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等,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成绩。
作者:刘翔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由嗜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病毒引起,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常见的病原体,RSV也是易引起重症的病原体,并可引起爆发流行,危害极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下呼吸道炎症性病变,好发于2岁以下,峰值发病年龄为3~6月龄,以流涕、咳嗽、阵发性喘息、气促、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听诊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啰音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具有自限性,不同的国家资料显示,其也是流行季节住院患儿中常见的疾病以及因呼吸衰竭而转入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常见原因。
作者:刘春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日益发展,影像学专科医师的作用也日趋重要。影像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推出,对影像专科医师的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本科室特点,制定出一套基于学分制的自我培训模式,将培训内容与考核目标融入每天的日常工作之中,充分调动专科基地轮转医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的能力和兴趣,完成一整套全面、系统、严格的专科规范化培训模式。通过上述模式的培训,使受培训医师在完成培训计划后,不仅仅能在临床工作中独当一面,并具备一定的临床科研和教学能力,快速、高效提升学生的诊断水平。
作者:严贇琦;冯琦;周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肝脏囊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肝脏囊性肿瘤性病灶26例,术前均行CT检查,其中肝脏囊性转移性肿瘤12例,肝囊状海绵状血管瘤7例,肝细胞性肝癌4例,肝内胆管癌3例。比较分析病灶的CT平扫及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强化表现特点。结果肝脏囊性转移性肿瘤:病灶囊壁、壁结节及囊内房隔均有不同程度强化。肝囊状海绵状血管瘤:动脉期结节样、斑片样强化,延迟期充填直至与肝实质的密度相等。肝细胞性肝癌:动脉期囊壁均有轻-中度强化,门静脉或延迟期为低-等密度。肝内胆管癌:肿块远端胆管明显扩张,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和囊壁均有强化。结论肝脏囊性肿瘤在螺旋CT平扫及增强的各期大多数有典型特点,在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连海;高源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分析,选取时段为2014年5月~2016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43例给予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而另43例给予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住院时间均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给予无创通气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白巧红;钟富宽;陈福涛;朱江;李丽;杨飏;曹莉峰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以5A模式为基点的临床健康行为干预对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炎临床疗效的作用。方法130例宫颈炎患者按入选序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治疗结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执行5A模式为基点的健康行为干预,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为72.3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行为干预可有效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代杰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观察与出血处理方法。方法对选取的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单一催产素,单独使用欣母沛,宫腔填纱加欣母沛和宫腔填纱加催产素治疗,对患者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输血量和住院天数等资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使用宫腔填纱加欣母沛能有效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论宫腔填纱加欣母沛适合运用于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的出血处理。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丁苯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上使用丁苯肽治疗,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尼莫同治疗,比较MMSE、H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为(22.41±1.23)分,对照组仅为(16.42±1.37)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23.92±1.46)分,对照组为(18.47±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肽可帮助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认知功能达到改善,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张玉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6例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对照组为15.79%(P<0.05)。结论在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吕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HER-2过度表达乳腺癌采用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本院肿瘤化疗二科54例乳腺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曲妥珠单抗;使用曲妥珠单抗时,严格执行用药配伍标准、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缓解率92.6%,大于对照组68.0%,P<0.05;对照组的副反应率37.0%,明显大于研究组1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妥珠单抗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疗效,通过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和预防曲妥珠单抗的副反应,降低患者痛苦,适合临床深入研究和使用。
作者:刘丹凤;汪锦飘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患者长期生存情况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3月~2008年3月收治的接受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50例,通过随访对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进行观察,对相关预后因素进行探析。结果随访发现,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6.1±0.4)年,骨转移是影响内分泌治疗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对于采用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而已,是否存在骨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和其他病理分级相比,骨转移对前列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更明显。
作者:王晶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教学助理在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临床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教学助理参与协调日常教学工作,带教和管理各级医师的组织实施、管理及考核。结果教学助理有助于落实好科室的教学工作和轮转医师的培养目标,促进实习医师和轮转医师临床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教学医院的教学管理和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结论教学助理主动参与教学日常管理工作,在教学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徐秀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留置导尿管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尿路感染、漏尿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留置尿管者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漏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孙英英;焦瑞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实验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种方式的检查效果。结果实验组检测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以及房室传导阻滞四种不同的心律失常症状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心肌缺血的阳性率分别为70.21%、91.49%;两组比较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在诊断冠心病时检出率更高,有利于患者及早开展治疗工作。
作者:周虹 刊期: 2016年第34期